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15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及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包括贯穿压缩机上盖侧壁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压缩机上盖外侧部分的露出部和位于压缩机上盖内侧部分的插入部,所述露出部和所述插入部相互连通,所述露出部上形成排气口,所述插入部上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上盖内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1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将压缩机的排气管道设于压缩机上盖的侧壁,有利于减少压缩机的整体高度,有利于压缩机和制冷设备的小型化制造,并减少排气管所带出的冷冻机油。

Exhaust structure of compressor and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xhaust structure of a compressor and a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xhaust structure of a compressor, which comprises an exhaust pipe penetrating the side wall of the upper cover of the compressor, the exhaust pipe comprises an exposed part at the outer part of the upper cover of the compressor and an inserting part at the inner part of the upper cover of the compressor, the exposed part and the inserting part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exposed part forms an exhaust port, and the inserting part forms an air inlet The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the air inle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upper cover is more than 1mm. The exhaust structure of the compressor of the utility model sets the exhaust pipe of the compressor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upper cover of the compressor, which is conducive to reducing the overall height of the compressor, facilitating the miniaturization of the compressor and th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reducing the refrigeration oil brought out by the exhaus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及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空调器、电冰箱等利用制冷循环系统工作的家用电器的重要组成部件。一般来说,压缩机利用其在电机带动下运动的部件(滚动活塞或往复运动活塞等)将机械能转变为压力能,实现对压缩机气缸内制冷剂的压缩,并将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压缩机进入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制冷循环流动。压缩机的结构通常包括上盖、壳体和下盖,壳体内设有电机单元和压缩单元,压缩单元在电机在单元驱动下,将由进气管进入壳体内的冷媒吸入、并压缩后,经由排气管排出,为了防止压缩机壳体内的液态冷冻油随着排气管排出进入冷冻回路中,压缩机的排气管通常设置于上盖的顶部,且长度通常大于20cm,使得特别是中小型或微型压缩机的整体高度明显增加,不利于空调和制冷设备本体小型化的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其将压缩机的排气管道设于压缩机上盖的侧壁,有利于减少压缩机的整体高度,有利于压缩机和制冷设备的小型化制造。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施的:包括贯穿压缩机上盖侧壁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压缩机上盖外侧部分的露出部和位于压缩机上盖内侧部分的插入部,所述露出部和所述插入部相互连通,所述露出部上形成排气口,所述插入部上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上盖内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1mm。本技术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结构,通过将压缩机的排气管道设于压缩机上盖的侧壁,有利于减少压缩机的整体高度,有利于压缩机和制冷设备的小型化制造,且将进气口设置在不靠近压缩机上盖内侧壁的位置,有利于减少排气管所带出的冷冻机油。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水平设置,所述插入部的端面封闭,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插入部的管壁。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插入部管壁的顶部或底部。将进气口设置于管壁的顶部或底部,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排气管所带出的冷冻机油。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为在所述插入部管壁上所形成的缺口。此结构便于排气口的加工。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包括互相连通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露出部连通,所述水平部水平设置,所述竖直部为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设置的管段,所述竖直部的端面形成所述进气口。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由水平逐渐向上或向下弯曲,所述插入部的端面形成所述进气口。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露出部包括依次互相连通的直管段、变径管段和扩张管段,所述扩张管段的管径大于所述直管段,所述直管段与所述插入部连通,所述扩张管段与外部回路连通。在设置于压缩机上盖外部的露出部管道中,使管径增大,后连接外部回路,可以减少插入部的管径,从而在排气时更少的带出压缩机壳体内的冷冻机油。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露出部与所述插入部一体成型。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露出部与所述插入部分体设置,所述露出部固定于所述压缩机的上盖外侧壁,所述插入部固定于所述压缩机上盖内侧壁,所述压缩机上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插入部和所述露出部相配合的排气孔。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圆筒形的壳体、上盖和下盖,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单元和压缩单元,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在所述上盖上设有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结构。本技术所述的压缩机,通过将压缩机的排气管道设于压缩机上盖的侧壁,有利于减少压缩机的整体高度,有利于压缩机和制冷设备的小型化制造。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压缩机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压缩机的排气结构的截面图;图3为实施例2中压缩机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中压缩机的排气结构的截面图;图5为实施例3中压缩机的排气结构的截面图;图6为实施例4中压缩机的排气结构的截面图;图7为实施例5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5中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包括贯穿设置于压缩机上盖900的侧壁的排气管100,优选的,排气管100的轴向方向与压缩机上盖900的径向方向一致。所述排气管100包括位于压缩机上盖900外侧部分的露出部120和位于压缩机上盖900内侧部分的插入部110,所述露出部120和所述插入部110相互连通,所述露出部120的前端形成排气口140,所述插入部110的后端形成进气口130。优选的,为了防止压缩机上盖900内侧壁上停留的冷冻机油由所述进气口130进入所述排气管100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130与所述压缩机上盖900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1mm,即所述插入部110的长度大于1mm。优选的,为了使排气管100的管径尽可能小的插入所述压缩机上盖900中,所述露出部120包括依次互相连通的直管段121、变径管段122和扩张管段123,所述直管段121与所述插入部110连通,所述扩张管段123与压缩机的外部回路连通,所述扩张管段123的管径大于所述直管段121的管径,所述变径管段122的管径随着冷媒在所述排气管100中的流向,由与所述直管段121管径相同逐渐增大为与所述扩张管段123管径相同。以此可在排气管100的一端与外部回路管径相同的情况下,插入压缩机壳体900的一端管径尽可能减小,以减少冷媒排出时所带出的冷冻机油量。在其他实施例中,露出部120的管径还可以不发生变化。本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结构,通过将压缩机的排气管道设于压缩机上盖的侧壁,有利于减少压缩机的整体高度,有利于压缩机和制冷设备的小型化制造,有利于减少排气管所带出的冷冻机油。实施例2: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压缩机的排气结构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所述插入部210的端面封闭,所述排气口230位于所述插入部210的侧壁,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进气口230位于所述插入部210侧壁的下方。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30还可以位于所述插入部210侧壁的上方,或侧壁上的任何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30与所述压缩机上盖900内侧壁的距离大于1mm,即所述进气口230的外壁与所述压缩机上盖900内侧壁的距离大于1mm。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工,所述进气口230优选为在所述插入部侧壁上所形成的缺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所述插入部侧壁所形成的缺口之上,设置有与所述缺口相配合,并向外伸出的支管,所述支管的端面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方向为所述插入部210的径向方向。实施例3:请参阅图5,图5为实施例3中的压缩机排气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排气管300的插入部310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部311和竖直部312,所述水平部311与所述露出部320联通,所述水平部310为水平直管段,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贯穿压缩机上盖侧壁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压缩机上盖外侧部分的露出部和位于压缩机上盖内侧部分的插入部,所述露出部和所述插入部相互连通,所述露出部上形成排气口,所述插入部上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上盖内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1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贯穿压缩机上盖侧壁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压缩机上盖外侧部分的露出部和位于压缩机上盖内侧部分的插入部,所述露出部和所述插入部相互连通,所述露出部上形成排气口,所述插入部上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上盖内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水平设置,所述插入部的端面封闭,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插入部的管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插入部管壁的顶部或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为在所述插入部管壁上所形成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包括互相连通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露出部连通,所述水平部水平设置,所述竖直部为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设置的管段,所述竖直部的端面形成所述进气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沛钟永钊绫亨炊军立先本孝正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