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端子盖,包括盖体;盖体包括顶盖、侧壁、隔板以及侧板;侧壁环绕顶盖形成具有开口的半包围空间;隔板位于半包围空间内并与侧壁固定,以将半包围空间分隔为接线容置区和卡合安装区;接线容置区由顶盖、隔板朝向顶盖一侧的板面与侧壁共同围成;卡合安装区由隔板背向顶盖一侧的板面以及侧壁共同围成;隔板上设有连通接线容置区和卡合安装区的导接孔;侧板设置在顶盖与隔板之间;侧板板面上设有凹槽;隔板上设有成型通孔,成型通孔与凹槽连通。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该密封端子盖的上盖组件和压缩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端子盖、上盖组件和压缩机密封性好,所使用的密封胶量少,安装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端子盖、上盖组件以及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端子盖以及上盖组件以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空调、冰箱等常会使用压缩机将低压气体转换为高压气体以进行制冷。对于压缩机而言,其与外部电源连接的主要方式是:在压缩机的顶部设置连接于位于其内部电机接线端的接线柱,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一端设有端子,端子与接线柱电连接进行供电。而且供电过程,端子需要夹紧接线柱而不能相对于发生位移、或脱落。另一方面,电连接的端子与接线柱之间如果存在水分的话,会导致漏电、短路情况的出现,影响正常工作。但是制冷设备中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冷凝水,因此造成压缩机处于潮湿的工作环境中,因此端子与接线柱之间的密封防潮成为设计重点。为此,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端子与接线柱连接处,即压缩机的顶部,盖设密封端子盖以进行防止水分、湿气影响端子与接线柱。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2,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344926.2公开了一种接线柱密封盖8与接线端子9。所述接线柱密封盖8包括上板81、中板82和下板83。其中所述中板82环绕所述上板81并形成一侧设有开口的半包围空间。所述下板83设置在所述半包围空间内且固定在所述中板82上。所述下板83朝向所述上板81的一侧、所述上板81以及所述中板82共同形成所述接线固定区(未标注)以容置所述接线端子9;所述下板83背向所述上板81的一侧以及所述中板82共同形成卡合固定区(图未示)以将所述端子密封盖8盖合到压缩机的接线柱固定座(图未示)上。所述接线固定区中,所述中板82上设有线路引导口821以供所述接线端子9插入所述接线固定区内。所述下板83上设有连通所述接线固定区以及所述卡合固定区的通孔831,压缩机的接线柱(图未示)从所述卡合固定区通过所述通孔831插入所述接线固定区。所述上板81朝向所述下板83的侧面上设有向所述下板83倾斜的限位板811。沿所述接线端子9插入方向,所述限位板811到所述上板81的距离逐渐变大。所述接线端子9的朝向所述上板81的侧面上设有向所述上板81倾斜的弹性卡扣91。使用时,将所述接线端子9从所述线路引导口821插入所述接线柱密封盖8,直到所述弹性卡扣91顶住所述限位板811形成卡扣结构以限制所述接线端子9向所述线路引导口821移动,从而防止所述接线端子9从所述接线柱密封盖8脱落。然后将所述接线柱密封盖8连同所述接线端子9盖合到压缩机上,压缩机的接线柱穿过所述通孔831并与所述接线端子9电连接。最后在所述接线固定区内、所述接线柱密封盖8与所述接线柱固定座连接处填入密封胶进行密封。此外,所述接线柱密封盖8一般采用注塑成型技术生产。采用注塑成型模具批量生产时,需要在所述中板82上开设连通所述接线固定区且所述线路引导口821正对的工艺孔822,用于成型的滑块镶件从所述工艺孔822插入所述接线固定区内,以实现倾斜的限位板811成型。相应地,使用时所述工艺孔822内也需要填入密封胶进行密封。从上述接线柱密封盖可以看出,为使接线端子不容易从接线柱密封盖上脱落下来,现有技术中接线柱密封盖与接线端子之间设置了上下卡合的卡扣结构,然而此类型的卡扣结构在注塑成型模具生产时需要提供滑块镶件进出的工艺孔。在填充密封胶时也需要在工艺孔内注入大量的密封胶,因此增加了密封胶的用量和填充的工作量。而且倾斜的限位板与接线端子相互之间成夹角,容易出现密封胶填充不完全的情况,对密封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固定强度高且可减少密封胶填充量的密封端子盖。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密封端子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顶盖、侧壁、隔板以及侧板;所述侧壁环绕所述顶盖形成具有开口的半包围空间;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半包围空间内并与所述侧壁固定,以将所述半包围空间分隔为接线容置区和卡合安装区;所述接线容置区由所述顶盖、所述隔板朝向所述顶盖一侧的板面与所述侧壁共同围成;所述卡合安装区由所述隔板背向所述顶盖一侧的板面以及所述侧壁共同围成;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接线容置区和所述卡合安装区的导接孔;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隔板之间;所述侧板板面上设有凹槽;所述隔板上设有成型通孔,所述成型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端子盖将成型工艺上用于形成卡合结构的成型通孔设置到其内部,一方面保持卡扣的连接方式,保证导线端子不容易脱落,另一方面减少密封胶的填充量和填充步骤,节约成本和工时。而且由于减少了与外部连通的通孔,密封性高。进一步,从所述隔板指向所述顶盖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高度小于所述侧板的高度,减少密封胶的填充量,密封胶沿侧板流动,容易填充满。进一步,从所述隔板指向所述顶盖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高度等于所述侧板的高度,确保卡合紧固,保证后续密封胶填充工艺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所述凹槽在所述侧板上的凹陷深度为0.5到5mm,在确保具有一定紧固力的同时,便于模具生产。进一步,还包括导线端子,所述导线端子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导线端子穿过所述侧板形成的插线空间,并使所述限位凸起卡合在所述侧板上的凹槽内。限位凸起与凹部相互卡合形成卡扣结构。进一步,所述导线端子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抱接弹片,所述抱接弹片穿过所述侧板形成的插线空间,所述限位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抱接弹片的外侧并卡合在所述侧板上的凹槽内,从导接孔插入的接线柱位于两抱接弹片之间导电并穿过夹持孔,实现接线柱对导线端子的限位作用,防止通电时导线端子从盖体脱落。进一步,所述顶板朝向所述隔板的板面上设有与所述导接孔正对的盲孔,在盲孔的作用下,接线柱插入盖体后,与顶盖具有一定的绝缘距离,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盖组件,包括上述密封端子盖以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卡合安装区的开口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上盖组件在盖体的开口处设有密封圈,防止水分从开口进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达到防尘防水的效果。进一步,所述盖体的侧壁背向所述顶盖的侧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包括轴线重合且层叠设置的大环与小环;所述小环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环形凹槽与小环相互卡接,提高密封圈在盖体上安装的稳定性,并为安装到压缩机时提供便捷性。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上盖组件和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接线固定座;所述上盖组件的卡合安装区卡合到所述接线固定座上;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接线固定座与所述盖体之间以进行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密封性好,所使用的密封胶量少,安装便捷,且具有多重安装固定结构。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接线柱密封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端子盖盖合到压缩机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盖组件盖合到压缩机时的局部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端子盖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端子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顶盖、侧壁、隔板以及侧板;所述侧壁环绕所述顶盖形成具有开口的半包围空间;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半包围空间内并与所述侧壁固定,以将所述半包围空间分隔为接线容置区和卡合安装区;所述接线容置区由所述顶盖、所述隔板朝向所述顶盖一侧的板面与所述侧壁共同围成;所述卡合安装区由所述隔板背向所述顶盖一侧的板面以及所述侧壁共同围成;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接线容置区和所述卡合安装区的导接孔;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隔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板面上设有凹槽;所述隔板上设有成型通孔,所述成型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端子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顶盖、侧壁、隔板以及侧板;所述侧壁环绕所述顶盖形成具有开口的半包围空间;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半包围空间内并与所述侧壁固定,以将所述半包围空间分隔为接线容置区和卡合安装区;所述接线容置区由所述顶盖、所述隔板朝向所述顶盖一侧的板面与所述侧壁共同围成;所述卡合安装区由所述隔板背向所述顶盖一侧的板面以及所述侧壁共同围成;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接线容置区和所述卡合安装区的导接孔;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隔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板面上设有凹槽;所述隔板上设有成型通孔,所述成型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端子盖,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隔板指向所述顶盖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高度小于所述侧板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端子盖,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隔板指向所述顶盖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高度等于所述侧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端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侧板上的凹陷深度为0.5到5mm。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端子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沛,邓燕,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