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67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架连接结构,其包括:边梁管、中撑管、弧形冲件;边梁管具有弯管段以及位于弯管段两侧的直管段,中撑管位于边梁管的下方,中撑管具有弯曲段以及位于弯曲段两侧的直线段,中撑管通过其一侧的直线段与边梁管一侧的直管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直线段与直管段相连接的表面为凹形面,弧形冲件位于直线段与直管段连接位置的一侧,其一端与边梁管另一侧的直管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另一端与中撑管另一侧的直线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架连接结构优化了车架结构,克服了现有的车架结构中存在的固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机械性能,同时增加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并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Frame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rame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side beam pipe, middle support pipe and arc punching parts; the side beam pipe has a curved section and a straight sec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curved section, the middle support pipe is under the side beam pipe, the middle support pipe has a curved section and a straight sec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curved section, the middle support pipe and the straight section on one side of the side beam pipe are lap welded through the straight section on one side The surface of the straight section and the straight pipe section is concave. The arc punch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on position between the straight section and the straight pipe section. One end of the pun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raight pipe section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ide beam pipe by lap welding.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raight pipe section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iddle support pipe by lap welding. The fram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optimizes the frame structure, overcomes the inherent defect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frame structure, improves th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increases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duct, and is conducive to saving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强度和减振效果好的车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电动车车架结构包括中撑管、边梁管等,其中,在中撑管与边梁管的连接方式上,现有主要都是直接对接的,然后用加强板对两者进行整体补强。上述工艺结构的缺点是,管与管对接位置往往难以避开边梁管的弯曲位置,在该处的焊接会使机械性能、强度降低,尤其是抗疲劳能力比较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连接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架连接结构,其包括:边梁管、中撑管、弧形冲件;所述边梁管具有弯管段以及位于所述弯管段两侧的直管段,所述中撑管位于所述边梁管的下方,所述中撑管具有弯曲段以及位于所述弯曲段两侧的直线段,所述中撑管通过其一侧的直线段与所述边梁管一侧的直管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直线段与所述直管段相连接的表面为凹形面,所述弧形冲件位于所述直线段与直管段连接位置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边梁管另一侧的直管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撑管另一侧的直线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车架连接结构的改进,所述直线段与直管段之间搭接焊接的长度大于等于50mm。作为本技术的车架连接结构的改进,所述弧形冲件一端与所述边梁管另一侧的直管段之间搭接焊接的长度大于等于25mm。作为本技术的车架连接结构的改进,所述弧形冲件另一端与所述中撑管另一侧的直线段之间搭接焊接的长度大于等于25mm。作为本技术的车架连接结构的改进,所述搭接焊的焊接方式中,搭接线与管线相平行。作为本技术的车架连接结构的改进,所述弧形冲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弧形面,相对侧侧具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凹陷方向相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车架连接结构优化了车架结构,克服了现有的车架结构中存在的固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机械性能,同时增加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并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车架连接结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车架连接结构包括:边梁管1、中撑管2、弧形冲件3。所述边梁管1具有弯管段11以及位于所述弯管段11两侧的直管段12,所述中撑管2位于所述边梁管1的下方。所述中撑管2具有弯曲段21以及位于所述弯曲段21两侧的直线段22。为了避免损伤所述边梁管1的弯管段11,所述中撑管2通过其一侧的直线段22与所述边梁管1一侧的直管段12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如此设置,使焊接处由对接焊改为搭接焊,焊接效果好,而且焊接位置完全避开了边梁管1的弯曲损伤处,使得现有的焊接方式中存在的恶化现象得以消除。优选地,所述直线段22与直管段12之间搭接焊接的长度大于等于50mm。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所述直线段22与直管段12焊接处的良好贴合,所述直线段22与所述直管段12相连接的表面为凹形面。所述弧形冲件3用于连接并支撑所述边梁管1和中撑管2。具体地,所述弧形冲件3位于所述直线段22与直管段12连接位置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边梁管1另一侧的直管段12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撑管2另一侧的直线段22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其中,所述弧形冲件3为长弧形冲件3,如此设置,能较好的消除焊接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在车辆行驶颠簸中起到吸震作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冲件3一端与所述边梁管1另一侧的直管段12之间搭接焊接的长度大于等于25mm;所述弧形冲件3另一端与所述中撑管2另一侧的直线段22之间搭接焊接的长度大于等于25mm。此外,所述搭接焊的焊接方式中,搭接线与管线相平行。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所述弧形冲件3具有较好的强度,所述弧形冲件3的一侧具有第一弧形面,相对侧侧具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凹陷方向相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车架连接结构优化了车架结构,克服了现有的车架结构中存在的固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机械性能,同时增加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并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连接结构包括:边梁管、中撑管、弧形冲件;/n所述边梁管具有弯管段以及位于所述弯管段两侧的直管段,所述中撑管位于所述边梁管的下方,所述中撑管具有弯曲段以及位于所述弯曲段两侧的直线段,所述中撑管通过其一侧的直线段与所述边梁管一侧的直管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直线段与所述直管段相连接的表面为凹形面,所述弧形冲件位于所述直线段与直管段连接位置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边梁管另一侧的直管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撑管另一侧的直线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连接结构包括:边梁管、中撑管、弧形冲件;
所述边梁管具有弯管段以及位于所述弯管段两侧的直管段,所述中撑管位于所述边梁管的下方,所述中撑管具有弯曲段以及位于所述弯曲段两侧的直线段,所述中撑管通过其一侧的直线段与所述边梁管一侧的直管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直线段与所述直管段相连接的表面为凹形面,所述弧形冲件位于所述直线段与直管段连接位置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边梁管另一侧的直管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撑管另一侧的直线段通过搭接焊的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与直管段之间搭接焊接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剑王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鑫鼎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