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61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外侧面上的显示屏,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放置有挡光板,壳体具有一块顶板,顶板上设置有开口,挡光板包括滑板和挡板,滑板和挡板通过一根铰接轴铰接,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在壳体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板上,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抵触杆和第二弹簧,壳体包括侧板,侧板上设置有通孔,滑板面向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抵触杆可伸缩设置在凹槽内,第二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凹槽和抵触杆上,抵触杆远离凹槽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位于抵触杆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反光的挡光板。

A low configuration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w configuration full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assembly.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e a shell and a display screen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side of the shell, a housing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 light baffle is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cavity, the shell has a top plate, an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top plate, the light baffle includes a slide plate and a baffle, the slide plate and the baffle are hinged through an articulated shaft, and the cavity is accommodated A first spring is arranged, the first spring is connec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on the sliding plate, the shell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ing mechanism, the first fix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collision rod and a second spring, the shell includes a side plate, the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liding plate facing the through hole, the collision rod is retractable and arranged in the groove, and two ends of the second spring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to a groove and a collision rod, the end of the collision rod far away from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clined plane, the first inclined plane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collision rod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spring,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barrier for preventing the reflection of the display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技术介绍
液晶仪表,顾名思义,就是在液晶屏上显示仪表的信息。与传统的机械表相比,全液晶仪表外观炫酷,车企可以设计各种动画效果来增强科技感,除了传统仪表显示的时速、转速、里程、水温、油量外,全液晶仪表还可以显示天气、路况各种信息,甚至会附加更多互联功能,例如,仪表和中控屏互联,仪表和手机互联,甚至未来会和其他汽车互联,更加智能。全液晶仪表至今没有全普及,它自然也有缺点,例如,液晶仪表位置设计不合理,会出现反光、看不清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机械式仪表上都是不存在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该全液晶仪表总成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反光的挡光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外侧面上的显示屏,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反光的挡光板,该挡光板可伸缩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壳体具有一块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挡光板伸出容纳腔的开口,所述挡光板包括滑板和挡板,所述滑板和挡板之间设置有铰接轴,所述滑板和挡板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保持挡光板向开口移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壳体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板上,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挡光板固定在容纳腔内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抵触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壳体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滑板面向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抵触杆可伸缩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在凹槽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杆上,所述抵触杆在与通孔对齐时,该第二弹簧保持抵触杆伸出通孔,所述抵触杆远离凹槽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抵触杆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当按压抵触杆时,抵触杆沿通孔向容纳腔移动,第二弹簧压缩,第一斜面与通孔靠近顶板一侧的孔璧抵触,第一弹簧伸长,直至第一斜面脱离通孔,抵触杆沿壳体内壁向上移动,挡板以及铰接轴从开口中伸出,挡板向显示屏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背向容纳腔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共同将伸出容纳腔的挡板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三弹簧以及抵触板,所述安装板位于铰接轴的一端,所述抵触板位于挡板靠近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安装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板上,所述第三弹簧保持抵触板远离安装板移动,所述抵触板、安装板、顶板之间形成固定挡板的固定位,所述抵触板背向顶板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挡板抵触的第二斜面,当挡板转动至与第二斜面抵触时,第三弹簧压缩,抵触板向安装板移动,直至挡板与抵触板脱离,挡板进入固定位,第三弹簧伸长,抵触板远离安装板移动与挡板的上端面相互抵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保持抵触板垂直于安装板直线移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在安装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面向侧板的一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滑轮,所述滑轮用于滑块沿侧板滑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机构,在不需要挡光板时,可将挡光板固定在容纳腔内,避免了挡光板遮挡驾驶员的视线;当需要挡光板时,仅需要按压抵触杆,当抵触杆完全被按压至通孔时,在斜面与通孔的内壁抵触下,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挡板自动从顶板的开口中弹出,此时驾驶员再将挡光板向显示屏方向转动即可,能挡住直射在显示屏上的大部分光线,有效避免了显示屏出现反光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挡光板容纳在壳体状态下的内部剖视图;图3为为本技术在挡板伸出壳体状态下的内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在挡板向显示屏转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在挡板被第二固定机构固定状态下的正视图。附图标记:1、壳体;11、容纳腔;12、顶板;120、开口;13、第一弹簧;14、侧板;140、通孔;2、显示屏;3、挡光板;31、滑板;33、挡板;310、凹槽;32、铰接轴;4、第一固定机构;41、抵触杆;411、第一斜面;42、第二弹簧;5、第二固定机构;51、安装板;52、第三弹簧;53、抵触板;531、第二斜面;54、固定位;6、伸缩杆;7、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照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外侧面上的显示屏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2反光的挡光板3,该挡光板3可伸缩设置在容纳腔11内,所述壳体1具有一块顶板12,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用于挡光板3伸出容纳腔11的开口120,所述挡光板3包括滑板31和挡板33,所述滑板31和挡板33之间设置有铰接轴32,所述滑板31和挡板33通过铰接轴32铰接,所述滑板31滑动连接在容纳腔11内,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保持挡光板3向开口120移动的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板31上,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挡光板3固定在容纳腔11内的第一固定机构4,所述第一固定机构4包括抵触杆41和第二弹簧42,所述壳体1包括侧板14,所述侧板14上设置有通孔140,所述滑板31面向通孔140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310,所述抵触杆41可伸缩设置在凹槽310内,所述第二弹簧42一端连接在凹槽310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杆41上,所述抵触杆41在与通孔140对齐时,该第二弹簧42保持抵触杆41伸出通孔140,所述抵触杆41远离凹槽310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411,所述第一斜面411位于抵触杆41远离第一弹簧13的一侧,当按压抵触杆41时,抵触杆41沿通孔140向容纳腔11移动,第二弹簧42压缩,第一斜面411与通孔140靠近顶板12一侧的孔璧抵触,第一弹簧13伸长,直至第一斜面411脱离通孔140,抵触杆41沿壳体1内壁向上移动,挡板33以及铰接轴32从开口120中伸出,挡板33向显示屏2转动。本实施中所述的壳体1具有一块底板,顶板12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四个侧板14,四个侧板14逐次连接,底板、顶板12和四个侧板14形成用于容纳挡光板3的容纳腔11,显示屏2独立设置在其中一个侧板14背向容纳腔11的一面上,所述的显示屏2已包括用于支持显示屏2显示信息的各个部件。在初始状态下,挡光板3位于容纳腔11内,第一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下,保持挡光板3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抵触杆41同时位于凹槽310与通孔140中,且从通孔140中伸出的一端用于按压,在第一弹簧13的弹力下,抵触杆41与凹槽310内壁和通孔140的内壁抵触,使得遮光板容纳在容纳腔11中,当需要将挡板33从容纳腔11中伸出用来挡光时,按压抵触杆41伸出通孔140的一端,抵触杆41沿通孔140向容纳腔11移动,第二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外侧面上的显示屏(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2)反光的挡光板(3),该挡光板(3)可伸缩设置在容纳腔(11)内,所述壳体(1)具有一块顶板(12),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用于挡光板(3)伸出容纳腔(11)的开口(120),所述挡光板(3)包括滑板(31)和挡板(33),所述滑板(31)和挡板(33)之间设置有铰接轴(32),所述滑板(31)和挡板(33)通过铰接轴(32)铰接,所述滑板(31)滑动连接在容纳腔(11)内,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保持挡光板(3)向开口(120)移动的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板(31)上,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挡光板(3)固定在容纳腔(11)内的第一固定机构(4),所述第一固定机构(4)包括抵触杆(41)和第二弹簧(42),所述壳体(1)包括侧板(14),所述侧板(14)上设置有通孔(140),所述滑板(31)面向通孔(140)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310),所述抵触杆(41)可伸缩设置在凹槽(310)内,所述第二弹簧(42)一端连接在凹槽(310)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杆(41)上,所述抵触杆(41)在与通孔(140)对齐时,该第二弹簧(42)保持抵触杆(41)伸出通孔(140),所述抵触杆(41)远离凹槽(310)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411),所述第一斜面(411)位于抵触杆(41)远离第一弹簧(13)的一侧,当按压抵触杆(41)时,抵触杆(41)沿通孔(140)向容纳腔(11)移动,第二弹簧(42)压缩,第一斜面(411)与通孔(140)靠近顶板(12)一侧的孔璧抵触,第一弹簧(13)伸长,直至第一斜面(411)脱离通孔(140),抵触杆(41)沿壳体(1)内壁向上移动,挡板(33)以及铰接轴(32)从开口(120)中伸出,挡板(33)向显示屏(2)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外侧面上的显示屏(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2)反光的挡光板(3),该挡光板(3)可伸缩设置在容纳腔(11)内,所述壳体(1)具有一块顶板(12),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用于挡光板(3)伸出容纳腔(11)的开口(120),所述挡光板(3)包括滑板(31)和挡板(33),所述滑板(31)和挡板(33)之间设置有铰接轴(32),所述滑板(31)和挡板(33)通过铰接轴(32)铰接,所述滑板(31)滑动连接在容纳腔(11)内,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保持挡光板(3)向开口(120)移动的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板(31)上,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挡光板(3)固定在容纳腔(11)内的第一固定机构(4),所述第一固定机构(4)包括抵触杆(41)和第二弹簧(42),所述壳体(1)包括侧板(14),所述侧板(14)上设置有通孔(140),所述滑板(31)面向通孔(140)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310),所述抵触杆(41)可伸缩设置在凹槽(310)内,所述第二弹簧(42)一端连接在凹槽(310)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杆(41)上,所述抵触杆(41)在与通孔(140)对齐时,该第二弹簧(42)保持抵触杆(41)伸出通孔(140),所述抵触杆(41)远离凹槽(310)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411),所述第一斜面(411)位于抵触杆(41)远离第一弹簧(13)的一侧,当按压抵触杆(41)时,抵触杆(41)沿通孔(140)向容纳腔(11)移动,第二弹簧(42)压缩,第一斜面(411)与通孔(140)靠近顶板(12)一侧的孔璧抵触,第一弹簧(13)伸长,直至第一斜面(411)脱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唯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