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61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包括相互装配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中设置液晶仪表盘,前壳体中设置有若干限位柱,限位柱的侧壁上设置弹性卡棱;液晶仪表盘的周边安装于一外支架上,外支架上具有与限位柱位置相匹配的让位槽,让位槽的侧壁上设置与弹性卡棱相对应的凹槽,当液晶仪表盘安装于前壳体中到位时,通过让位槽与限位柱的对位安装,令弹性卡棱卡入凹槽进行液晶仪表盘的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柱和让位槽的配合令液晶仪表盘和前壳体实现位置准确的装配,然后依靠弹性卡棱和凹槽的结构在液晶仪表盘安装到位时实现对其卡位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更加便于拆装和维护。

All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for easy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which is convenient to assemble, including a front shell and a rear shell which are mutually assembled, a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panel is arranged in the front shell and the rear shell, a plurality of limit posts are arranged in the front shell,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limit post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rib; the periphery of the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panel is installed on an outer bracket, and the outer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yield groove matching the position of the limit post, The side wall of the yield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corresponding to the elastic ferrule. When the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panel is installed in place in the front housing, the elastic ferrule is clamped into the groove for the limit of the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panel through the contraposition installation of the yield groove and the limit post.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panel and the front shell realize the accurate assembly of the positio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limit column and the yield groove, and then realizes the clamping fix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panel when the liquid crystal instrument panel is installed in place by relying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elastic clamping edge and groove,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compared with the screw fixation method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全液晶仪表最基本的包括了相互安装的前后壳、以及内部的液晶仪表盘,安装时液晶仪表盘会通过紧固件例如螺丝来固定在前壳上,然后后壳盖合在前壳上再通过螺丝固定前后壳,这种传统的装配方式非常的繁琐,并且在需要维修时也是要对紧固件进行重复拆卸,为加工装配和后期维修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较方便的实现装配,便于安装和维护的全液晶仪表。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包括相互装配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中设置液晶仪表盘,前壳体上设置与液晶仪表盘对应的供液晶仪表盘对外显示的玻璃窗口,前壳体中设置有若干限位柱,限位柱的侧壁上设置弹性卡棱;液晶仪表盘的周边安装于一外支架上,外支架上具有与限位柱位置相匹配的让位槽,让位槽的侧壁上设置与弹性卡棱相对应的凹槽,当液晶仪表盘安装于前壳体中到位时,通过让位槽与限位柱的对位安装,令弹性卡棱卡入凹槽进行液晶仪表盘的限位。作为一种改进,限位柱设置于前壳体的周边内侧壁并均匀布置,弹性卡棱在限位柱的轴向上设置若干组;让位槽和凹槽分别与限位柱、弹性卡棱对应设置。作为一种改进,前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供伸入施力来拆卸液晶仪表盘的拆卸槽。作为一种改进,后壳体内侧设置有用于抵于液晶仪表盘背面进行限位的若干抵柱。作为一种改进,抵柱设置于后壳体的周边位置。作为一种改进,抵柱的下端设置有弹性垫。作为一种改进,后壳体的相对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凸棱和安装孔,前壳体上与凸棱相对应的设置有卡槽,与安装孔相对应的设置有螺纹孔,有螺纹孔处用于安装螺丝,安装孔为条形,其包括相连通的宽部和窄部,宽部靠近凸棱,螺丝的头部大于窄部而小于宽部,令螺丝的头部可从宽部穿过并可在窄部压住后壳体进行限位。作为一种改进,前壳体上螺纹孔所在的位置处设置有凹台,后壳体上与凹台相对应的设置有凸板,并且安装孔位于凸板处。作为一种改进,后壳体的中部开设有供液晶仪表盘的线路引出的走线孔。作为一种改进,后壳体的内侧周边设置有用于与前壳体的周边配合密封的弹性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限位柱和让位槽的配合令液晶仪表盘和前壳体实现位置准确的装配,然后依靠弹性卡棱和凹槽的结构在液晶仪表盘安装到位时实现对其卡位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更加便于拆装,且减少了如螺丝等零部件,便于安装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液晶仪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相互装配的前壳体1和后壳体2,前壳体1和后壳体2中设置液晶仪表盘3,前壳体1上设置与液晶仪表盘3对应的供液晶仪表盘3对外显示的玻璃窗口4,前壳体1中设置有若干限位柱11,限位柱11的侧壁上设置弹性卡棱12;液晶仪表盘3的周边安装于一外支架5上,外支架5上具有与限位柱11位置相匹配的让位槽51,让位槽51的侧壁上设置与弹性卡棱12相对应的凹槽52,当液晶仪表盘3安装于前壳体1中到位时,通过让位槽51与限位柱11的对位安装,令弹性卡棱12卡入凹槽52进行液晶仪表盘3的限位。本技术在使用时,前壳体1和后壳体2根据液晶仪表盘3的形状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规格形状,不仅限于如图1所示的矩形体标准结构;限位柱11可在前壳体1的周边内侧壁均匀布置,优选为选择角落,便于加工布置以及为液晶仪表盘3提供良好的容纳空间;弹性卡棱12可为橡胶件或者形变程度较好的塑料件,外支架5上的让位槽51侧壁可以挤压弹性卡棱12进行形变,然后对应弹性卡棱12到达对位的凹槽52中时完成液晶仪表盘3的安装。弹性卡棱12和凹槽52可设置若干组来提高定位效果。后壳体2盖合装配在前壳体1的开口处完成整体的组装,后壳体2的内侧周边设置弹性密封圈,在安装到前壳体1上后两者的开口间隙由弹性密封圈密封,线路从后壳体2的走线孔26引出对外连接,前壳体1外部设置安装结构来与汽车进行安装。本技术通过限位柱11和让位槽51的配合令液晶仪表盘3和前壳体1实现位置准确的装配,然后依靠弹性卡棱12和凹槽52的结构在液晶仪表盘3安装到位时实现对其卡位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更加便于拆装,且减少了如螺丝等零部件,便于安装和维护。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前壳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供伸入施力来拆卸液晶仪表盘3的拆卸槽13。为了提高拆卸的效率,可以优化设置拆卸槽13,其可在两侧设置,用于安装者的手指伸入,并可施力将外支架5向外拉出进行拆卸,更加便于进行维护。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后壳体2内侧设置有用于抵于液晶仪表盘3背面进行限位的若干抵柱21。进一步设置的抵柱21可以在后壳体2安装到位后抵触液晶仪表盘3,提高了液晶仪表盘3的定位效果,液晶仪表盘3不会因为普通的碰撞或震动而产生位置偏移,保证液晶仪表盘3的正常使用。进一步把抵柱21设置于后壳体2的的周边位置起到对液晶仪表盘3全方位的抵触限位效果。并且优选的在抵柱21的下端设置弹性垫22,并抵触更加柔和,在定位的同时保证零部件之间不会硬性接触产生损坏。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后壳体2的相对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凸棱23和安装孔24,前壳体1上与凸棱23相对应的设置有卡槽10,与安装孔24相对应的设置有螺纹孔14,有螺纹孔14处用于安装螺丝,安装孔24为条形,其包括相连通的宽部241和窄部242,宽部241靠近凸棱23,螺丝的头部大于窄部242而小于宽部241,令螺丝的头部可从宽部241穿过并可在窄部242压住后壳体2进行限位。如图1所示,后壳体2的安装可以是工作人员从一侧把凸棱23插入卡槽10,前壳体1的螺纹孔14处预先安装螺丝,后壳体2另一侧的安装孔24的宽部241套过螺丝;随着凸棱23插入卡槽10到位的过程中,螺丝的头部从宽部241移至窄部242,然后拧紧螺丝可以实现对后壳体2在前壳体1的安装。在拆卸时可以稍微拧松螺丝,即可反向操作把后壳体2拆出,而不用整个卸下螺丝,大大提高了拆装的效率,并且不易丢失类似螺丝的小零部件;整体上也提高了装配的效率。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前壳体1上螺纹孔14所在的位置处设置有凹台15,后壳体2上与凹台15相对应的设置有凸板25,并且安装孔24位于凸板25处。如图1所示,在前壳体1和后壳体2安装完成为一体后,设置凹台15和凸板25令结构上后壳体2可以完全平整的盖合在前壳体1的开口处,保证了结构装配的整体性。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包括相互装配的前壳体(1)和后壳体(2),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2)中设置液晶仪表盘(3),所述前壳体(1)上设置与液晶仪表盘(3)对应的供液晶仪表盘(3)对外显示的玻璃窗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中设置有若干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的侧壁上设置弹性卡棱(12);所述液晶仪表盘(3)的周边安装于一外支架(5)上,所述外支架(5)上具有与限位柱(11)位置相匹配的让位槽(51),所述让位槽(51)的侧壁上设置与弹性卡棱(12)相对应的凹槽(52),当液晶仪表盘(3)安装于前壳体(1)中到位时,通过让位槽(51)与限位柱(11)的对位安装,令弹性卡棱(12)卡入凹槽(52)进行液晶仪表盘(3)的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包括相互装配的前壳体(1)和后壳体(2),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2)中设置液晶仪表盘(3),所述前壳体(1)上设置与液晶仪表盘(3)对应的供液晶仪表盘(3)对外显示的玻璃窗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中设置有若干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的侧壁上设置弹性卡棱(12);所述液晶仪表盘(3)的周边安装于一外支架(5)上,所述外支架(5)上具有与限位柱(11)位置相匹配的让位槽(51),所述让位槽(51)的侧壁上设置与弹性卡棱(12)相对应的凹槽(52),当液晶仪表盘(3)安装于前壳体(1)中到位时,通过让位槽(51)与限位柱(11)的对位安装,令弹性卡棱(12)卡入凹槽(52)进行液晶仪表盘(3)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1)设置于前壳体(1)的周边内侧壁并均匀布置,所述弹性卡棱(12)在限位柱(11)的轴向上设置若干组;所述让位槽(51)和凹槽(52)分别与限位柱(11)、弹性卡棱(12)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供伸入施力来拆卸液晶仪表盘(3)的拆卸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便装配的全液晶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2)内侧设置有用于抵于液晶仪表盘(3)背面进行限位的若干抵柱(21)。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唯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