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刷的冷却风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358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冷却风干装置,涉及风干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底座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机构;底座一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可调管夹和风干机构;可调管夹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风干机构包括风干箱;风干箱一表面与底座固定连接;风干箱一表面贯穿有补风管;补风管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风幕机、净化机构和风干机构的设计,一方面使该装置通过气体内循环和热吹风的方式保证印刷品的风干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风干机构的气体内循环,能够实现热吹风后加热气流的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该装置对热的利用效率,避免热量损耗。

A cooling air drying device for print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oling air drying device for printing,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dr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base;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inner surfaces of the base; a surface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adjustable pipe clamps and air drying mechanisms respectively; a surface of the adjustable pipe clamp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ressure rod; the air drying mechanism includes an air drying box; a surface of the air drying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 surface of the air drying box is penetrated with a supplementary air pipe; one end of the air inlet of the supplementary air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re are ventilation butterfly valves.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air curtain machine, the purif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air drying mechanism, on the one hand, the device can ensure the air drying effect of the printed matter through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of the gas and the heat blowing;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of the air dry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circulation of the heated air flow after the heat blow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utility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for the heat and avoid the heat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印刷的冷却风干装置
本技术属于风干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的冷却风干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机内部油印或者水印后需要及时将残余液体烘干,烘干的主要是溶剂,以保证出来的印刷品立即可以使用;印刷在纸张、织物、薄膜、皮革等处的自然干燥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尤其对于薄膜、皮革等介质而言,因此必须加强烘干效率,以多种手段强化烘干效果,提高烘干速度;目前市面上的印刷烘干装置有红丸烘干、电磁烘干、电热烘干、热风烘干等等,其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某一种烘干机制不是对所有的情况都很好用;此外油墨印刷烘干蒸发的溶剂里含有害的有机物气体,会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故而需要自然除去;此外,一些热烘干效率比较高的设备出来的印刷品带有余热较多,触感不是很舒适。针对以上问题,主要需要强化印刷工艺烘干效率和速度,同时优化客户体验,加热后加以冷却,从而使印刷物干且凉,舒适度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印刷的冷却风干装置,通过风幕机、净化机构和风干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冷却风干装置不能充分利用气流热量及印刷品带有余热较多,触感不是很舒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印刷的冷却风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机构;所述底座一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可调管夹和风干机构;所述可调管夹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风干机构包括风干箱;所述风干箱一表面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风干箱一表面贯穿有补风管;所述补风管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蝶阀;所述补风管一端连通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周侧面与风干箱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加热板和布风器;所述补风管周侧面分别连通有两净化机构;两所述净化机构一表面均连通有循环风管;所述通风管和两所述循环风管一端均延伸至风干箱外部;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两侧面分别与循环风管和补风管连通;所述罐体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滤板、安装架、紫外消毒灯环和活性炭吸附箱;所述安装架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滤板并延伸至滤板外部;所述电动马达输出轴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板。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周侧面螺纹连接有集灰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加热板和布风器沿通风管轴线方向在通风管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滤板、安装架、紫外消毒灯环和活性炭吸附箱沿罐体轴线方向由左到右依次分布;两所述罐体分别位于补风管两侧。进一步地,所述风干箱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风幕机;所述风干箱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门帘。进一步地,所述风干箱一表面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进一步地,两所述循环风管分别位于通风管两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风幕机、净化机构和风干机构的设计,一方面使该装置通过气体内循环和热吹风的方式保证印刷品的风干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风干机构的气体内循环,能够实现热吹风后加热气流的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该装置对热的利用效率,避免热量损耗;同时通过与净化机构的配合,能够降低印刷烘干蒸发溶剂里有害气体的散发率;进而对周围工作人员进行保护。2、本技术通过净化机构的设计,能够在气流循环过程中,对气体进行多重过滤,保证热吹风过程中的清洁性;避免热吹风过程中对印刷品的破坏;通过电动马达的定时工作及与毛刷板和集灰管的配合,则能够对过滤杂质进行及时清除并进行快速收集。3、本技术通过可调管夹和压杆的设计,则能够在热吹风过程中有效的对印刷品进行限位;避免其受气流影响产生移动;通过风幕机的设计,则能够在烘干后及时的对印刷品进行冷却,提高其触摸舒适度。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用于印刷的冷却风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风干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风干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净化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传送机构,3-可调管夹,4-风干机构,5-压杆,6-净化机构,7-循环风管,8-风幕机,9-门帘,10-检修门,11-控制面板,401-风干箱,402-补风管,403-通风蝶阀,404-通风管,405-第一风机,406-第二风机,407-加热板,408-布风器,601-罐体,602-滤板,603-安装架,604-紫外消毒灯环,605-活性炭吸附箱,606-电动马达,607-毛刷板,608-集灰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印刷的冷却风干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机构2;传送机构2包括输送带和用于传动的电机;底座1一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可调管夹3和风干机构4;可调管夹3即可在竖直方向调节高度也可调节横向长度;可调管夹3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5;压杆5对印刷品进行限位;风干机构4包括风干箱401;风干箱401一表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风干箱401一表面贯穿有补风管402;补风管402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蝶阀403;通风蝶阀403为电动式;用于控制通风;通风蝶阀403型号为D941W;补风管402一端连通有通风管404;通风管404周侧面与风干箱401固定连接;通风管404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405、第二风机406、加热板407和布风器408;第一风机405用于引风;第二风机406为主吹风机构;第一风机405和第二风机406均为轴流风机;补风管402周侧面分别连通有两净化机构6;两净化机构6一表面均连通有循环风管7;通风管404和两循环风管7一端均延伸至风干箱401外部;净化机构6包括罐体601;罐体601两侧面分别与循环风管7和补风管402连通;罐体601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滤板602、安装架603、紫外消毒灯环604和活性炭吸附箱605;安装架603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606;电动马达606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滤板602并延伸至滤板602外部;电动马达606输出轴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板607;电动马达606工作模式为定时工作。其中如图1-2所示,风干箱40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风幕机8;风幕机8型号为J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印刷的冷却风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1)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机构(2);所述底座(1)一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可调管夹(3)和风干机构(4);所述可调管夹(3)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5);/n所述风干机构(4)包括风干箱(401);所述风干箱(401)一表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风干箱(401)一表面贯穿有补风管(402);所述补风管(402)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蝶阀(403);所述补风管(402)一端连通有通风管(404);所述通风管(404)周侧面与风干箱(401)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404)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405)、第二风机(406)、加热板(407)和布风器(408);所述补风管(402)周侧面分别连通有两净化机构(6);两所述净化机构(6)一表面均连通有循环风管(7);所述通风管(404)和两所述循环风管(7)一端均延伸至风干箱(401)外部;/n所述净化机构(6)包括罐体(601);所述罐体(601)两侧面分别与循环风管(7)和补风管(402)连通;所述罐体(601)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滤板(602)、安装架(603)、紫外消毒灯环(604)和活性炭吸附箱(605);所述安装架(603)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606);所述电动马达(606)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滤板(602)并延伸至滤板(602)外部;所述电动马达(606)输出轴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板(6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印刷的冷却风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机构(2);所述底座(1)一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可调管夹(3)和风干机构(4);所述可调管夹(3)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5);
所述风干机构(4)包括风干箱(401);所述风干箱(401)一表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风干箱(401)一表面贯穿有补风管(402);所述补风管(402)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蝶阀(403);所述补风管(402)一端连通有通风管(404);所述通风管(404)周侧面与风干箱(401)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404)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405)、第二风机(406)、加热板(407)和布风器(408);所述补风管(402)周侧面分别连通有两净化机构(6);两所述净化机构(6)一表面均连通有循环风管(7);所述通风管(404)和两所述循环风管(7)一端均延伸至风干箱(401)外部;
所述净化机构(6)包括罐体(601);所述罐体(601)两侧面分别与循环风管(7)和补风管(402)连通;所述罐体(601)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滤板(602)、安装架(603)、紫外消毒灯环(604)和活性炭吸附箱(605);所述安装架(603)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606);所述电动马达(606)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滤板(602)并延伸至滤板(602)外部;所述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恒武迟玉坤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金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