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控制手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46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控制手臂,其自由度较高,能适应多样性的工作环境,提高适应能力,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放置板、控制器、第一马达、第一滚珠轴承、第一转轴、第二马达、支撑板和第一支臂;包括底板、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第三马达、第四马达、第五马达、第三转轴、第二滚珠轴承和旋转板,底板位于放置板的底端,第一支臂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铰接槽,第二支臂的右端设置有第三铰接槽,第三铰接槽套装在第二铰接槽的内部,第三马达安装在第三铰接槽内部,第二支臂的左端设置有第四铰接槽,第三支臂的底端设置有第五铰接槽,第四铰接槽套装在第五铰接槽的内部,第四马达与控制器电连接。

Mechanical control a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automatic mechanical accessory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mechanical control arm, which has a high degree of freedom, can adapt to the diverse work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and reduce the use limi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placement plate, a controller, a first motor, a first ball bearing,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 second motor, a support plate and a first arm;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base plate, a base plate, a base plate, a base plate, a base plate and a first arm The second arm, the third arm, the third motor, the fourth motor, the fifth motor,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the second ball bearing and the rotating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cement plate.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arm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hinge groove, the right end of the second arm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hinge groove, the third hinge groove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second hinge groove, and the third motor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third hinge groove, The left end of the second arm is provided with a fourth hinge slot, the bottom end of the third arm is provided with a fifth hinge slot, the fourth hinge slot is set inside the fifth hinge slot, and the fourth mo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控制手臂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控制手臂。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械控制手臂是机械人
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形态各有不同的自动化机械装置,机械控制手臂是一种用于特殊工作车间,接受指令,精确地定位到三维(或二维)空间上的某一点进行作业的附属装置,其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半导体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机械控制手臂包括放置板、控制器、第一马达、第一滚珠轴承、第一转轴、第二马达、支撑板和第一支臂,放置板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腔,放置板顶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并且第一放置槽与第一放置腔相通,第一马达安装在第一放置腔内部,第一滚珠轴承安装在第一放置槽中,第一转轴的底端自第一滚珠轴承的顶端穿过第一滚珠轴承并伸入至第一放置腔内部与第一马达的顶部输出端连接,第一转轴的顶端与支撑板的底端中部连接,并且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槽,并且第二放置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前第一通孔和前第二通孔,第一支臂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铰接槽,并且第一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前第二通孔和后第二通孔,第一铰接槽套装在第二放置槽的外侧,并且第二马达安装在第二放置槽内部,并且第二马达的前部输出端穿过前第一通孔并伸出至外界与前第二通孔固定连接,后第一通孔和后第二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一支臂的左端设置有作业夹持装置,控制器安装在放置板的右端,并且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电连接;现有的机械控制手臂使用时,首先将电源接通,然后通过控制器输入控制命令,打开第一马达,第一马达带动支撑板转动,进行角度范围上的旋转,然后打开第二马达,带动第一支臂旋转至所需作业点,然后通过作业夹持装置进行作业即可;现有的机械控制手臂使用中发现,自由度较少,无法满足多样性的作业环境,适应能力较低,从而导致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由度较高,能适应多样性的工作环境,提高适应能力,降低使用局限性的机械控制手臂。本技术的机械控制手臂,包括放置板、控制器、第一马达、第一滚珠轴承、第一转轴、第二马达、支撑板和第一支臂,放置板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腔,放置板顶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并且第一放置槽与第一放置腔相通,第一马达安装在第一放置腔内部,第一滚珠轴承安装在第一放置槽中,第一转轴的底端自第一滚珠轴承的顶端穿过第一滚珠轴承并伸入至第一放置腔内部与第一马达的顶部输出端连接,第一转轴的顶端与支撑板的底端中部连接,并且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槽,并且第二放置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前第一通孔和前第二通孔,第一支臂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铰接槽,并且第一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前第二通孔和后第二通孔,第一铰接槽套装在第二放置槽的外侧,并且第二马达安装在第二放置槽内部,并且第二马达的前部输出端穿过前第一通孔并伸出至外界与前第二通孔固定连接,后第一通孔和后第二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控制器安装在放置板的右端,并且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电连接;包括底板、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第三马达、第四马达、第五马达、第三转轴、第二滚珠轴承和旋转板,所述底板位于放置板的底端,所述第一支臂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铰接槽,并且第二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前第三通孔和后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支臂的右端设置有第三铰接槽,并且第三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前第四通孔和后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铰接槽套装在第二铰接槽的内部,并且前第四通孔和前第三通孔对齐,后第四通孔与前第四通孔对齐,所述第三马达安装在第三铰接槽内部,并且第三马达的前部输出端穿过前第四通孔与前第三通孔连接,所述后第四通孔与后第三通孔内部设置有第四转轴,并且第三马达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臂的左端设置有第四铰接槽,并且第四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前第五通孔和后第五通孔,所述第三支臂的底端设置有第五铰接槽,并且第五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前第六通孔和后第六通孔,所述第四铰接槽套装在第五铰接槽的内部,并且前第六通孔和前第五通孔对齐,后第六通孔与前第五通孔对齐,所述第四马达安装在第四铰接槽的内部,并且第四马达的前部输出端穿过前第五通孔伸出至外界与前第六通孔连接,所述后第五通孔与后第六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五转轴,所述第四马达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支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五马达安装在第二放置腔内部,所述第三支臂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放置槽,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安装在第三放置槽内部,并且第三转轴的底端自第二滚珠轴承的顶端穿过第二滚珠轴承的内部伸入至第二放置腔内与第五马达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马达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与所述旋转板的底端中部连接,并且旋转板的顶端设置有机械爪,所述机械爪上设置有第六马达,并且第六马达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机械控制手臂,还包括两组左滚轮、两组右滚轮和第七马达,所述两组左滚轮分别与所述底板的顶端的左前侧和左后侧,所述两组右滚轮的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的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两组右滚轮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从动齿圈,所述第七马达位于两组右滚轮的左侧,并且第七马达的顶端设置有支座,并且支座的顶端与底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七马达的前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并且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圈相互啮合。本技术的机械控制手臂,还包括两组前螺纹管、两组后螺纹管、四组螺纹杆、第一调节马达和第二调节马达,所述底板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均设置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内部均设置有第三滚珠轴轴承,所述两组前螺纹管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左前侧和右前侧安装槽内部的第三滚珠轴承内部,所述两组后螺纹管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左后侧和右后侧安装槽内部的第三滚珠轴承内部,所述四组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放置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并且四组螺纹杆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两组前螺纹管和两组后螺纹管的顶端内部,所述第一调节马达位于两组前螺纹管之间,并且第一调节马达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马达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两组前螺纹管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二从动齿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调节马达位于两组后螺纹管之间,并且第二调节马达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马达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三主动齿轮,所述两组后螺纹管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三从动齿圈,所述第三主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圈啮合,所述第一调节马达和第二调节马达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机械控制手臂,所述两组左滚轮为万向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通过第三马达、第四马达和第五马达控制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和第三转轴的旋转和转动,同时可以通过第六马达控制机械爪的夹取和释放,增强自由度,能适应多样性的工作环境,提高适应能力,降低使用局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放置板;2、控制器;3、第一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控制手臂,包括放置板(1)、控制器(2)、第一马达(3)、第一滚珠轴承(4)、第一转轴(5)、第二马达、支撑板(6)和第一支臂(7),放置板(1)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腔,放置板(1)顶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并且第一放置槽与第一放置腔相通,第一马达(3)安装在第一放置腔内部,第一滚珠轴承(4)安装在第一放置槽中,第一转轴(5)的底端自第一滚珠轴承(4)的顶端穿过第一滚珠轴承(4)并伸入至第一放置腔内部与第一马达(3)的顶部输出端连接,第一转轴(5)的顶端与支撑板(6)的底端中部连接,并且支撑板(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槽,并且第二放置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前第一通孔和前第二通孔,第一支臂(7)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铰接槽,并且第一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前第二通孔和后第二通孔,第一铰接槽套装在第二放置槽的外侧,并且第二马达安装在第二放置槽内部,并且第二马达的前部输出端穿过前第一通孔并伸出至外界与前第二通孔固定连接,后第一通孔和后第二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控制器(2)安装在放置板(1)的右端,并且控制器(2)分别与第一马达(3)和第二马达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8)、第二支臂(9)、第三支臂(10)、第三马达、第四马达、第五马达(11)、第三转轴(12)、第二滚珠轴承(13)和旋转板(14),所述底板(8)位于放置板(1)的底端,所述第一支臂(7)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铰接槽,并且第二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前第三通孔和后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支臂(9)的右端设置有第三铰接槽,并且第三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前第四通孔和后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铰接槽套装在第二铰接槽的内部,并且前第四通孔和前第三通孔对齐,后第四通孔与前第四通孔对齐,所述第三马达安装在第三铰接槽内部,并且第三马达的前部输出端穿过前第四通孔与前第三通孔连接,所述后第四通孔与后第三通孔内部设置有第四转轴,并且第三马达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臂(9)的左端设置有第四铰接槽,并且第四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前第五通孔和后第五通孔,所述第三支臂(10)的底端设置有第五铰接槽,并且第五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前第六通孔和后第六通孔,所述第四铰接槽套装在第五铰接槽的内部,并且前第六通孔和前第五通孔对齐,后第六通孔与前第五通孔对齐,所述第四马达安装在第四铰接槽的内部,并且第四马达的前部输出端穿过前第五通孔伸出至外界与前第六通孔连接,所述后第五通孔与后第六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五转轴,所述第四马达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第三支臂(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五马达(11)安装在第二放置腔内部,所述第三支臂(10)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放置槽,所述第二滚珠轴承(13)安装在第三放置槽内部,并且第三转轴(12)的底端自第二滚珠轴承(13)的顶端穿过第二滚珠轴承(13)的内部伸入至第二放置腔内与第五马达(11)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马达(11)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2)的顶端与所述旋转板(14)的底端中部连接,并且旋转板(14)的顶端设置有机械爪(15),所述机械爪(15)上设置有第六马达(16),并且第六马达(16)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控制手臂,包括放置板(1)、控制器(2)、第一马达(3)、第一滚珠轴承(4)、第一转轴(5)、第二马达、支撑板(6)和第一支臂(7),放置板(1)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腔,放置板(1)顶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并且第一放置槽与第一放置腔相通,第一马达(3)安装在第一放置腔内部,第一滚珠轴承(4)安装在第一放置槽中,第一转轴(5)的底端自第一滚珠轴承(4)的顶端穿过第一滚珠轴承(4)并伸入至第一放置腔内部与第一马达(3)的顶部输出端连接,第一转轴(5)的顶端与支撑板(6)的底端中部连接,并且支撑板(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槽,并且第二放置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前第一通孔和前第二通孔,第一支臂(7)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铰接槽,并且第一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前第二通孔和后第二通孔,第一铰接槽套装在第二放置槽的外侧,并且第二马达安装在第二放置槽内部,并且第二马达的前部输出端穿过前第一通孔并伸出至外界与前第二通孔固定连接,后第一通孔和后第二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控制器(2)安装在放置板(1)的右端,并且控制器(2)分别与第一马达(3)和第二马达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8)、第二支臂(9)、第三支臂(10)、第三马达、第四马达、第五马达(11)、第三转轴(12)、第二滚珠轴承(13)和旋转板(14),所述底板(8)位于放置板(1)的底端,所述第一支臂(7)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铰接槽,并且第二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前第三通孔和后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支臂(9)的右端设置有第三铰接槽,并且第三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前第四通孔和后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铰接槽套装在第二铰接槽的内部,并且前第四通孔和前第三通孔对齐,后第四通孔与前第四通孔对齐,所述第三马达安装在第三铰接槽内部,并且第三马达的前部输出端穿过前第四通孔与前第三通孔连接,所述后第四通孔与后第三通孔内部设置有第四转轴,并且第三马达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臂(9)的左端设置有第四铰接槽,并且第四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前第五通孔和后第五通孔,所述第三支臂(10)的底端设置有第五铰接槽,并且第五铰接槽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前第六通孔和后第六通孔,所述第四铰接槽套装在第五铰接槽的内部,并且前第六通孔和前第五通孔对齐,后第六通孔与前第五通孔对齐,所述第四马达安装在第四铰接槽的内部,并且第四马达的前部输出端穿过前第五通孔伸出至外界与前第六通孔连接,所述后第五通孔与后第六通孔内部设置有第五转轴,所述第四马达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第三支臂(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五马达(11)安装在第二放置腔内部,所述第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