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套珩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42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轴套珩磨工装,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全浮动结构进行自定位、抱紧结构抱夹工件,实现工件以珩磨刀自定心的加工,结构包括;底座、调整垫片、支撑座一、连接座一、销套、销钉、活动基板、支撑座二、连接座二、中心座、固定夹块、活动夹块、平衡螺杆、铰接销、转销、转动螺杆、螺母、盖板一、盖板二、中心座调整块1、采用抱夹结构,保证装夹的可靠性,又提高了装夹速度;2、采用全浮动结构,工件可在任何方向浮动,同时工件可在X、Y轴方向进行平面浮动,珩磨刀是刚性连接,自定心实现珩磨刀与孔表面均匀地接触,满足圆柱度要求的同时避免同轴度的误差,品质明显提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Honing tool for shaft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aft sleeve honing tool, which adopts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self positioning and holding the workpiece with the full floating structure to realize the processing of the workpiece with the honing tool self centering. The structure includes: base, adjusting gasket, support seat I, connection seat I, pin sleeve, pin, movable base plate, support seat II, connection seat II, center seat, fixed clamp block and movable clamp Block, balance screw, hinge pin, transfer pin, rotating screw, nut, cover plate I, cover plate II, center seat adjustment block 1, adopting holding structure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clamping and improve the clamping speed; 2, adopting full floating structure, the workpiece can float in any direction, and the workpiece can float in the X and Y axis directions, the honing tool is rigid connection, self centering to achieve honing The cutter and the hole surface are in uniform contact to meet the cylindricity requirements while avoiding the coaxiality error. The quality is obviously improved and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套珩磨工装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轴套珩磨工装。
技术介绍
轴套为汽车零部件精度较高的一种,内孔圆柱度0.003mm,与外圆同轴度0.003mm,现有加工采用工装对工件外圆粗定位,两端面锁紧后进行,加工时珩磨刀中心与工件内孔无法始终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很难保证加工质量,容易产生大量废品,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全浮动、抱夹工装,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工件装夹定位精确,在加工中保持工件与珩磨刀中心在同一轴线,而提出的轴套珩磨工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轴套珩磨工装,包括有底座、调整垫片、支撑座一、连接座一、销套、销钉、活动基板、支撑座二、连接座二、中心座、固定夹块、活动夹块、平衡螺杆、铰接销、转销、转动螺杆、螺母、盖板一、盖板二、中心座调整块,所述活动基板通过两端连接座、销套、销钉、支撑座一在Y方向一定范围内滑动,所述中心座通过两端连接座二、销套、销钉、支撑座二在X方向一定范围内滑动,所述固定夹块安装在中心座上,活动夹块通过铰接销与固定夹块连接,可在铰接销轴线0到60度范围内自由闭合完成对工件的圆周固定,所述盖板一、盖板二对立设置,可通过所述转动螺杆、螺母配合锁紧,所述平衡螺杆设置在盖板一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Y方向两端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有两个所述支撑座一,支撑座一设有圆柱孔,所述圆柱孔与所述销钉、销套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基板Y方向两端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有两个所述连接座,活动基板可绕所述销钉轴线任意转动,同时在销钉轴线方向自由滑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夹块一端设有圆柱孔另一端设有开口U型槽,所述铰接销将活动夹块与固定夹块铰接,活动夹块可在铰接销轴线方向上转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螺杆可在转销轴线方向上转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一、盖板二分别固定于固定夹块、活动夹块上,且闭合时的内圆略小于工件外圆,下端面与工件上端面保持0.1mm距离。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1、抱夹结构保证装夹的可靠性,又提高了装夹速度。2、工件可在任何方向浮动,同时工件可在X、Y轴方向进行平面浮动,珩磨刀是刚性连接,自定心实现珩磨刀与孔表面均匀地接触,满足圆柱度要求的同时避免同轴度的误差,品质明显提高,适合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轴套珩磨工装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轴套珩磨工装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轴套珩磨工装左视图。图中;1底座,2调整垫片,3支撑座一,4连接座一,5销套,6销钉,7活动基板,8支撑座二,9连接座二,10中心座,11固定夹块,12活动夹块,13平衡螺杆,14铰接销,15转销,16转动螺杆,17螺母,18盖板一,19盖板二,20中心座调整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轴套珩磨工装,包括有底座1,调整垫片2,支撑座一3,连接座一4,销套5,销钉6,活动基板7,支撑座二8,连接座二9,中心座10,固定夹块11,活动夹块12,平衡螺杆13,铰接销14,转销15,转动螺杆16,螺母17,盖板一18,盖板二19,中心座调整块20,所述活动基板7通过两端连接座一4、销套5、销钉6、支撑座一3在Y方向一定范围内滑动,所述中心座10通过两端连接座二9、销套5、销钉6、支撑座二8在X方向一定范围内滑动,所述固定夹块11安装在中心座10上,活动夹块12通过铰接销14与固定夹块11连接,可在铰接销14轴线0到60度范围内自由闭合完成对工件的圆周固定,所述盖板一18、盖板二19对立设置,可通过所述转动螺杆16、螺母17配合锁紧,所述平衡螺杆13设置在盖板一18上,所述底座1Y方向两端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有两个所述支撑座一3,支撑座一3设有圆柱孔,所述活动基板7Y方向两端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有两个连接座一4,所述圆柱孔与所述销钉6、销套5配合连接,所述调整垫片2保持装夹时在较小范围内转动,所述活动基板7可绕销钉6轴线任意转动,同时在销钉6轴线方向自由滑动,所述活动夹块12一端设有圆柱孔另一端设有开口U型槽,所述铰接销14将活动夹块12与固定夹块11铰接,活动夹块12可在铰接销14轴线方向上转动,所述转动螺杆16可在转销15轴线方向上转动,盖板一18、盖板二19分别固定于固定夹块11、活动夹块12上,闭合时的内圆略小于工件外圆,下端面与工件上端面保持0.1mm距离;全浮动机构的工作过程;底座1Y方向两端装有两个支撑座一3,支撑座一3设有滑配销套5的圆柱孔,活动基板7Y方向两端装有两个连接座一4,连接座一4设有紧配销钉6的圆柱孔,通过销钉6与销套5滑配连接,调整垫片2保持装夹时在较小范围内转动,活动基板7可绕销钉6轴线任意转动,同时在销钉6轴线方向自由滑动,活动基板7X方向两端装有两个支撑座二8,支撑座二8设有滑配销套5的圆柱孔,中心座10X方向两端装有两个连接座二9,连接座二9设有紧配销钉6的圆柱孔,通过销钉6与销套5滑配连接,中心座调整块20保持装夹时在较小范围内转动,中心座10可绕销钉6轴线任意转动,同时在销钉6轴线方向自由滑动,达到的进步是工件可在任何方向浮动,同时工件可在X、Y轴方向进行平面浮动,珩磨刀是刚性连接,自定心实现珩磨刀与孔表面均匀地接触,满足圆柱度要求的同时避免同轴度的误差,品质明显提高,适合大批量生产;抱夹结构的工作过程;固定夹块11安装中心座10上,两端分别设有滑配铰接销14转销15的圆柱孔,活动夹块12一端设有滑配铰接销14的圆柱孔另一端设有开口U型槽,铰接销14将活动夹块12与固定夹块11铰接,活动夹块12在铰接销14轴线方向灵活转动,转动螺杆16在转销15轴线方向灵活转动,螺母17调节较小范围即可打开和锁紧活动夹块12,保证工件外圆快速定位和装夹,盖板一18、盖板二19分别固定于固定夹块11活动夹块12,闭合时的内圆略小于工件外圆,下端面与工件上端面保持0.1mm距离,防止加工中一旦工件松动而上下窜动,调节平衡螺杆13的位置,保持加工时保持平衡,达到的进步是抱夹结构保证装夹的可靠性,又提高了装夹速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轴套珩磨工装,包括有底座、调整垫片、支撑座一、连接座一、销套、销钉、活动基板、支撑座二、连接座二、中心座、固定夹块、活动夹块、平衡螺杆、铰接销、转销、转动螺杆、螺母、盖板一、盖板二、中心座调整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基板通过两端连接座一、销套、销钉、支撑座一在Y方向一定范围内滑动,所述中心座通过两端连接座二、销套、销钉、支撑座二在X方向一定范围内滑动,所述固定夹块安装在中心座上,活动夹块通过铰接销与固定夹块连接,可在铰接销轴线0到60度范围内自由闭合完成对工件的圆周固定,所述盖板一、盖板二对立设置,可通过所述转动螺杆、螺母配合锁紧,所述平衡螺杆设置在盖板一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轴套珩磨工装,包括有底座、调整垫片、支撑座一、连接座一、销套、销钉、活动基板、支撑座二、连接座二、中心座、固定夹块、活动夹块、平衡螺杆、铰接销、转销、转动螺杆、螺母、盖板一、盖板二、中心座调整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基板通过两端连接座一、销套、销钉、支撑座一在Y方向一定范围内滑动,所述中心座通过两端连接座二、销套、销钉、支撑座二在X方向一定范围内滑动,所述固定夹块安装在中心座上,活动夹块通过铰接销与固定夹块连接,可在铰接销轴线0到60度范围内自由闭合完成对工件的圆周固定,所述盖板一、盖板二对立设置,可通过所述转动螺杆、螺母配合锁紧,所述平衡螺杆设置在盖板一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珩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Y方向两端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有两个所述支撑座一,支撑座一设有圆柱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洪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通亦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