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伟专利>正文

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05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包括靠背、第一按摩器、第二按摩器、第三按摩器、电动气压杆、按摩器控制主体和蓄电池,所述靠背的两侧安装有侧边主体,且侧边主体的上侧设置有手臂槽,所述侧边主体的下侧连接有装置主体,且装置主体的上侧设置有大腿槽,所述手臂槽的安装有电动气压杆,且电动气压杆的下端固定有按摩器控制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且装置主体的后侧安装有活动门,所述侧边主体通过滑动块与装置主体相连接。该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设置有滑动块和电动气压杆,可以改变侧边主体在装置主体上的高度,以方便将患者安置到装置主体上,避免了侧边主体的不良影响,方便了该康复机器人的使用过程。

A kind of body rehabilitation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tting horizontal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backrest, a first massager, a second massager, a third massager, an electric pneumatic rod, a massager control body and a battery. The two sides of the backrest are equipped with side main bodies, the upper side of the side main body is equipped with arm slots, the lower side of the side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device main body,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device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ide of the device main body Th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thigh groove, the arm groove is installed with an electric air pressure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electric air pressure rod is fixed with a massager control main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device main body is installed with a battery, and the rear side of the device main body is installed with a movable door, and the side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device main body through a sliding block. The sitting horizontal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is equipped with sliding block and electric air pressure bar, which can change the height of the side main body on the device main body,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placement of patients on the device main body, avoi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side main body, and facilitate the use process of the rehabilita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康复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康复机器人,是一种辅助患者进行康复的机器人,目前最常见的便是各种肢体康复机器人,但是一些肢体康复机器人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肢体康复机器人,使用时无法方便患者的使用过程,进而会降低肢体康复机器人的使用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有的肢体康复机器人,使用时无法方便患者的使用过程,会降低肢体康复机器人使用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包括靠背、第一按摩器、第二按摩器、第三按摩器、电动气压杆、按摩器控制主体和蓄电池,所述靠背的前侧安装有第一按摩器和第二按摩器,所述靠背的两侧安装有侧边主体,且侧边主体的上侧设置有手臂槽,并且手臂槽的内侧安装有第三按摩器,所述侧边主体的下侧连接有装置主体,且装置主体的上侧设置有大腿槽,并且大腿槽的前端连接有小腿槽,所述装置主体的下方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手臂槽的安装有电动气压杆,且电动气压杆的下端固定有按摩器控制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且装置主体的后侧安装有活动门,所述侧边主体通过滑动块与装置主体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靠背与装置主体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装置主体与靠背之间呈120°角,并且靠背前侧上下均匀排布有第一按摩器和第二按摩器。优选的,所述侧边主体通过滑动块与装置主体构成上下滑动结构,且滑动块通过电动气压杆与装置主体相连接,并且侧边主体的滑动距离大于其突出装置主体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手臂槽、大腿槽和小腿槽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三按摩器。优选的,所述手臂槽与侧边主体之间以及小腿槽与装置主体之间均为转轴连接,且小腿槽和手臂槽的内侧均连接有电动气压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1)在侧边主体上设置有滑动块和电动气压杆,可以使侧边主体通过滑动块和电动气压杆在装置主体的两侧进行上下滑动,进而改变侧边主体在装置主体上的高度,以方便将患者安置到装置主体上,避免了侧边主体的不良影响,方便了该康复机器人的使用过程;(2)在靠背上安装有第一按摩器和第二按摩器,增加靠背的按摩功能,提高了该康复机器人的使用舒适性,从而提升该康复机器人的使用价值;(3)在该康复机器人上设置有手臂槽、大腿槽和小腿槽,而且手臂槽、大腿槽和小腿槽内部安装有第三按摩器,可以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工作,以提高患者四肢的康复效果,在手臂槽和小腿槽上还安装有电动气压杆,可以使手臂槽和小腿槽能够上下转动,进而带动患者的四肢进行伸展活动,加强了提高患者四肢的康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边主体与装置主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靠背;2、第一按摩器;3、第二按摩器;4、侧边主体;5、手臂槽;6、第三按摩器;7、装置主体;8、大腿槽;9、小腿槽;10、移动轮;11、电动气压杆;12、按摩器控制主体;13、蓄电池;14、活动门;15、滑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包括靠背1、第一按摩器2、第二按摩器3、侧边主体4、手臂槽5、第三按摩器6、装置主体7、大腿槽8、小腿槽9、移动轮10、电动气压杆11、按摩器控制主体12、蓄电池13、活动门14和滑动块15,靠背1的前侧安装有第一按摩器2和第二按摩器3,靠背1的两侧安装有侧边主体4,且侧边主体4的上侧设置有手臂槽5,并且手臂槽5的内侧安装有第三按摩器6,侧边主体4的下侧连接有装置主体7,且装置主体7的上侧设置有大腿槽8,并且大腿槽8的前端连接有小腿槽9,装置主体7的下方安装有移动轮10,手臂槽5的安装有电动气压杆11,且电动气压杆11的下端固定有按摩器控制主体12,装置主体7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3,且装置主体7的后侧安装有活动门14,侧边主体4通过滑动块15与装置主体7相连接。靠背1与装置主体7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装置主体7与靠背1之间呈120°角,并且靠背1前侧上下均匀排布有第一按摩器2和第二按摩器3,可以提高靠背1与装置主体7使用的舒适性,也增加了靠背1的使用功能,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价值。侧边主体4通过滑动块15与装置主体7构成上下滑动结构,且滑动块15通过电动气压杆11与装置主体7相连接,并且侧边主体4的滑动距离大于其突出装置主体7的高度,方便将患者安置到装置主体7上,避免了侧边主体4的不良影响,进而方便了该康复机器人的使用过程。手臂槽5、大腿槽8和小腿槽9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三按摩器6,可以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工作,以提高患者四肢的康复效果。手臂槽5与侧边主体4之间以及小腿槽9与装置主体7之间均为转轴连接,且小腿槽9和手臂槽5的内侧均连接有电动气压杆11,可以使手臂槽5和小腿槽9能够上下转动,进而带动患者的四肢进行伸展活动,加强了提高患者四肢的康复效果。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时,首先通过移动轮10将装置移动至使用地点,再将装置接通电源,当需要将患者转移到装置主体7上时,可以启动与侧边主体4上的滑动块15相连接的电动气压杆11,使电动气压杆11缩短,便可以通过滑动块15拉着侧边主体4在装置主体7侧面向下移动,使侧边主体4的高度低于装置主体7的高度,便可以很方便的将患者安置到装置主体7的上侧,同时患者的大腿部放在大腿槽8内、小腿部放在小腿槽9内,患者后背靠在靠背1上,随后通过上述方式升起侧边主体4,患者的手臂放到手臂槽5内,以上便完成了将患者放置在装置上的过程;当装置开始工作时,先通过按摩器控制主体12启动靠背1上的第一按摩器2和第二按摩器3,以及手臂槽5、大腿槽8和小腿槽9内侧的第三按摩器6,可以使装置对患者的进行按摩工作,既可以提高装置使用的舒适性,又可以提升装置辅助患者肢体康复的效果,在此按摩器控制主体12与第一按摩器2、第二按摩器3和第三按摩器6之间的控制工作原理以及连接结构,均采用目前常规的已知技术手段,故对此不作详细描述,之后启动手臂槽5和小腿槽9上的电动气压杆11,使电动气压杆11带动手臂槽5和小腿槽9进行来回的活动过程,便可以带动患者的四肢进行伸展工作,以提高患者肢体的康复效果,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使用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例如第一按摩器2、第二按摩器3、第三按摩器6、电动气压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包括靠背(1)、第一按摩器(2)、第二按摩器(3)、第三按摩器(6)、电动气压杆(11)、按摩器控制主体(12)和蓄电池(13),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的前侧安装有第一按摩器(2)和第二按摩器(3),所述靠背(1)的两侧安装有侧边主体(4),且侧边主体(4)的上侧设置有手臂槽(5),并且手臂槽(5)的内侧安装有第三按摩器(6),所述侧边主体(4)的下侧连接有装置主体(7),且装置主体(7)的上侧设置有大腿槽(8),并且大腿槽(8)的前端连接有小腿槽(9),所述装置主体(7)的下方安装有移动轮(10),所述手臂槽(5)的安装有电动气压杆(11),且电动气压杆(11)的下端固定有按摩器控制主体(12),所述装置主体(7)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3),且装置主体(7)的后侧安装有活动门(14),所述侧边主体(4)通过滑动块(15)与装置主体(7)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机器人,包括靠背(1)、第一按摩器(2)、第二按摩器(3)、第三按摩器(6)、电动气压杆(11)、按摩器控制主体(12)和蓄电池(13),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的前侧安装有第一按摩器(2)和第二按摩器(3),所述靠背(1)的两侧安装有侧边主体(4),且侧边主体(4)的上侧设置有手臂槽(5),并且手臂槽(5)的内侧安装有第三按摩器(6),所述侧边主体(4)的下侧连接有装置主体(7),且装置主体(7)的上侧设置有大腿槽(8),并且大腿槽(8)的前端连接有小腿槽(9),所述装置主体(7)的下方安装有移动轮(10),所述手臂槽(5)的安装有电动气压杆(11),且电动气压杆(11)的下端固定有按摩器控制主体(12),所述装置主体(7)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3),且装置主体(7)的后侧安装有活动门(14),所述侧边主体(4)通过滑动块(15)与装置主体(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卧式肢体康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彭凯魏雪竹宋秀珍
申请(专利权)人:吴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