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伟专利>正文

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95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所述外壳上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环,所述传动环被贯穿并轴向滑动连接有引导插杆,所述传动环套在拉丝杆本体上,所述引导插杆的表面与拉丝杆本体上所螺接的螺母的外轮廓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现有密封加固方式采用对拉螺丝杆,需要将对拉螺丝杆上的螺母一一转动旋紧,传动的旋紧方式多为人工手动进行,费时费力且需要根据实际的螺母型号选用对应的旋紧工具,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拉丝杆紧螺丝器
,具体为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

技术介绍

[0002]T梁指横截面形式为T型的梁。两侧挑出部分称为翼缘,其中间部分称为梁肋(或腹板)。由于其相当于是将矩形梁中对抗弯强度不起作用的受拉区混凝土挖去后形成的。与原有矩形抗弯强度完全相同外,却既可以节约混凝土,又减轻构件的自重,提高了跨越能力。
[0003]现有的T梁多为混凝土建筑,其中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预先设混凝土模板;
[0004]由于T梁在浇筑过程中,处于底部的混凝土模板承受压力较大,需要对其进行加固,以保证密封效果;
[0005]现有密封加固方式采取对拉螺丝杆,需要将对拉螺丝杆上的螺母一一转动旋紧,传动的旋紧方式多为人工手动进行,费时费力且需要根据实际的螺母型号选用对应的旋紧工具,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具备适配多型号螺丝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包括用于操作人员手持的外壳,所述外壳上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环,所述传动环被贯穿并轴向滑动连接有引导插杆,所述传动环套在拉丝杆本体上,所述引导插杆的表面与拉丝杆本体上所螺接的螺母的外轮廓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带动转动管进行转动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在转动管外轮廓上固定的外缘环,所述外缘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径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推动条,所述外缘环上靠边缘的下方设有径向限位滑动的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斜面块一和斜面块二,所述斜面块一和斜面块二上的斜面与外缘环上动态对应的推动条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底板上设有带动连接底板进行径向限位滑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连接底板上远离外缘环一端的L形活动板,所述L形活动板上竖直段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簧一,所述压簧一上远离L形活动板的一端与连接管的外轮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外轮廓的周围套有外连管,所述外连管上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且与L形活动板表面间歇接触的半圆滑块,所述外连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罩,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上输出轴的底部与连接罩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L形活动板上设有对拉丝杆本体和螺母相对转动时摩擦产生的锈粉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固定在L形活动板内壁上的活动筒,所述活动筒的下表面被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所述活动筒的内壁轴向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塞盘,所述活塞盘的圆心处被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二,所述导气管上远离活塞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二,所述单向阀二贯穿转动管并延伸靠近引导插杆的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引导插杆的外轮廓上固定套有固定挡环,所述固定挡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在引导插杆上的压簧二,所述压簧二的底部与传动环的上面相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罩为圆锥形罩体,且开口向下。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罩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轴向伸缩压杆,所述轴向伸缩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敏开关。
[0014]优选的,所述半圆滑块的数量不少于个,且在外连管的内壁上均匀分布。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用户手持外壳,对准拉丝杆本体并将拉丝杆本体插入至转动管内,使得拉丝杆本体穿过传动环,在插入的过程中,传动环上的引导插杆会与拉丝杆本体上的螺母接触,其中正对螺母的引导插杆,其端部会与螺母的表面接触,而处于边缘处的引导插杆,其表面会与螺母的外轮廓接触,由此,多个螺母通过轴向移动配合,实现对螺母外轮廓形状的适配,能够满足多形状螺母的适配;
[0017]2、手动驱动外壳转动时,经由连接环、连接管、支撑环、转动管和传动环的传动,使得一众的引导插杆会同步的进行转动,且由于螺母为正多边形结构,处于引导插杆外轮廓上的引导插杆不会相对螺母独立进行转动,而会带动着螺母同步进行定轴转动,由此实现螺母在拉丝杆本体上的转动,进而实现旋紧效果;实际使用时,拉丝杆本体会固定在模板上,得到固定,不会随螺母、外壳同步转动;
[0018]3、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现有密封加固方式采取对拉螺丝杆,需要将对拉螺丝杆上的螺母一一转动旋紧,传动的旋紧方式多为人工手动进行,费时费力且需要根据实际的螺母型号选用对应的旋紧工具,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壳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壳半剖后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外壳仰视角度的立体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环仰视角度的立体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活动筒的正视剖视图。
[0026]图中:1、外壳;2、连接环;3、连接管;4、支撑环;5、转动管;6、传动环;7、引导插杆;8、拉丝杆本体;9、螺母;10、外缘环;11、推动条;12、连接底板;13、斜面块一;14、斜面块二;15、L形活动板;16、压簧一;17、外连管;18、半圆滑块;19、连接罩;20、电机本体;21、活动筒;
22、进气管;23、单向阀一;24、活塞盘;25、导气管;26、单向阀二;27、固定挡环;28、压簧二;29、轴向伸缩压杆;30、压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包括用于操作人员手持的外壳1,外壳1上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连接环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4,支撑环4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转动管5,转动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环6,传动环6被贯穿并轴向滑动连接有引导插杆7,传动环6套在拉丝杆本体8上,引导插杆7的表面与拉丝杆本体8上所螺接的螺母9的外轮廓活动连接。
[0030]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用户手持外壳1,对准拉丝杆本体8并将拉丝杆本体8插入至转动管5内,使得拉丝杆本体8穿过传动环6,在插入的过程中,传动环6上的引导插杆7会与拉丝杆本体8上的螺母9接触,其中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操作人员手持的外壳(1),所述外壳(1)上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4),所述支撑环(4)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转动管(5),所述转动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环(6),所述传动环(6)被贯穿并轴向滑动连接有引导插杆(7),所述传动环(6)套在拉丝杆本体(8)上,所述引导插杆(7)的表面与拉丝杆本体(8)上所螺接的螺母(9)的外轮廓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带动转动管(5)进行转动的传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在转动管(5)外轮廓上固定的外缘环(10),所述外缘环(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径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推动条(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梁底板拉丝杆紧螺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环(10)上靠边缘的下方设有径向限位滑动的连接底板(12),所述连接底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斜面块一(13)和斜面块二(14),所述斜面块一(13)和斜面块二(14)上的斜面与外缘环(10)上动态对应的推动条(1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底板(12)上设有带动连接底板(12)进行径向限位滑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连接底板(12)上远离外缘环(10)一端的L形活动板(15),所述L形活动板(15)上竖直段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簧一(16),所述压簧一(16)上远离L形活动板(15)的一端与连接管(3)的外轮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3)外轮廓的周围套有外连管(17),所述外连管(17)上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王宏苏凯吴德华乔杰华刘二刚杜贵五杨幸王记涛王施展田卫之
申请(专利权)人:吴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