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269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7:34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即使具备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也能够针对位置防止误组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外壳10,其在内部具有供空气流流通的空气通路11;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其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在该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加热用热交换器收纳于在一个框体20中设置的收纳部21,外壳在外壳的侧面13具有用于拆装框体的拆装口12,框体维持对加热用热交换器进行保持的状态地相对于外壳拆装自如,框体的面向相对于外壳的拆装方向的侧面中的至少任一方的侧面22a,22b的形状与拆装口的形状对应,并且在以外壳的上下方向、外壳的前后方向以及外壳的左右方向为轴的旋转方向上非对称。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 and frame suitable for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s to provide a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vehicles and a frame suitable for th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vehicles. Even if there are multiple heat exchangers for heating, it can prevent MIS assembly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The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1 of the invention has a shell 10, which has an air path 11 for air flow in the interior; a plurality of heating heat exchangers 5a, 5b, which are arranged in series with respect to air flow; in the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the heating heat exchanger is stored in a storage part 21 arranged in a frame 20, and the shell has a dismounting port for dismounting the frame on the side 13 of the shell 12. The frame body maintains the heat exchanger used for heating in a state of easy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with respect to the shell. The shape of the side 22a and 22b of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frame body with respect to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direction of the shell corresponds to the shape of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port, and is asymmetric in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the up and down direction of the shell, the front and back direction of the shell and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 of th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
本公开涉及在内部收纳了加热用热交换器之后配置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气流路的框体以及配置有该框体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公开了在内部收纳了加热用热交换器之后配置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气流路的框体(也称作盒体或连接件)和配置有该框体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将加热用热交换器收纳于框体(盒体)之后将其插入在车辆用空调装置设置的插入体3,通过将大小不同的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分别收纳于外形尺寸相同的框体(盒体)而能够容易地改变热交换器的上、下游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105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中,一个加热用热交换器收纳于一个框体,而且各个框体的外形形状相同,因此存在将不同的热交换器彼此组装于错误的位置之虞。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即使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也能够针对位置防止误组装。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外壳,其在内部具有供空气流流通的空气通路;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其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在该车辆用空调装置中,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收纳于在一个框体中设置的收纳部,所述外壳在该外壳的侧面具有用于拆装所述框体的拆装口,所述框体维持对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进行保持的状态地相对于所述外壳拆装自如,所述框体的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的侧面的至少任一方的侧面的形状与所述拆装口的形状对应,并且在以所述外壳的上下方向、所述外壳的前后方向以及所述外壳的左右方向为轴的旋转方向上非对称。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在所述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的各加热用热交换器中,该加热用热交换器的面向向所述框体的插入方向的侧面的形状彼此不同。能够防止加热用热交换器相对于框体的误组装。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所述框体(20)的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的侧面中的任一方具有用于将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分别收纳在所述收纳部内的多个开口,并且具有包围该多个开口整体的形状。能够使框体更为小型化,能够进一步减小外壳的拆装口的开口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所述框体在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上延伸的侧面上具有第一突条部,该第一突条部的一方的端面处于所述框体的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的侧面中向所述外壳的插入方向的后方侧的侧面上。能够通过框体的侧面来封堵在外壳上设置的拆装口。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突条部的另一方的端面处于所述框体的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的侧面中向所述外壳的插入方向的前方侧的侧面上。能够在将框体插入外壳的作业的初始阶段确认框体的适当的组装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空调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突条部的另一方的端面处于所述框体的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的两侧面之间,所述框体在设有所述第一突条部的侧面上进一步具有第二突条部,该第二突条部的一方的端面处于所述框体的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的侧面中向所述外壳的插入方向的前方侧的侧面上。能够在将框体插入外壳的作业的初始阶段确认框体的适当的组装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空调装置中,优选所述框体在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上延伸的侧面上具有第二突条部,该第二突条部的另一方的端面处于所述框体的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的侧面中向所述外壳的插入方向的前方侧的侧面上。能够在将框体插入外壳的作业的初始阶段确认框体的适当的组装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所述收纳部的一部分不收纳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并且该收纳部的开口被盖体封堵。即使在所设置的加热用热交换器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共用外壳和框体。本专利技术的框体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即使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也能够针对位置防止误组装。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第一例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框体和外壳的拆装口的第一例的概略图。图3是表示框体和外壳的拆装口的第二例的概略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框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框体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框体和外壳的拆装口的第三例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进行说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附图标记相同的构成要素表示彼此相同的部分。只要起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就可以实施各种形态变更。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外壳10,其在内部具有供空气流流通的空气通路11;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其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在该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收纳于在一个框体20内设置的收纳部21,外壳10在外壳10的侧面13具有用于拆装框体20的拆装口12,框体20维持对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进行保持的状态地相对于外壳10拆装自如,框体20的面向相对于外壳10的拆装方向的侧面中的至少任一方的侧面的形状与拆装口12的形状对应,并且在以外壳10的上下方向、外壳10的前后方向以及外壳10的左右方向为轴的旋转方向上非对称。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有送风单元2、制冷单元3以及制热单元4,形成适当温度的空气流而向车室内吹出。送风单元2选择性地取入车室内外的空气,使该空气向下游流动。制冷单元3配置在制热单元4的上游,并且具有冷却用热交换器6。冷却用热交换器6根据需要对空气进行除湿、冷却。制热单元4具有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根据需要对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6而来的空气进行加热而形成调温空气。该调温空气从所需要的吹出口向车室内吹出,并且对车室内进行空气温度调节。外壳10是形成送风单元2、制冷单元3以及制热单元4的外部轮廓,使它们一体化的壳体。在外壳10的内部空间形成有空气通路11。在外壳10的侧面13设有用于拆装框体20的拆装口(第一拆装口)12。第一拆装口12是与空气通路11连通的贯通孔。优选第一拆装口12设置于外壳10的侧面中在车辆的左侧配置的侧面13(如图1所图示)或在右侧配置的侧面(未图示)。在车辆为右舵车时,优选第一拆装口12设置于在车辆的左侧配置的侧面13。并且,在车辆为左舵车时,优选第一拆装口12设置于在车辆的右侧配置的侧面。由于容易确保框体20的拆装作业的空间,因而维护性提高。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例如是热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A、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或冷媒式加热用热交换器(未图示)。热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A以通过发动机的发热而升温的发动机冷却水为热介质,通过使发动机冷却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外壳(10),其在内部具有供空气流流通的空气通路(11);/n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其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n在该车辆用空调装置中,/n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收纳于在一个框体(20)中设置的收纳部(21),/n所述外壳(10)在该外壳(10)的侧面具有用于拆装所述框体(20)的拆装口(12),/n所述框体(20)维持对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进行保持的状态地相对于所述外壳(10)拆装自如,/n所述框体(20)的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拆装方向的侧面的至少任一方的侧面(22a,22b)的形状与所述拆装口(12)的形状对应,并且在以所述外壳(10)的上下方向、所述外壳(10)的前后方向以及所述外壳(10)的左右方向为轴的旋转方向上非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09 JP 2017-114620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10),其在内部具有供空气流流通的空气通路(11);
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其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
在该车辆用空调装置中,
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收纳于在一个框体(20)中设置的收纳部(21),
所述外壳(10)在该外壳(10)的侧面具有用于拆装所述框体(20)的拆装口(12),
所述框体(20)维持对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进行保持的状态地相对于所述外壳(10)拆装自如,
所述框体(20)的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拆装方向的侧面的至少任一方的侧面(22a,22b)的形状与所述拆装口(12)的形状对应,并且在以所述外壳(10)的上下方向、所述外壳(10)的前后方向以及所述外壳(10)的左右方向为轴的旋转方向上非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各加热用热交换器中,该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面向向所述框体(20)的插入方向的侧面的形状彼此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20)的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拆装方向的侧面(22a,22b)中的任一方具有用于将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分别收纳在所述收纳部(21)内的多个开口(23,24),并且具有包围该多个开口(23,24)整体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30,30A,30B)在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拆装方向上延伸的侧面上具有第一突条部(36),该第一突条部(36)的一方的端面(36a)处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木大助七间豊吉崎久善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