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209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4:47
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系统和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内筒体,内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筒体与外壳之间设有循环通道,外壳底部活动装有搅拌叶片,该搅拌叶片伸入内筒体中,外壳底面装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安装有旋转板,搅拌叶片与旋转板之间通过磁力机构连接,外壳底面安装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加热器,外壳侧壁设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紫外线发射管和荧光接收传感器,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紫外线发射管朝向循环通道内发射紫外光线经反射后被荧光接收传感器接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体积较小,方便携带,测量精度高。

A portable fluorescent detection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A portable fluorescent detection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include a control system and a shel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ylinder, which is a hollow structure with openings at both ends. A circulation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shell. A stirring blad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 stirring blade extends into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mounting base. The mounting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motor, and the drive of the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is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plate, the mixing blade and the rotating plate are connected by a magnetic mechanism,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heater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temperature sensor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an ultraviolet emission tube and a fluorescence receiving sensor,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ultraviolet emission tube emits ultraviolet light towards the circulation channel, which is reflected by the The fluorescent receiving sensor receive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small volume, convenient carrying and high measurement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荧光剂,又名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吸收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荧光剂的作用是把制品吸收的不可见的紫外线辐射转变成紫蓝色的荧光辐射,与原有的黄光辐射互为补色成为白光,提高产品在日光下的白度。增白剂已经广泛应用在纺织、造纸、洗衣粉、洗衣液、肥皂、橡胶、塑料、颜料和油漆等方面。由于荧光增白剂在吸收近紫外光(波长范围在300nm~400nm之间)后,分子中的电子会从基态跃迁,然后在极短时间内又回到基态,同时发射出蓝色或紫色荧光(波长范围在420nm~480nm之间)。因此,在波长365nm紫外灯照射下,通过观察试样是否有明显荧光现象来定性测定试样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如果试样出现多处不连续小斑点状荧光或试样有荧光现象但不明显时,可用碱性提取液提取,然后将提取液调节为酸性,再用纱布吸附提取液中的荧光增白剂,在波长365nm紫外灯下,观察纱布是否有明显荧光现象,来确证试样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传统检测待测物荧光剂的含量,过程复杂,需要做较多的前处理工作,环境要求苛刻,不便于便携式快速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和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内筒体,内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筒体与外壳之间设有循环通道,外壳底部活动装有搅拌叶片,该搅拌叶片伸入内筒体中,外壳底面装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安装有旋转板,搅拌叶片与旋转板之间通过磁力机构连接,外壳底面安装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加热器,外壳侧壁设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紫外线发射管和荧光接收传感器,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紫外线发射管朝向循环通道内发射紫外光线经反射后被荧光接收传感器接收。所述循环通道包括设在内筒体侧壁上部的上通孔、内筒体与外壳体之间的夹层通道及内筒体下端与外壳体内底面之间的下间隙,该上通孔、夹层通道及下间隙组成供液体流动的循环通道。所述内筒体上端安装有密封盖板,该密封盖板同时遮盖着外壳上端。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至少两个叶片,每个叶片的底面都安装一个叶片磁铁,并且相邻的叶片磁铁的极性相反;旋转板上设有吸附磁铁,吸附磁铁的数量与叶片磁铁的数量相同且极性对应相同。所述旋转板具有分叶板,分叶板的数量与搅拌叶片上的叶片的数量相等。所述外壳内底面设有转子定位块。所述密封盖板的底面设有台阶位,壳体的上端抵顶安装在该台阶位。所述控制系统包括MCU主控模块,以及分别与该MCU主控模块连接的紫外光发射模块、荧光检测模块、加热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转动控制模块、人机操作界面、通信接口和数据存储中心。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内筒体中加入待测样品及溶解液体,设定温度区间,加热器开始加热,使外壳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区间内;电机带动搅拌叶片旋转,对待测样品和溶解液体破碎搅拌形成待测液体,待测液体在循环通道内流动均匀分布;紫外发射管发射紫外光线,当待测液体被紫外光线照射后再反射被荧光接收传感器接收读取荧光值;将读取到的荧光值传送至控制系统,与设定的荧光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结果,并进行存储,通过多次采样检测,求取平均值,即为当前待测样品的荧光度。所述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外壳温度,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加热器的开启、关闭或者功率的调整。本专利技术利用磁力驱动搅拌叶片转动,使得整体为封闭式系统,清洁方便,减少残液污染,操作方便,检测精度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去掉外壳和内筒体后的剖开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搅拌叶片的仰视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的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紫外光发射传导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和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内筒体2,内筒体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筒体2与外壳1之间设有循环通道3,外壳2底部活动装有搅拌叶片8,该搅拌叶片8伸入内筒体2中,外壳1底面装接有安装座16,安装座内设有电机12,电机12的驱动轴安装有旋转板11,搅拌叶片8与旋转板11之间通过磁力机构连接,外壳1底面安装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加热器9,外壳1侧壁固定安装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温度传感器7、紫外线发射管13和荧光接收传感器4,电机12与控制系统连接,紫外线发射管朝向循环通道内发射紫外光线经反射后被荧光接收传感器接收,内筒体2上端安装有密封盖板6,该密封盖板6同时遮盖着外壳1上端,从而使得外壳、内筒体与密封盖板之间形成封闭式结构,不易被外界干扰。温度传感器选择安装在外壳下部位置,能够更好的检测温度。紫外发射管可设置相应的导光管或者导光件,将紫外光线引导至循环通道中能够照射在循环通道内的待测液体,然后再反射被荧光接收传感器接收,从而读取到荧光值。所述循环通道包括设在内筒体侧壁上部的上通孔5、内筒体与外壳体之间的夹层通道及内筒体下端与外壳体内底面之间的下间隙,该上通孔、夹层通道及下间隙组成供液体流动的循环通道,待测液体从内筒体下端流动至夹层通道,再从上通孔流回到内筒体中。所述搅拌叶片8包括四个叶片,每个叶片的底面都安装一个叶片磁铁15,并且相邻的叶片磁铁15的极性相反,即S极、N极交替排布;旋转板11上设有吸附磁铁10,吸附磁铁10的数量与叶片磁铁15的数量相同且极性对应相同,同样的旋转板上可设置四个分叶板,与四个叶片一一对应,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利用旋转板上的吸附磁铁与叶片磁铁形成相互吸引的吸力。为了满足吸附力,选择磁力较大的磁铁。此外,所述外壳1内底面设有转子定位块14,搅拌叶片8活动插装在该定位块14内,从而确保搅拌叶片转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密封盖板的底面设有台阶位,壳体的上端抵顶安装在该台阶位,提升密封性能。另外,所述控制系统包括MCU主控模块,以及分别与该MCU主控模块连接的紫外光发射模块、荧光检测模块、加热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转动控制模块、人机操作界面、通信接口和数据存储中心,加热模块与加热器连接,加热器通常为加热丝,紫外光发射模块与紫外发射管连接,控制紫外发射管发射同等大小的紫外光。荧光检测模块则与荧光接收传感器连接,接收荧光检测数据。温度检测模块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对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进行输送。转动控制模块则与电机连接,控制电机的功率、转速等参数,确保电机维持在一个设定的转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内筒体,内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筒体与外壳之间设有循环通道,外壳底部活动装有搅拌叶片,该搅拌叶片伸入内筒体中,外壳底面装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安装有旋转板,搅拌叶片与旋转板之间通过磁力机构连接,外壳底面安装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加热器,外壳侧壁设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紫外线发射管和荧光接收传感器,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紫外线发射管朝向循环通道内发射紫外光线经反射后被荧光接收传感器接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内筒体,内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筒体与外壳之间设有循环通道,外壳底部活动装有搅拌叶片,该搅拌叶片伸入内筒体中,外壳底面装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安装有旋转板,搅拌叶片与旋转板之间通过磁力机构连接,外壳底面安装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加热器,外壳侧壁设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紫外线发射管和荧光接收传感器,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紫外线发射管朝向循环通道内发射紫外光线经反射后被荧光接收传感器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通道包括设在内筒体侧壁上部的上通孔、内筒体与外壳体之间的夹层通道及内筒体下端与外壳体内底面之间的下间隙,该上通孔、夹层通道及下间隙组成供液体流动的循环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上端安装有密封盖板,该密封盖板同时遮盖着外壳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至少两个叶片,每个叶片的底面都安装一个叶片磁铁,并且相邻的叶片磁铁的极性相反;旋转板上设有吸附磁铁,吸附磁铁的数量与叶片磁铁的数量相同且极性对应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荧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具有分叶板,分叶板的数量与搅拌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史俊揭平权林建宇陈海宁林雅慧余希文郭剑雄余构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