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98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包括:防滑块,下落孔,承接板,导向板,移动块,受力杆,按压板,连接头,伸缩杆,外撑弹簧和接触板;所述承接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承接板的顶端设有螺纹孔,且承接板的底端两侧通过弹簧与主体的顶端相连接,且承接板的侧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按压板,且导向板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内部两侧的移动槽与内槽的内部,此处的旋转件起到了通过旋转从而通过螺纹调节顶杆的高度,使得本装置可以处于不同的高度,从而使支撑杆底部的连接板与防滑块与地面接触,从而稳固的进行钻孔操作,而手动件则是起到了通过接收人手部传来的动力。

A mobile bearing base based on traffic engineering road drill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obile bearing base based on traffic engineering road drilling equipment, which includes: anti sliding block, falling hole, receiving plate, guide plate, moving block, stress bar, pressing plate, connector, expansion bar, external support spring and contact plate; the receiving plate is rectangular plate structure, and the top of the receiv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hreaded holes, and the bottom two sides of the receiving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through springs The top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connected, and the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installed with a pressing plate by welding, and the guide plate is installed in the moving groove and the inner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body by embedding. The rotating part here adjusts the height of the top bar by rotating, so that the device can be at different heights, so that the connecting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bar and the antiskid The block is in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for stable drilling operation, while the hand piece is used to receive the power from the h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承载底座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
技术介绍
在需要对多个位置进行钻孔的时候,钻孔设备不便移动,这是就需要移动承载底座进行移动。基于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在调节移动支撑方面做的不够完善,无法在不拆卸钻孔设备的前提下进行钻孔操作,且现有的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在固定之后钻孔的时候,固定结构不够完善,在钻孔时容易出现晃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以解决现有的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在调节移动支撑方面做的不够完善,无法在不拆卸钻孔设备的前提下进行钻孔操作,且现有的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在固定之后钻孔的时候,固定结构不够完善,在钻孔时容易出现晃动的现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包括主体,移动孔,限位块,安装槽,轨道,移动槽,内槽,限位槽,旋转件,手动件,导向件,螺纹孔,底杆,内杆,顶杆,导向槽,支撑杆,连接板,插入件,防滑块,下落孔,承接板,导向板,移动块,受力杆,按压板,连接头,伸缩杆,外撑弹簧和接触板;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内部设有矩形结构的通过孔;所述旋转件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外侧边角位置的安装槽的内部,且导向件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槽内部的轨道的内部;所述底杆的底端通过连接件与转轴安装有移动轮,且内杆的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顶杆的内部,且内杆的顶端通过外撑弹簧与顶杆的内部顶端相连接,且顶杆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移动孔的内部,且顶杆的顶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旋转件内部的螺纹孔内部,且导向槽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杆为圆柱形结构,且支撑杆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的底部,且防滑块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结构的下落孔,所述承接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承接板的顶端设有螺纹孔,且承接板的底端两侧通过弹簧与主体的顶端相连接,且承接板的侧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按压板,且导向板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内部两侧的移动槽与内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孔设在主体的边角位置内部,且移动孔的内部设有矩形长条状结构的限位块,且主体的外部边角中间位置设有矩形结构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上下位置设有弧形结构的轨道。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槽为矩形长条状结构,且移动槽设在主体内部两侧,且移动槽的内部两侧设有矩形长条状结构内槽,且移动槽内部设有均匀排列矩形结构的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为圆形板状结构,且旋转件的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矩形结构的手动件,且旋转件的上下设有圆环状结构的导向件,且旋转件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底杆为圆柱形结构,且底杆的顶端中间位置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圆柱形结构的内杆,且底杆的上方外侧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缓冲垫,且顶杆的顶端设有螺纹,且顶杆的顶端两侧设有矩形长条状结构的导向槽。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圆形板状结构,且连接板的顶端中间位置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支撑杆的底端相连接,且连接板的底部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块,且连接板的底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底端为楔形结构的插入件,且插入件处于防滑块内部的下落孔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板的底部中间位置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中”字型长条结构的导向板,且导向板的内侧通过安装槽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受力杆,且移动块通过插入的方式安装在限位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连接头,且连接头两侧通过焊接方式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外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接触板,且接触板的外侧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缓冲垫,且伸缩杆的外侧设有外撑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旋转件与支撑杆,此处的旋转件起到了通过旋转从而通过螺纹调节顶杆的高度,使得本装置可以处于不同的高度,从而使支撑杆底部的连接板与防滑块与地面接触,从而稳固的进行钻孔操作,而手动件则是起到了通过接收人手部传来的动力,从而使旋转件进行旋转,而导向件则是用来嵌入安装在安装槽内部的轨道内部的,从而使得旋转件可以按照固定的方向进行旋转,且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而螺纹孔则是用来直接与顶杆的顶端外侧相接触的,从而使得在旋转件旋转的时候可以使顶杆上升或下降,而此处的支撑杆则是起到了通过调节顶杆的高度,从而使防滑块与插入件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得在使用钻孔设备的时候,本装置可以更加稳固,不会出现较大的晃动,而连接板则是起到了安装在支撑杆的底部,从而将插入件与防滑块安装在底部,与地面接触,而防滑块则是起到了在与地面接触起到防滑的作用,减少使用钻孔设备产生的晃动,而防滑块内部的下落孔则是用来使插入件通过的,从而使得在防滑块与地面接触的时候,使防滑块与地面接触压缩,从而使插入件插入到地面表面或内部,从而更加减少本装置的晃动,从而解决了在调节移动支撑方面做的不够完善,无法在不拆卸钻孔设备的前提下进行钻孔操作,且现有的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在固定之后钻孔的时候,固定结构不够完善,在钻孔时容易出现晃动的现象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由图1引出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由图1引出的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局部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顶杆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滑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主体-1,移动孔-101,限位块-102,安装槽-103,轨道-104,移动槽-105,内槽-106,限位槽-107,旋转件-2,手动件-201,导向件-202,螺纹孔-203,底杆-3,内杆-301,顶杆-302,导向槽-303,支撑杆-4,连接板-401,插入件-402,防滑块-403,下落孔-404,承接板-5,导向板-501,移动块-502,受力杆-503,按压板-504,连接头-6,伸缩杆-601,外撑弹簧-602,接触板-6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包括:主体(1),移动孔(101),限位块(102),安装槽(103),轨道(104),移动槽(105),内槽(106),限位槽(107),旋转件(2),手动件(201),导向件(202),螺纹孔(203),底杆(3),内杆(301),顶杆(302),导向槽(303),支撑杆(4),连接板(401),插入件(402),防滑块(403),下落孔(404),承接板(5),导向板(501),移动块(502),受力杆(503),按压板(504),连接头(6),伸缩杆(601),外撑弹簧(602)和接触板(603);所述主体(1)为矩形结构,且主体(1)的内部设有矩形结构的通过孔;所述旋转件(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外侧边角位置的安装槽(103)的内部,且导向件(20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槽(103)内部的轨道(104)的内部;所述底杆(3)的底端通过连接件与转轴安装有移动轮,且内杆(301)的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顶杆(302)的内部,且内杆(301)的顶端通过外撑弹簧与顶杆(302)的内部顶端相连接,且顶杆(30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移动孔(101)的内部,且顶杆(302)的顶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旋转件(2)内部的螺纹孔(203)内部,且导向槽(303)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有限位块(102);所述支撑杆(4)为圆柱形结构,且支撑杆(4)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且防滑块(403)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结构的下落孔(404),所述承接板(5)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承接板(5)的顶端设有螺纹孔,且承接板(5)的底端两侧通过弹簧与主体(1)的顶端相连接,且承接板(401)的侧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按压板(504),且导向板(501)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内部两侧的移动槽(105)与内槽(106)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包括:主体(1),移动孔(101),限位块(102),安装槽(103),轨道(104),移动槽(105),内槽(106),限位槽(107),旋转件(2),手动件(201),导向件(202),螺纹孔(203),底杆(3),内杆(301),顶杆(302),导向槽(303),支撑杆(4),连接板(401),插入件(402),防滑块(403),下落孔(404),承接板(5),导向板(501),移动块(502),受力杆(503),按压板(504),连接头(6),伸缩杆(601),外撑弹簧(602)和接触板(603);所述主体(1)为矩形结构,且主体(1)的内部设有矩形结构的通过孔;所述旋转件(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外侧边角位置的安装槽(103)的内部,且导向件(20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槽(103)内部的轨道(104)的内部;所述底杆(3)的底端通过连接件与转轴安装有移动轮,且内杆(301)的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顶杆(302)的内部,且内杆(301)的顶端通过外撑弹簧与顶杆(302)的内部顶端相连接,且顶杆(30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移动孔(101)的内部,且顶杆(302)的顶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旋转件(2)内部的螺纹孔(203)内部,且导向槽(303)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有限位块(102);所述支撑杆(4)为圆柱形结构,且支撑杆(4)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且防滑块(403)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结构的下落孔(404),所述承接板(5)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承接板(5)的顶端设有螺纹孔,且承接板(5)的底端两侧通过弹簧与主体(1)的顶端相连接,且承接板(401)的侧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按压板(504),且导向板(501)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内部两侧的移动槽(105)与内槽(106)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孔(101)设在主体(1)的边角位置内部,且移动孔(101)的内部设有矩形长条状结构的限位块(102),且主体(1)的外部边角中间位置设有矩形结构的安装槽(103),且安装槽(103)的上下位置设有弧形结构的轨道(1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艺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承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