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192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及方法,左线线路上设置有1号竖井,1号竖井通过盾构平移段垂直连接到右线线路;近大里程端车站设置有盾构调头段,与1号竖井之间为左线盾构隧道,与盾构平移段之间为右线盾构隧道,盾构调头段与大里程端车站之间设置有双线的调头盲洞;1号竖井与小里程端车站之间为左线非盾构隧道,盾构平移段与小里程端车站之间为右线非盾构隧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两端车站采用暗挖或施工场地受限的核心城区地铁或类似工程建设,利用平移吊出实现了始发、接收共用竖井和施工场地,减少了工程浪费,调头段单独设置减少盾构掘进对车站施工的干扰,通过隧道内调头实现了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

Constru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to maximize the length of single shield tunneling in the core urban are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the maximum length of single shield tunneling in the core urban area. The left line line is provided with No. 1 shaft, which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to the right line through the shield translation section; the station near the large mileag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hield turning section, between which is the left line shield tunnel, between which is the right line shield tunnel, and between which is the right line shield tunnel There is a double track turning blind tunnel between the stations at large mileage end; the left line is non shield tunnel between the No.1 shaft and the stations at small mileage end, and the right line is non shield tunnel between the shield translation section and the stations at small mileage end.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ubway 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core urban areas where the stations at both ends adopt the concealed excavation or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limited. It realizes the common shaft and construction site for the departure and reception by using the translational lifting, reduces the waste of the project. The turning section is set separately to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shield tunnel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ion, and realizes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single shield tunneling length through the turning in the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修建技术、建设水平及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工法应用到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中,而盾构机作为隧道机械开挖的典型代表,已逐步广泛的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水工领域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隧道建设。特别是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盾构机以其快速、安全、优质、环保、文明施工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各类施工方法的首选。然随着城市化建设,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在城市核心区域的地铁车站建设亦寻求暗挖解决,这使得盾构很难发挥其安全、快速的优势。为此,需寻求一种合理的合理结构,以解决核心区域盾构施工用地问题以及地铁建设安全问题,并实现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及方法,能满足城市核心区盾构施工用地受限问题,实现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能确保地铁建设安全及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与正常使用,并降低对相邻车站施工的干扰,保证总体建设目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里程端车站和小里程端车站及二者之间的左线线路和右线线路;左线线路上设置有用于平移吊出和井下整体始发的1号竖井,1号竖井通过盾构平移段垂直连接到右线线路;近大里程端车站并与其独立的位置设置有横跨左线线路和右线线路的盾构调头段,盾构调头段与1号竖井之间为左线盾构隧道,盾构调头段与盾构平移段之间为右线盾构隧道,盾构调头段与大里程端车站之间设置有沿左线线路和右线线路的双条调头盲洞;1号竖井与小里程端车站之间为左线非盾构隧道,盾构平移段与小里程端车站之间为右线非盾构隧道。1号竖井与小里程端车站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出渣进料的2号竖井,2号竖井与小里程端车站之间为左线非盾构隧道,2号竖井与1号竖井之间为始发盲洞。盾构调头段和盾构平移段均为无柱大跨结构。1号竖井、始发盲洞、2号竖井、盾构调头段、调头盲洞、盾构平移段、右线非盾构隧道、左线非盾构隧道均采用复合衬砌。左线盾构隧道和右线盾构隧道采用预制管片结构。1号竖井长12.00~15.00m,宽7.50~10.00m;2号竖井长6.00~8.00m,宽6.00~8.00m。盾构调头段长50.00~100.00m,宽20.00~50.00m,高15.00~20.00m;盾构平移段宽10.00~15.00m,高12.00~15.00m。左线盾构隧道、右线盾构隧道外径3.00~9.00m,长度500.00~2000.00m。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施工竖井:利用仅有的施工场地,自上而下施作1号竖井、2号竖井;步骤二:施工始发盲洞、盾构平移段:利用1号竖井、2号竖井提供的工作面,施工始发盲洞、盾构平移段;步骤三:施工调头段与盾构隧道:利用车站施工通道提供的工作面,施工盾构调头段和调头盲洞;并根据总体工期目标选择盾构隧道掘进开始时间,盾构利用1号竖井始发,完成左线盾构隧道掘进后,通过盾构调头段、调头盲洞完成隧道内调头再次掘进右线盾构隧道,最后通过1号竖井、盾构平移段实现平移吊出;步骤四:施工其他非盾构隧道:利用车站施工通道和1号竖井、2号竖井提供的工作面,施工右线非盾构隧道、左线非盾构隧道。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用于两端车站采用暗挖或施工场地受限的核心城区地铁或类似工程建设。井下整体始发、隧道内调头及平移吊出三部分结构型式简明,受力合理,即可单独运用亦可像本专利技术一样巧妙的将其进行有机组合;综合考虑两端车站的工法、工期,并从核心城区施工场地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平移吊出,进而实现了始发、接收共用同一竖井,减少了工程浪费,节约了投资;调头段单独设置减少盾构掘进对车站施工的干扰;通过隧道内调头实现了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该专利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盾构隧道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平面图。图中,1-1号竖井,2-始发盲洞,3-2号竖井,4-左线盾构隧道,5-盾构调头段,6-调头盲洞,7-右线盾构隧道,8-盾构平移段,9-右线非盾构隧道,10-左线非盾构隧道,11-小里程端车站,12-大里程端车站,13-左线线路,14-右线线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是一种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大里程端车站12和小里程端车站11及二者之间的左线线路13和右线线路14。具体由井下整体始发、隧道内调头及平移吊出三部分组成。其中,井下整体始发包括1号竖井1、始发盲洞2、2号竖井3;隧道内调头包括盾构调头段5、调头盲洞6;平移吊出包括1号竖井1、盾构平移段8。小里程端车站11、大里程端车站12均位于核心城区,采用暗挖法施工,不具备盾构始发、接收条件。左线线路13上设置有用于平移吊出和井下整体始发的1号竖井1,1号竖井1通过盾构平移段8垂直连接到右线线路14。近大里程端车站12并与其独立的位置设置有横跨左线线路13和右线线路14的盾构调头段5,减少盾构掘进对车站施工的干扰,盾构调头段5与1号竖井1之间为左线盾构隧道4,盾构调头段5与盾构平移段8之间为右线盾构隧道7,盾构调头段5与大里程端车站12之间设置有双线的调头盲洞6。1号竖井1与小里程端车站11之间为左线非盾构隧道10,盾构平移段8与小里程端车站11之间为右线非盾构隧道9。1号竖井1与小里程端车站1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出渣进料的2号竖井3,2号竖井3与小里程端车站11之间为左线非盾构隧道10,2号竖井3与1号竖井1之间为始发盲洞2。盾构调头段5和盾构平移段8均为无柱大跨结构。1号竖井1、始发盲洞2、2号竖井3、盾构调头段5、调头盲洞6、盾构平移段8、右线非盾构隧道9、左线非盾构隧道10均采用复合衬砌。右线非盾构隧道9、左线非盾构隧道10均采用暗挖法施工。左线盾构隧道4和右线盾构隧道7采用预制管片结构。1号竖井1长12.00~15.00m,宽7.50~10.00m;2号竖井3长6.00~8.00m,宽6.00~8.00m。盾构调头段5长50.00~100.00m,宽20.00~50.00m,高15.00~20.00m;盾构平移段8宽10.00~15.00m,高12.00~15.00m。左线盾构隧道4、右线盾构隧道7外径3.00~9.00m,长度500.00~2000.00m。始发盲洞2、调头盲洞6、右线非盾构隧道9、左线非盾构隧道10均满足建筑限界。本专利技术的尺寸总体上应以建筑限界、盾构机设备尺寸、线路埋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大里程端车站(12)和小里程端车站(11)及二者之间的左线线路(13)和右线线路(14);/n左线线路(13)上设置有用于平移吊出和井下整体始发的1号竖井(1),1号竖井(1)通过盾构平移段(8)垂直连接到右线线路(14);/n近大里程端车站(12)并与其独立的位置设置有横跨左线线路(13)和右线线路(14)的盾构调头段(5),盾构调头段(5)与1号竖井(1)之间为左线盾构隧道(4),盾构调头段(5)与盾构平移段(8)之间为右线盾构隧道(7),盾构调头段(5)与大里程端车站(12)之间设置有沿左线线路(13)和右线线路(14)的双条调头盲洞(6);/n1号竖井(1)与小里程端车站(11)之间为左线非盾构隧道(10),盾构平移段(8)与小里程端车站(11)之间为右线非盾构隧道(9)。/n

【技术特征摘要】
1.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大里程端车站(12)和小里程端车站(11)及二者之间的左线线路(13)和右线线路(14);
左线线路(13)上设置有用于平移吊出和井下整体始发的1号竖井(1),1号竖井(1)通过盾构平移段(8)垂直连接到右线线路(14);
近大里程端车站(12)并与其独立的位置设置有横跨左线线路(13)和右线线路(14)的盾构调头段(5),盾构调头段(5)与1号竖井(1)之间为左线盾构隧道(4),盾构调头段(5)与盾构平移段(8)之间为右线盾构隧道(7),盾构调头段(5)与大里程端车站(12)之间设置有沿左线线路(13)和右线线路(14)的双条调头盲洞(6);
1号竖井(1)与小里程端车站(11)之间为左线非盾构隧道(10),盾构平移段(8)与小里程端车站(11)之间为右线非盾构隧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1号竖井(1)与小里程端车站(1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出渣进料的2号竖井(3),2号竖井(3)与小里程端车站(13)之间为左线非盾构隧道(10),2号竖井(3)与1号竖井(1)之间为始发盲洞(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盾构调头段(5)和盾构平移段(8)均为无柱大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1号竖井(1)、始发盲洞(2)、2号竖井(3)、盾构调头段(5)、调头盲洞(6)、盾构平移段(8)、右线非盾构隧道(9)、左线非盾构隧道(10)均采用复合衬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核心城区单台盾构掘进长度最大化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左线盾构隧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王立新王俊李储军翁木生汪珂杨罡胡瑞青张维驿戴志仁王天明王海祥高志宏张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