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62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属于起重机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起重机底部组件,起重机底部组件的下部设置有后锚件和位于支点上的顶升组件,后锚件与顶升组件用于支撑起重机底部组件,起重机底部组件的上部设置有卷扬平台;人字架,人字架固定在起重机底部组件的上部;臂杆,臂杆的下部与起重机底部组件铰接,上部通过绕线在变幅组件上的钢丝绳与卷扬平台连接;其中,臂杆的上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吊具;行走组件,行走组件与顶升组件固定连接,行走组件具有插入桥面卡槽中固定在桥面上的第一状态,以及脱离桥面卡槽在桥面上移动的第二状态。解决了操作比较繁琐,造成了人力与时间的浪费。

A variable amplitude girder cra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uffing girder cra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rane.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the bottom component of the crane,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ttom component of the crane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anchor and a jacking component on the fulcrum, the rear anchor and the jacking component are used to support the bottom component of the crane,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ttom component of the crane is provided with a winch platform, A-frame and A-shape The frame is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ttom component of the crane;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om is hinged with the bottom component of the crane, and the upper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nch platform through the steel wire rope wound on the luffing component; wherein, the upper end of the boo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pread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haft; the walking component, the walking component and the jacking component are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walking component is fixedly inserted into the deck card slot and fixed on the deck The first state on the bridge deck, and the second state of moving on the bridge deck from the deck clamping groove. It solves the complicated operation and causes the waste of manpower and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型起重机及其他自重较大的工程机械中,常采用液压步履式行走的方法,现有技术中,液压步履式自动行走机构包括导轨、反力座、液压油缸、滑座、圆形插销,反力座、滑座安装在导轨上,液压油缸一端连接反力座,液压油缸另一端连接滑座,液压油缸每顶推一个行程,都需人工拆、插销轴一次,而且插销轴时还需对销轴孔进行对位,操作比较繁琐,造成了人力与时间的浪费。为此,提出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底部组件,所述起重机底部组件的下部设置有后锚件和位于支点上的顶升组件,所述后锚件与顶升组件用于支撑起重机底部组件,所述起重机底部组件的上部设置有卷扬平台;人字架,所述人字架固定在起重机底部组件的上部;臂杆,所述臂杆的下部与起重机底部组件铰接,上部通过绕线在变幅组件上的钢丝绳与卷扬平台连接;其中,臂杆的上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吊具;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与顶升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行走组件具有插入桥面卡槽中固定在桥面上的第一状态,以及脱离桥面卡槽在桥面上移动的第二状态,以使实现起重机的自动行走。进一步地,所述变幅组件包括导向轮、动滑轮组和变幅拉板,所述导向轮固定在人字架的上部,所述变幅拉板远离动滑轮组的一端与臂杆的上部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卷扬平台上,另一端绕线穿过导向轮、动滑轮组与变幅拉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起重机底部组件包括前横梁、边纵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边纵梁和后横梁组成框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反力座和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动端与反力座固定,固定端与顶升组件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反力座上开设有第一插销孔、第二插销孔和第三插销孔,所述第一插销孔与第三插销孔中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反力座上设置有通过限位杆与第三插销孔同轴活动连接的重力块,所述重力块的上部侧壁与第一插销孔内的限位杆抵接,下部部分伸入桥面的卡槽中,以使行走组件处于固定在桥面上的第一状态;所述重力块沿第三插销孔轴线转动,以使重力块脱离桥面卡槽在桥面上移动的第二状态。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该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在顶升组件向上收缩时,通过行走组件与顶升组件固定连接,使得行走组件同步上移脱离桥面上的卡槽,行走组件收缩,沿着桥面移动到指定位置,此时,顶升组件向下伸出时,行走组件插入桥面上的卡槽,固定在桥面上,使得行走组件向前顶推,带动整机向前滑移,从而完成整机的自动走行,解决了操作比较繁琐,造成了人力与时间的浪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示出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的变幅钢丝绳绕线图;图3示出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的起重状态结构图;图4示出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的起重机底部组件结构图;图5示出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的图4A处放大图;图6示出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的行走组件定位时状态图;图7示出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的行走组件移位时状态图;图8示出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的起重机底部组件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起重机底部组件;11、后锚件;12、卷扬平台;13、前横梁;14、边纵梁;15、后横梁;20、人字架;30、臂杆;40、行走组件;41、反力座;411、重力块;412、第一插销孔;413、第二插销孔;414、第三插销孔;42、液压杆;50、变幅组件;51、导向轮;52、动滑轮组;53、变幅拉板;60、顶升组件;70、吊具。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底部组件10,起重机底部组件10的下部设置有后锚件11和位于支点上的顶升组件60,后锚件11与顶升组件60用于支撑起重机底部组件10,起重机底部组件10的上部设置有卷扬平台12;人字架20,人字架20固定在起重机底部组件10的上部;臂杆30,臂杆30的下部与起重机底部组件10铰接,上部通过绕线在变幅组件50上的钢丝绳与卷扬平台12连接;其中,臂杆30的上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吊具70;行走组件40,行走组件40与顶升组件60固定连接,行走组件40具有插入桥面卡槽中固定在桥面上的第一状态,以及脱离桥面卡槽在桥面上移动的第二状态,以使实现起重机的自动行走。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吊具70对工件进行夹持,起重机底部组件10上的人字架20作为支撑点,使得绕线在变幅组件50上的钢丝绳以人字架20为支点进行拉伸臂杆30,通过卷扬平台12上的卷扬机进行收缩钢丝绳,从而达到起重变幅的效果,在顶升组件向上收缩时,通过行走组件40与顶升组件固定连接,使得行走组件40同步上移脱离桥面上的卡槽,行走组件40收缩,沿着桥面移动到指定位置,此时,顶升组件向下伸出时,行走组件40插入桥面上的卡槽,固定在桥面上,使得行走组件40向前顶推,带动整机向前滑移,从而完成整机的自动走行。其中,起重机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形式采用双臂杆形式,在项目完工以后,进行少量改造,改变两臂杆的间距以适应其他宽度的桥梁施工,又可拆分为两台起重机应用于吊装重量较小的桥梁施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起重机的适应性。针对变幅组件50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变幅组件50包括导向轮51、动滑轮组52和变幅拉板53,导向轮51固定在人字架20的上部,变幅拉板53远离动滑轮组52的一端与臂杆30的上部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卷扬平台12上,另一端绕线穿过导向轮51、动滑轮组52与变幅拉板53连接。该种结构,通过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卷扬平台12上,另一端绕线穿过导向轮51、动滑轮组52与变幅拉板53固定连接,能够减少钢丝绳的拉伸长度,使得变幅强度提高,实现了同时具备吊装桁架或箱梁的效果。针对起重机底部组件10的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起重机底部组件10包括前横梁13、边纵梁14和后横梁15,前横梁13、边纵梁14和后横梁15组成框架结构。具体地,如图4所示,行走组件40包括反力座41和液压油缸42,液压油缸42的活动端与反力座41固定,固定端与顶升组件60固定,在顶升组件向上收缩时,通过型号为HSGL01E40的液压油缸42进行伸缩,使得反力座41进行沿靠近顶升组件方向进行移动,在顶升组件向下伸出接触桥面时,反力座41固定在桥面上,使得液压油缸42伸展时,顶升组件沿远离反力座41方向移动,从而完成整机的自动走行。如图6和7所示,反力座41上开设有第一插销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起重机底部组件(10),所述起重机底部组件(10)的下部设置有后锚件(11)和位于支点上的顶升组件(60),所述后锚件(11)与顶升组件(60)用于支撑起重机底部组件(10),所述起重机底部组件(10)的上部设置有卷扬平台(12);/n人字架(20),所述人字架(20)固定在起重机底部组件(10)的上部;/n臂杆(30),所述臂杆(30)的下部与起重机底部组件(10)铰接,上部通过绕线在变幅组件(50)上的钢丝绳与卷扬平台(12)连接;/n其中,臂杆(30)的上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吊具(70);/n行走组件(40),所述行走组件(40)与顶升组件(60)固定连接,所述行走组件(40)具有插入桥面卡槽中固定在桥面上的第一状态,以及脱离桥面卡槽在桥面上移动的第二状态,以使实现起重机的自动行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起重机底部组件(10),所述起重机底部组件(10)的下部设置有后锚件(11)和位于支点上的顶升组件(60),所述后锚件(11)与顶升组件(60)用于支撑起重机底部组件(10),所述起重机底部组件(10)的上部设置有卷扬平台(12);
人字架(20),所述人字架(20)固定在起重机底部组件(10)的上部;
臂杆(30),所述臂杆(30)的下部与起重机底部组件(10)铰接,上部通过绕线在变幅组件(50)上的钢丝绳与卷扬平台(12)连接;
其中,臂杆(30)的上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吊具(70);
行走组件(40),所述行走组件(40)与顶升组件(60)固定连接,所述行走组件(40)具有插入桥面卡槽中固定在桥面上的第一状态,以及脱离桥面卡槽在桥面上移动的第二状态,以使实现起重机的自动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幅式架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组件(50)包括导向轮(51)、动滑轮组(52)和变幅拉板(53),所述导向轮(51)固定在人字架(20)的上部,所述变幅拉板(53)远离动滑轮组(52)的一端与臂杆(30)的上部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卷扬平台(12)上,另一端绕线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东明梁辉夏朝鹃张延辉曾宪攀杨志明张涛李锋闵理张泽清郑奕王员根李方敏罗亚容赵梦春郭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