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43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设备,用于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装配,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装配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结构,第一输送结构用于将第一工件由第一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配工位;第二输送结构,第二输送结构用于将第二工件由第二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配工位;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设置在装配工位,用于对由第一输送结构输送至装配工位的第一工件进行定位;组装结构,组装结构设置在装配工位,组装结构具有储料部,储料部绕第一预定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以通过储料部带动第二工件相对于第一工件旋转,以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两个采用螺纹连接的工件进行装配时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Assembly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ssembly device for assembling the first workpiece and the second workpiece. The first workpiece and the second workpiece are connected by threads. The assembly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conveying structure for conveying the first workpiece from the first feeding station to the assembly station; a second conveying structure for conveying the second workpiece from the second feeding station The position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at the assembly station for positioning the first workpiece transported from the first conveying structure to the assembly station; the assembly structure is arranged at the assembly station for positioning the first workpiece; the assembly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storage part which is rotatably arranged around the first predetermined axis to drive the second workpiece relative to the first workpiece through the material storage part Rotate so that the first workpiece and the second workpiece are connected by threads. The assembly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assembly efficiency in the prior art when assembling two workpieces with screw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经常需要涉及到对两个采用螺纹连接的工件进行装配。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中,通常由操作人员从两个上料位置分别拿取两个工件后,手动对两个工件进行拧紧。这种装配方式的效率低下,且操作人员难以长时间连续工作,从而无法跟上生产线上其它各个环节的进度,进而拖慢整个生产线的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两个采用螺纹连接的工件进行装配时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设备,用于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装配,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装配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结构,第一输送结构用于将第一工件由第一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配工位;第二输送结构,第二输送结构与第一输送结构间隔设置,第二输送结构用于将第二工件由第二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配工位;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设置在装配工位,定位结构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以通过使定位结构与第一工件接触以对由第一输送结构输送至装配工位的第一工件进行定位;组装结构,组装结构设置在装配工位,组装结构具有储料部,储料部用于接收由第二输送结构输送至装配工位的第二工件,储料部绕第一预定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以通过储料部带动第二工件相对于第一工件旋转,以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和组装结构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储料部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进一步地,组装结构包括: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一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与储料部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源驱动储料部旋转;安装座,安装座与第一旋转驱动源连接,安装座上设有螺纹孔;丝杆,丝杆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丝杆穿设在螺纹孔内,丝杆与安装座通过螺纹配合,丝杆绕其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以通过丝杆旋转以驱动安装座、第一旋转驱动源和储料部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第二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与丝杆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驱动丝杆旋转。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结构包括转盘,转盘绕第二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第一上料工位和装配工位沿转盘的周向间隔设置;转盘上设有多个夹持件,多个夹持件环绕第二预定轴线设置,以通过多个夹持件对多个第一工件进行夹持,并通过转盘的转动将各个第一工件依次输送到装配工位。进一步地,夹持件包括:支架,支架与转盘连接;两个夹持件,两个夹持件均与支架铰接;驱动块,驱动块沿第二预设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两个传动件,两个传动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夹持件一一对应地铰接,两个传动件的第二端分别与驱动块铰接,以在驱动块沿第二预设方向运动时,通过两个传动件带动两个夹持件转动,以对第一工件进行夹持或松开;弹性件,弹性件与驱动块驱动连接,以通过弹性件驱动驱动块沿第二预设方向运动,以使两个夹持件保持对第一工件的夹紧。进一步地,夹持件包括传动杆,传动杆与驱动块连接;其中,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传动杆上,弹簧的一端与传动杆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架抵接,以在弹簧的推力作用下推动传动杆沿第二预设方向运动以保持对第一工件的夹紧;和/或,传动杆远离驱动块的一端设有接触部;夹持件包括推动件,推动件上设有导向面,推动件沿第三预设方向可运动地设置,第三预设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交叉设置,以通过使导向面与接触部接触以推动传动杆沿第二预设方向运动以使两个夹持件松开第一工件。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交叉设置,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铰接,以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对转动时通过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对第一工件进行夹持或松开;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第一驱动臂与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铰接,第二驱动臂与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铰接;驱动件,驱动件具有驱动端,驱动端沿第四预设方向可运动地设置,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均与驱动端铰接,以在驱动端沿第四预设方向运动时,通过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驱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对转动。进一步地,定位结构的至少部分沿第四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通过定位结构带动第一工件沿第四预设方向运动;和/或,第二输送结构包括:分布段,分布段具有用于对第二工件进行承载的承载面,承载面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输送段,输送段上设有输料槽,输料槽的一端延伸至承载面处,输料槽的另一端延伸至组装结构的储料部处,以通过输料槽接收来自承载面的第二工件并将第二工件输送至储料部;振动器,振动器与分布段连接,以在振动器的振动作用下使位于承载面上的第二工件分散开,并使第二工件在重力作用下沿承载面运动。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活动座,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一驱动臂、第二驱动臂以及驱动件均设置在活动座上;固定座,固定座与活动座间隔设置,活动座相对于固定座沿第四预设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导向件,活动座和固定座均与导向件配合,以在活动座运动时通过导向件对活动座进行导向。进一步地,装配设备包括下料结构,以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装配完成后,通过下料结构将装配好的工件转移至预定位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装配设备用于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装配,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装配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结构,第一输送结构用于将第一工件由第一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配工位;第二输送结构,第二输送结构与第一输送结构间隔设置,第二输送结构用于将第二工件由第二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配工位;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设置在装配工位,定位结构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以通过使定位结构与第一工件接触以对由第一输送结构输送至装配工位的第一工件进行定位;组装结构,组装结构设置在装配工位,组装结构具有储料部,储料部用于接收由第二输送结构输送至装配工位的第二工件,储料部绕第一预定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以通过储料部带动第二工件相对于第一工件旋转,以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通过第一输送结构和第二输送结构可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输送至装配工位,然后通过定位结构对第一工件进行定位,再通过组装结构带动第二工件转动从而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实现了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自动化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设备的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图2中的装配设备的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设备的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设备的实施例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设备的实施例的定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设备的实施例的定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第一输送结构;11、转盘;12、夹持件;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设备,用于对第一工件(100)和第二工件进行装配,所述第一工件(100)和所述第二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设备包括:/n第一输送结构(1),所述第一输送结构(1)用于将所述第一工件(100)由第一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配工位;/n第二输送结构(2),所述第二输送结构(2)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送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工件由第二上料工位输送到所述装配工位;/n定位结构(3),所述定位结构(3)设置在所述装配工位,所述定位结构(3)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以通过使所述定位结构(3)与所述第一工件(100)接触以对由所述第一输送结构(1)输送至所述装配工位的所述第一工件(100)进行定位;/n组装结构(4),所述组装结构(4)设置在所述装配工位,所述组装结构(4)具有储料部(41),所述储料部(41)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二输送结构(2)输送至所述装配工位的所述第二工件,所述储料部(41)绕第一预定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以通过所述储料部(41)带动所述第二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工件(100)旋转,以使所述第一工件(100)与所述第二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设备,用于对第一工件(100)和第二工件进行装配,所述第一工件(100)和所述第二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设备包括:
第一输送结构(1),所述第一输送结构(1)用于将所述第一工件(100)由第一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配工位;
第二输送结构(2),所述第二输送结构(2)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送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工件由第二上料工位输送到所述装配工位;
定位结构(3),所述定位结构(3)设置在所述装配工位,所述定位结构(3)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以通过使所述定位结构(3)与所述第一工件(100)接触以对由所述第一输送结构(1)输送至所述装配工位的所述第一工件(100)进行定位;
组装结构(4),所述组装结构(4)设置在所述装配工位,所述组装结构(4)具有储料部(41),所述储料部(41)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二输送结构(2)输送至所述装配工位的所述第二工件,所述储料部(41)绕第一预定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以通过所述储料部(41)带动所述第二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工件(100)旋转,以使所述第一工件(100)与所述第二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3)和所述组装结构(4)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储料部(41)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结构(4)包括:
第一旋转驱动源(42),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42)的输出轴与所述储料部(41)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42)驱动所述储料部(41)旋转;
安装座(43),所述安装座(43)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42)连接,所述安装座(43)上设有螺纹孔;
丝杆(44),所述丝杆(44)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丝杆(44)穿设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丝杆(44)与所述安装座(43)通过螺纹配合,所述丝杆(44)绕其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以通过所述丝杆(44)旋转以驱动所述安装座(43)、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42)和所述储料部(41)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运动;
第二旋转驱动源(45),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5)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44)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5)驱动所述丝杆(44)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1)包括转盘(11),所述转盘(11)绕第二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和所述装配工位沿所述转盘(1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转盘(11)上设有多个夹持件(12),多个所述夹持件(12)环绕所述第二预定轴线设置,以通过多个所述夹持件(12)对多个所述第一工件(100)进行夹持,并通过所述转盘(11)的转动将各个所述第一工件(100)依次输送到所述装配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12)包括:
支架(121),所述支架(121)与所述转盘(11)连接;
两个夹持件(122),两个所述夹持件(122)均与所述支架(121)铰接;
驱动块(123),所述驱动块(123)沿第二预设方向可运动地设置;
两个传动件(124),两个所述传动件(124)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件(122)一一对应地铰接,两个所述传动件(12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块(123)铰接,以在所述驱动块(123)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运动时,通过两个所述传动件(124)带动两个所述夹持件(122)转动,以对所述第一工件(100)进行夹持或松开;
弹性件(125),所述弹性件(125)与所述驱动块(123)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弹性件(125)驱动所述驱动块(123)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运动,以使两个所述夹持件(122)保持对所述第一工件(100)的夹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纯胡为纬何健樟彭亦强晏雷红余建辉梁炎光康嘉心朱荣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