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54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油底壳前端的两侧的左支撑平台、右支撑平台和设于油底壳后端的侧面上的后支撑平台,所述左支撑平台上设有连接气缸体和油底壳的前左支架,所述右支撑平台上设有连接气缸体和油底壳的前右支架,所述后支撑平台上设有连接气缸体的后支架,所述前左支架、前右支架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拖拉机前桥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具有与拖拉机前桥的连接合理、强度高的优点,且充分考虑了后处理支撑;适应性好,可适用于不同拖拉机底盘需求。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ractor oil pa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ractor oil pan, which comprises a left supporting platform, a right supporting platform on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oil pan and a rear supporting platform on the side of the rear end of the oil pan. The left support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left bracket connecting the cylinder block and the oil pan, and the right support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right bracket connecting the cylinder block and the oil pan The rear support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support connecting the cylinder block, and the front end faces of the front left support and the front right suppor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on hole and a second connection hole connecting the front axle of the tractor.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tractor oil pan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connection with the front axle of the tractor, high strength, full consideration of post-processing support, good adaptability, and can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tractor chassis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附件安装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大功率拖拉机在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内的大型拖拉机多采用无机架式结构,拖拉机和柴油机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油底壳前端、齿轮室两侧挂耳与拖拉机的前桥进行连接,另一侧通过固定在机体和油底壳上的飞轮壳与变速箱进行连接。当拖拉机在运行中受到外部负荷时,柴油机与拖拉机前桥振动方向一致,由于惯性的作用,导致油底壳连接处承载很大的拉应力和弯矩,甚至还会产生共振。所以传统的油底壳连接结构经常会出现油底壳漏油或者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拖拉机前桥的连接合理,强度高的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油底壳前端的两侧的左支撑平台、右支撑平台和设于油底壳后端的侧面上的后支撑平台,所述左支撑平台上设有连接气缸体和油底壳的前左支架,所述右支撑平台上设有连接气缸体和油底壳的前右支架,所述后支撑平台上设有连接气缸体的后支架,所述前左支架、前右支架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拖拉机前桥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前左支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油底壳、气缸体的侧面连接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前右支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油底壳、气缸体的侧面连接的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所述后支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后支撑平台的顶面连接的第五安装孔,所述后支架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气缸体的侧面连接的第六安装孔。更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平台、右支撑平台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拖拉机前桥的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前左支架为与所述左支撑平台的顶面连接的连接块,所述前左支架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左支撑平台的顶面连接的第一定位销孔,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凸出设有两个凸台,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两个凸台上,所述第一连接孔设于位于前端的一个凸台的前端面上,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设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一立板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前右支架与所述右支撑平台的顶面连接的连接块,所述前右支架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右支撑平台的顶面连接的第二定位销孔,所述连接块的外侧设有两个连接端子,所述第四安装孔设于两个连接端子上,所述第二连接孔设于连接块的前端面上,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设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三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二立板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架为与所述后支撑平台的顶面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第五安装孔设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上凸出设有两个与气缸体的侧面相适应的连接端子,所述第第六安装孔设于两个连接端子上,所述第六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气缸体的长方向垂直。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左支撑平台、右支撑平台的底端向下延伸设置并向内侧弯拐设有与油底壳的底面相适应的支撑部。更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撑平台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底部设有让位斜口。更进一步的,所述前右支架的连接立板上设有铭牌凸台。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油底壳的左侧面上凸出设置多个竖向延伸设置的定位凸台;所述油底壳两侧的底端设有连接螺孔。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具有与拖拉机前桥的连接合理、强度高的优点,且充分考虑了后处理支撑,将齿轮室独立出来,不与拖拉机前桥连接,避免了惯性作用时,油底壳连接处承载过大的拉应力和弯矩,防止共振,有效地保护了油底壳,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的使用寿命;(2)、通过三个支架增加油底壳与气缸体的连接,提升了油底壳局部强度,有效地保护了油底壳,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的使用寿命;(3)、油底壳侧面带有凸台并预留M12螺孔,且按一定间距预留4排凸台,可用于后处理支架等零件通过油底壳进行辅助支撑,可适用于不同拖拉机底盘需求;拖拉机排放升级时也可适用。(4)、支架上带有铭牌安装凸台,可用于钉放柴油机铭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的装配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的装配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中前左支架的结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前左支架的结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前左支架的结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中前右支架的结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中前左支架的结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后支架的结构立体图。图中:1、油底壳;2、左支撑平台;3、右支撑平台;4、后支撑平台;5、气缸体;6、前左支架;601、第一安装孔;602、第二安装孔;603、第一连接孔;604、第一定位销孔;605、第一立板;7、前右支架;701、第三安装孔;702、第四安装孔;703、第二连接孔;704、第二定位销孔;705、铭牌凸台;8、后支架;801、第五安装孔;802、第六安装孔;9、定位凸台;10、连接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这样的:如图1-8所示,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油底壳1前端的两侧的左支撑平台2、右支撑平台3和设于油底壳1后端的侧面上的后支撑平台4,左支撑平台2上设有连接气缸体5和油底壳1的前左支架6,右支撑平台3上设有连接气缸体5和油底壳1的前右支架7,前左支架6、前右支架7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拖拉机前桥的第一连接孔603、第二连接孔703,气缸体5和油底壳1通过前左支架6及前右支架7与拖拉机前桥连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安装方便;后支撑平台4上设有连接气缸体5的后支架8,后支架8连接油底壳1与气缸体5,可以提升油底壳1局部强度,当需要添加后处理支架等零件时,需要通过油底壳1进行辅助支撑时,可有效地保护油底壳1,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本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使油底壳1以及气缸体5不与拖拉机前桥直接连接,避免惯性作用时,油底壳1连接处承载过大的拉应力和弯矩,防止出现共振,有效地保护了油底壳,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的使用寿命。通过三个支架增加油底壳1与气缸体5的连接,提升了油底壳1局部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前左支架6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与油底壳1、气缸体5的侧面连接的第一安装孔601、第二安装孔602,前右支架7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与油底壳1、气缸体5的侧面连接的第三安装孔701、第四安装孔702,左支撑平台2、右支撑平台3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拖拉机前桥的第三连接孔201、第四连接孔301,前左支架6、前右支架7通过横向布置的螺栓水平穿过与油底壳1、气缸体5固定,然后通过纵向布置的螺栓吹捧穿过与拖拉机前桥连接,布置合理,安装方便,不会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后支架8的底部设有与后支撑平台4的顶面连接的第五安装孔801,后支架8的顶部设有与气缸体5的侧面连接的第六安装孔802,后支架8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油底壳(1)前端的两侧的左支撑平台(2)、右支撑平台(3)和设于油底壳(1)后端的侧面上的后支撑平台(4),所述左支撑平台(2)上设有连接气缸体(5)和油底壳(1)的前左支架(6),所述右支撑平台(3)上设有连接气缸体(5)和油底壳(1)的前右支架(7),所述后支撑平台(4)上设有连接气缸体(5)的后支架(8),所述前左支架(6)、前右支架(7)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拖拉机前桥的第一连接孔(603)、第二连接孔(7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油底壳(1)前端的两侧的左支撑平台(2)、右支撑平台(3)和设于油底壳(1)后端的侧面上的后支撑平台(4),所述左支撑平台(2)上设有连接气缸体(5)和油底壳(1)的前左支架(6),所述右支撑平台(3)上设有连接气缸体(5)和油底壳(1)的前右支架(7),所述后支撑平台(4)上设有连接气缸体(5)的后支架(8),所述前左支架(6)、前右支架(7)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拖拉机前桥的第一连接孔(603)、第二连接孔(7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支架(6)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油底壳(1)、气缸体(5)的侧面连接的第一安装孔(601)、第二安装孔(602),所述前右支架(7)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油底壳(1)、气缸体(5)的侧面连接的第三安装孔(701)、第四安装孔(702);所述后支架(8)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后支撑平台(4)的顶面连接的第五安装孔(801),所述后支架(8)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气缸体(5)的侧面连接的第六安装孔(8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平台(2)、右支撑平台(3)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拖拉机前桥的第三连接孔(201)、第四连接孔(30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拖拉机油底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支架(6)为与所述左支撑平台(2)的顶面连接的连接块,所述前左支架(6)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左支撑平台(2)的顶面连接的第一定位销孔(604),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凸出设有两个凸台,所述第二安装孔(602)设于两个凸台上,所述第一连接孔(603)设于位于前端的一个凸台的前端面上,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楠黄幼林陈坤唐家禧刘沿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