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皮带改向机构及其改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233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输送机、皮带改向机构及其改向轮,改向轮包括用于与皮带张紧配合的轮本体及设置于所述轮本体的外壁的凸起,所述凸起包括用于与皮带抵接并使得皮带发生变形的抵接部及用于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轮本体的连接部。所述改向轮能够避免物料粘附于皮带上,从而能够正常进行卸料,不会造成浪费和清洁问题;如此,采用所述改向轮的皮带改向机构能够正常卸料;如此,采用所述皮带改向机构的皮带输送机卸料效率高。

Belt conveyor, belt diverting mechanism and its diverting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lt conveyor, a belt direction changing mechanism and a direction changing wheel, the direction changing wheel comprises a wheel body for tension and coordination with the belt and a bulge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wheel body, the bulge comprises a butting part for butting with the belt and causing the belt to deform, and a connecting part for connecting the butting part and the wheel body. The steering wheel can avoid the material adhering to the belt, so that the material can be unloaded normally without causing waste and cleaning problems; in this way, the belt steering mechanism adopting the steering wheel can unload normally; in this way, the belt conveyor adopting the belt steering mechanism has high unload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带输送机、皮带改向机构及其改向轮
本技术涉及物料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皮带改向机构及其改向轮。
技术介绍
皮带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大,能够实现不间断的输送物料,并且输送距离长,结构简单,因此,皮带输送机在物料运输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皮带的循环输送,每条皮带的卸料端设有皮带改向机构以实现皮带的循环转动。传统的皮带输送机在对具有粘性的物料进行输送时,物料往往容易粘附于皮带上从而无法正常卸料。当粘附于皮带上的物料随皮带移动至朝向下方时,物料易掉落,导致皮带下方出现物料集聚的问题,造成浪费又不利于清洁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皮带输送机、皮带改向机构及其改向轮,所述改向轮能够避免物料粘附于皮带上,从而能够正常进行卸料,不会造成浪费和清洁问题;如此,采用所述改向轮的皮带改向机构能够正常卸料;如此,采用所述皮带改向机构的皮带输送机卸料效率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改向轮,包括用于与皮带张紧配合的轮本体及设置于所述轮本体的外壁的凸起,所述凸起包括用于与皮带抵接并使得皮带发生变形的抵接部及用于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轮本体的连接部。上述改向轮,使用时,利用轮本体与皮带的张紧配合从而带动皮带往复循环转动,进而完成物料沿皮带的输送方向的传输;若有物料粘附于皮带上时,轮本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轮本体的外壁上的凸起的抵接部转动至与皮带发生抵接,使得皮带进一步绷紧而一定程度上发生形变,进而使得粘附有物料的皮带舒张开,从而使得物料相对皮带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物料从皮带上脱落,从而使得物料正常进行卸料,不会造成浪费和清洁问题。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本体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凸起。利用至少两个凸起同时或单独对皮带进行抵触,使得物料更容易从皮带上脱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本体的外壁设有三个所述凸起,三个所述凸起绕所述轮本体的周向设置。三个凸起沿轮本体的周向分布,能够周期性的抵触皮带,使得皮带周期性的舒张或收紧,从而使得物料脱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的轮廓设置为圆弧段。圆弧段的抵接部使得皮带的变形轮廓也呈圆弧形,利于物料的边缘或中间位置从皮带上脱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段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部相切。使得连接部也能尽可能的贴近皮带,避免皮带出现打滑或脱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的轮廓设置为直线段。使得直线段的两端均能够对皮带进行抵触,而直线段的中间部位与皮带留有间隙,扩大了抵触范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段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部圆弧过渡。使得皮带能够更加贴近直线段和连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抵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轮本体圆弧过渡连接。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皮带改向机构,包括皮带、从动轮及上述的改向轮,所述改向轮与所述从动轮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皮带与所述改向轮及所述从动轮均张紧配合。上述皮带改向机构,使用时,利用轮本体及从动轮与皮带的张紧配合从而带动皮带在改向轮和从动轮之间往复循环转动,进而完成物料沿皮带的输送方向的传输;若有物料粘附于皮带上时,轮本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轮本体的外壁上的凸起的抵接部转动至与皮带发生抵接,使得皮带进一步绷紧而一定程度上发生形变,进而使得粘附有物料的皮带舒张开,从而使得物料相对皮带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物料从皮带上脱落,从而使得物料正常进行卸料,不会造成浪费和清洁问题。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皮带输送机,包括上述皮带改向机构。上述皮带输送机,使用时,利用皮带改向机构的轮本体及从动轮与皮带的张紧配合从而带动皮带在改向轮和从动轮之间往复循环转动,进而完成物料沿皮带的输送方向的传输;若有物料粘附于皮带上时,轮本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轮本体的外壁上的凸起的抵接部转动至与皮带发生抵接,使得皮带进一步绷紧而一定程度上发生形变,进而使得粘附有物料的皮带舒张开,从而使得物料相对皮带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物料从皮带上脱落,从而使得物料正常进行卸料,不会造成浪费和清洁问题,卸料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皮带改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皮带改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皮带改向机构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改向轮,110、轮本体,120、凸起,121、抵接部,1211、圆弧段,1212、圆弧段,122、连接部,200、皮带,300、从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改向轮100,包括用于与皮带200张紧配合的轮本体110及设置于轮本体110的外壁的凸起120,凸起120包括用于与皮带200抵接并使得皮带200发生变形的抵接部121及用于连接抵接部121与轮本体110的连接部122。上述实施例的改向轮100,使用时,利用轮本体110与皮带200的张紧配合从而带动皮带200往复循环转动,进而完成物料沿皮带200的输送方向的传输;若有物料粘附于皮带200上时,轮本体110在转动的过程中,轮本体110的外壁上的凸起120的抵接部121转动至与皮带200发生抵接,使得皮带200进一步绷紧而一定程度上发生形变,进而使得粘附有物料的皮带200舒张开,从而使得物料相对皮带200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物料从皮带200上脱落,从而使得物料正常进行卸料,不会造成浪费和清洁问题。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轮本体110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凸起120。如此,至少两个凸起120的抵接部121能够同时或单独与皮带200发生抵触,当至少两个凸起120的抵接部121与皮带200发生抵触时,使得皮带200的变形量更大,使得物料更加容易在卸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皮带张紧配合的轮本体及设置于所述轮本体的外壁的凸起,所述凸起包括用于与皮带抵接并使得皮带发生变形的抵接部及用于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轮本体的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皮带张紧配合的轮本体及设置于所述轮本体的外壁的凸起,所述凸起包括用于与皮带抵接并使得皮带发生变形的抵接部及用于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轮本体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本体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本体的外壁设有三个所述凸起,三个所述凸起绕所述轮本体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的轮廓设置为圆弧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段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部相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梅志强叶华冯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