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及轨道交通车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014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及轨道交通车站,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配线系统,包括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第一站台远离第二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一主线,第二站台远离第一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二主线;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之间设有支线,支线包括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的站前端通过第一交叉渡线连接,第一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一支线延伸线,第二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二支线延伸线;第一支线通过第一联络线与第一主线连接,第二支线通过第二联络线与第二主线连接,连接点均设于站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线和支线之间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贯通运行,且支线的运行不干扰主线的运行,运行效率高。

A kind of urban rail transit main line and branch lin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rail transit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ain line and branch lin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a rail transit st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urban rail transit.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ncludes the first platform and the second platform, the first main line is set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platform far away from the second platform, and the second main line is set on the side of the second platform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platform; a branch line is set between the first platform and the second platform, the branch line includes the first branch line and the second branch line,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branch line and the second branch line is connected by the first crossover, and the first branch line The first branch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ain line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line, and the second branch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main line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line. All the connection points are locat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station. The main line and the branch l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operate independently and through,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branch line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main line, so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及轨道交通车站
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
,特别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的配线系统及轨道交通车站。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面积逐渐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如火如荼,为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覆盖均衡,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轨道交通系统中存在主线、支线独立兼贯通运营的线路。现有的主线、支线的配线系统,支线会占用主线一段线路,不利于主线的运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配线系统中支线会占用一段主线线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包括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所述第一站台远离所述第二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一主线,所述第二站台远离所述第一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二主线;所述第一站台和所述第二站台之间设有支线,所述支线包括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的站前端通过第一交叉渡线连接,所述第一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一支线延伸线,所述第二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二支线延伸线;所述第一支线通过第一联络线与所述第一主线连接,所述第二支线通过第二联络线与所述第二主线连接,连接点均设于站后端。上述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主线和支线之间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贯通运行,且支线的运行不干扰主线的运行,运行效率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线与所述第一支线延伸线之间设有第一安全线,所述第二支线与所述第二支线延伸线之间设有第二安全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全线和所述第二安全线的长度为50~60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全线远离所述第一站台的一端、所述第二安全线远离所述第二站台的一端设有车挡。当车站为支线的中间站时,将车挡拆除即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线与所述第一安全线、所述第二支线与所述第二安全线、所述第一支线与所述第一联络线、所述第二支线与所述第二联络线、所述第一联络线和所述第一主线、所述第二联络线和所述第二主线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开道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络线上连接有第一车辆基地出入线,所述第二联络线上连接有第二车辆基地出入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线和所述第一车辆基地出入线之间、所述第二主线和所述第二车辆基地出入线之间通过第二交叉渡线连接;所述第一车辆基地出入线和所述第二车辆基地出入线之间通过第三交叉渡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辆基地出入线和所述第二车辆基地出入线连接车辆基地。增加了车辆基地接轨的功能,满足主线与支线的出入车辆基地的功能。本技术还包括,一种包括上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的轨道交通车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主线和支线之间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贯通运行,且支线的运行不干扰主线的运行,运行效率高;支线的站前设有第一交叉渡线,便于独立运行的列车站前折返;支线的站后设有联络线,便于支线和主线贯通运行;支线预留延伸线,方便支线的独立运行。包含上述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的轨道交通车站,主线和支线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贯通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线、支线独立运行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线和支线贯通运行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线站前折返示意图。图中,101-第一站台;102-第二站台;201-第一主线;202-第二主线;301-第一支线;302-第二支线;401-第一支线延伸线;402-第二支线延伸线;501-第一安全线;502-第二安全线;601-第一联络线;602-第二联络线;701-第一交叉渡线;702-第二交叉渡线;703-第三交叉渡线;801-第一车辆基地出入线;802-第二车辆基地出入线;1-车挡;2-单开道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1-5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包括第一站台101和第二站台102,第一站台101远离第二站台102的一侧设有第一主线201,第二站台102远离第一站台101的一侧设有第二主线202,第一站台101和第二站台102之间设有支线,支线包括第一支线301和第二支线302。为了实现支线的站前折返,第一支线301和第二支线302的站前端通过第一交叉渡线701连接。为了实现支线的独立运行,第一支线301的站后端设有第一支线延伸线401,第二支线302的站后端设有第二支线延伸线402。为了实现主线和支线的贯通运行,第一支线301通过第一联络线601与第一主线201连接,第二支线302通过第二联络线602与第二主线202连接,连接点均设于站后端。当车站作为支线的起始或终点站时,第一支线301与第一支线延伸线401之间设有第一安全线501,第二支线302与第二支线延伸线402之间设有第二安全线502;第一安全线501和第二安全线502的长度为50m。第一安全线501远离第一站台的一端、第二安全线502远离第二站台的一端设有车挡1。第一支线301与第一安全线501、第二支线302与第二安全线502、第一支线301与第一联络线601、第二支线302与第二联络线602、第一联络线601和第一主线201、第二联络线602和第二主线202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开道岔2。实施例2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设有车辆基地出入线,车辆基地出入线连接车辆基地。车辆基地出入线包括第一车辆基地出入线801和第二车辆基地出入线802。第一车辆基地出入线801与第一联络线601上连接,第二车辆基地出入线802与第二联络线602上连接。第一主线201和第一车辆基地出入线801之间、第二主线202和第二车辆基地出入线802之间通过第二交叉渡线702连接,方便主线上的车辆进出车辆基地。第一车辆基地出入线801和第二车辆基地出入线802之间通过第三交叉渡线703连接。实施例3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所述第一站台远离所述第二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一主线,所述第二站台远离所述第一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二主线;所述第一站台和所述第二站台之间设有支线,所述支线包括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的站前端通过第一交叉渡线连接,所述第一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一支线延伸线,所述第二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二支线延伸线;所述第一支线通过第一联络线与所述第一主线连接,所述第二支线通过第二联络线与所述第二主线连接,连接点均设于站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所述第一站台远离所述第二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一主线,所述第二站台远离所述第一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二主线;所述第一站台和所述第二站台之间设有支线,所述支线包括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的站前端通过第一交叉渡线连接,所述第一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一支线延伸线,所述第二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二支线延伸线;所述第一支线通过第一联络线与所述第一主线连接,所述第二支线通过第二联络线与所述第二主线连接,连接点均设于站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与所述第一支线延伸线之间设有第一安全线,所述第二支线与所述第二支线延伸线之间设有第二安全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线和所述第二安全线的长度为50~60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线远离所述第一站台的一端、所述第二安全线远离所述第二站台的一端设有车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正王凌齐秀艳张志亚袁江蔡涵哲尹华拓刘祥喜刘文武涂勤明陈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