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角导轨及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28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角导轨及机柜,属于导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直角导轨高度调节精度较差、调节效率低、可靠度低,易偏移的问题。直角导轨包括公轨道和母轨道;母轨道包括基座和滑轨,基座为长方体,滑轨设于基座的侧面,滑轨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基座的上表面设有衔接部,衔接部为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六面体;公轨道为长方体,公轨道上设有与衔接部配合的凹槽;公轨道和母轨道可移动连接。机柜包括机柜主体以及直角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用于直角导轨的精确调节。

A kind of right angle guide rail and cabine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ight angle guide rail and a cabinet,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uide rail,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poor height adjustment accuracy, low adjustment efficiency, low reliability and easy deviation of the existing right angle guide rail. The right angle guide rail includes the male track and the female track; the female track includes the base and the slide rail, the base is a cuboid, the slide rail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base, and the slide rail extend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as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joint part, which is a parallelepiped hexahedron with a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parallelogram; the male track is a cuboid, and the male track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matching the joint part; the male track and the female track Track movable connection. The cabinet includes the cabinet body and right angle guide rail.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precise adjustment of right angle guide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角导轨及机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轨
,尤其涉及一种直角导轨及机柜。
技术介绍
目前电源产品中大量使用插箱式机柜,尤其是19英寸标准机柜,插箱在机柜中插入和拉出一般是沿着安装在机柜上的L形直角导轨滑动,随着使用要求的不断提升,按照相关标准上下相邻两个插箱面板之间的间隙一般为0.8毫米,对插箱在机柜中的安装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竖直方向的安装位置调整要求很高,而钣金机柜的加工精度又难以保证,因此机柜装配时经常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调整插箱L形直角导轨的位置,另一方面传统L形直角导轨的调整间隙又很有限,目前传统L形直角导轨调整一般是通过导轨上的长圆孔来调整导轨的上下高度,这种安装形式调整困难,当需要调整导轨上下位置时,需要将导轨上的插箱拆下,才能有操作空间通过松动固定导轨的螺钉来调整导轨的高度,然后紧固螺钉,装入插箱后观察插箱在机柜中的位置是否合适,如此反复,这种调节方法效率极低;同时由于该种导轨与机柜的连接是通过安装螺栓的摩擦力来保持导轨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攒动,可靠度低,虽然暂时调好位置,使用过程中插箱又会在振动过程中由于安装螺栓提供的摩擦力不足而下沉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直角导轨及机柜,至少能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之一:(1)现有的直角导轨高度调节精度较差;(2)调节效率低;(3)可靠度低,易偏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角导轨,直角导轨包括公轨道和母轨道;母轨道包括基座和滑轨,基座为长方体,滑轨设于基座的侧面,滑轨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基座的上表面设有衔接部,衔接部为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六面体;公轨道为长方体,公轨道上设有与衔接部配合的凹槽;公轨道和母轨道可移动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衔接部与基座的上表面的夹角为20°~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衔接部的数量n为2~4个。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衔接部的上表面的长度l2为30~40mm。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衔接部和公轨道的凹槽的斜面粗糙度Ra为1.6~6.4μm。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邻的衔接部之间的距离l1为130~260mm。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公轨道的上表面设有腰形通孔,衔接部设有螺纹孔,公轨道和母轨道通过螺栓实现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腰形通孔的长度l4为10~15mm。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滑轨的两端均设置滚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柜,机柜包括机柜主体以及直角导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直角导轨通过在母轨道上设置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衔接部,公轨道上设置与衔接部配合的凹槽,公轨道和母轨道可移动连接,实施时通过母轨道在凹槽内的移动,实现直角导轨高度的快速精确调节,且操作简单,适用性强。(2)将衔接部与基座的上表面的夹角控制为20°~30°,保证直角导轨高度调节的范围不会过窄,同时保证直角导轨的安全性能。(3)控制衔接部的上表面的长度l2为30~40mm,避免长度过小导致衔接部强度过弱,有因为变形导致衔接部卡滞的风险;同时避免长度过大,衔接部配合长度过长,有因为摩擦力过大导致衔接部卡滞的风险。(4)将衔接部的数量设置为2~4个,保证直角导轨的稳定性,同时避免衔接部的数量过多时,造成衔接部移动时的阻力过大,显著降低调节速度和精度。(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柜通过设置高度可调节的直角导轨,与传统机柜相比,实施时不需要先将导轨上方的重物拆下,不需要通过松开导轨与机柜的螺栓来粗略调整导轨的高度,靠操作人员的经验评估导轨高度是否合适,然后再将插箱重新插入机柜,确认插箱高度是否合适;只需通过工具正向或反向旋转导轨顶部的调节螺栓,即可实现导轨高度的调节,从而调节机柜中插箱的位置,调节效率显著提高;并且调节是通过螺栓调节,能够实现无级调节;同时由于调节螺栓具有自锁的作用,保证了导轨位置调整到位后,不会由于振动造成导轨下沉的问题,使设备安装更加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实施例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本专利技术传统L形直角导轨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直角导轨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公轨道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母轨道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机柜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公轨道;2-母轨道;21-基座;22-滑轨;23-衔接部;3-腰形通孔;4-凹槽;5-直角导轨;6-机柜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目前传统L形直角导轨通常包括一个竖面的公轨道和一个横面的母轨道,两面成直角,竖面用于将导轨固定在机柜上,横面用于支撑插箱,如图1所示。使用过程中,通过公轨道上的长圆孔来调节导轨的上下高度,申请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种L形直角导轨的安装调整困难,随着使用要求的不断提升,按照相关标准上下相邻两个插箱面板之间的间隙一般为0.8毫米,对插箱在机柜中的安装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竖直方向的安装位置调整要求很高,而钣金机柜的加工精度又难以保证,因此机柜装配时经常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调整插箱直角导轨的位置,当需要调节导轨上下位置时,需要将导轨上的插箱拆下,才能有操作空间通过松动固定导轨的螺钉来调整导轨的高度,然后紧固螺钉,装入插箱后观察插箱在机柜中的位置是否合适,如此反复,这种调节方法效率极低,调整间隙又很有限;同时由于该种导轨与机柜的连接是通过安装螺栓的摩擦力来保持导轨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攒动,可靠度低,虽然暂时调好位置,使用过程中插箱又会在振动过程中由于安装螺栓提供的摩擦力不足而下沉偏移。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针对传统L形直角导轨的调节精度较差、调节效率低、可靠度低、易偏移的问题,采用在母轨道上设置特定角度的斜面,在公轨道上设置匹配的凹槽,通过调整调节螺栓快速调整直角导轨的上下位置,该直角导轨的操作方便、可靠度高。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角导轨,如图2-4所示,直角导轨包括公轨道1和母轨道2;母轨道2包括基座21和滑轨22,基座21为长方体,滑轨22设于基座21的侧面,沿基座21的长度方向延伸;基座21的上表面设有衔接部23,衔接部23为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六面体;公轨道1为长方体,公轨道1上设有与衔接部23配合的凹槽4;公轨道1和母轨道2可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母轨道上设置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导轨包括公轨道(1)和母轨道(2);所述母轨道(2)包括基座(21)和滑轨(22),所述基座(21)为长方体,所述滑轨(22)设于基座(21)的侧面,所述滑轨(22)沿基座(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基座(21)的上表面设有衔接部(23),所述衔接部(23)为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六面体;所述公轨道(1)为长方体,所述公轨道(1)上设有与衔接部(23)配合的凹槽(4);所述公轨道(1)和母轨道(2)可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导轨包括公轨道(1)和母轨道(2);所述母轨道(2)包括基座(21)和滑轨(22),所述基座(21)为长方体,所述滑轨(22)设于基座(21)的侧面,所述滑轨(22)沿基座(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基座(21)的上表面设有衔接部(23),所述衔接部(23)为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六面体;所述公轨道(1)为长方体,所述公轨道(1)上设有与衔接部(23)配合的凹槽(4);所述公轨道(1)和母轨道(2)可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23)与基座(21)的上表面的夹角为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23)的数量n为2~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23)的上表面的长度l2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