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72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轮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通过左右双向丝杠和第一丝杠螺母的丝杠传动,第一推拉组件可以带动左右对称的夹持机构中的4个辊轮高精度同步夹紧车轮,从而实现不同尺寸车轮高精度同步夹紧定位的目的,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动力同步带轮转动,动力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转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分布通过主轴带动辊轮转动,实现车轮旋转任意角度,通过检测轴模拟车轮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力矩,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A device for detecting wheel rigidit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heel dete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wheel rigidity detection device. The first push-pull component can drive four roller wheels in the left and right symmetrical clamping mechanism to clamp wheels synchronously with high precision through the drive of the left and right two-way lead screws and the first lead screw nut,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high-precision synchronous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of wheels of different sizes. The first motor drives the drive The force synchronous pulley rotates, the power synchronous pulley drives the first synchronous pulley and the second synchronous pulley to rotate through the synchronous belt, the first synchronous pulley and the second synchronous pulley are distributed to drive the roller to rotate through the main shaft, so as to realize any angle of wheel rotation. By testing the shaft to simulate the torque during the wheel driving,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the automation degree is high \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
本申请涉及车轮检测
,特别是一种检测车轮强度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的重要外观件和安全件,车轮在出厂前需要进行各项安全检测,其中车轮刚度检测试验是非常重要的检测项目,由于检测车轮的尺寸大小和刚度要求不同,现有检测设备需要通过更换夹具的方式实现车轮刚度检测的要求,检测效率低,不能适应检测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包括传输辊道、车轮装夹组件和车轮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传输辊道用于传送车轮经过车轮装夹组件;所述车轮装夹组件包括第一直线导轨、第一导轨滑座、底板、第一丝杠螺母、左右双向丝杠、第一推拉组件、连接板、轴套、主轴、第一轴承、辊轮、第一电机、动力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多个第一直线导轨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直线导轨上设置第一导轨滑座,左侧和右侧的第一导轨滑座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底板,左右两侧的底板通过第一丝杠螺母连接到左右双向丝杠的左端和右端;第一推拉组件的输出端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与右侧的底板固定连接;左侧的底板上设置两个轴套,对称的在右侧的底板上也设置两个轴套,每个轴套中均设置有主轴,主轴和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主轴的上端均设置有辊轮;左侧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动力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动力同步带轮,动力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分别固定在左侧两个主轴的底部;第一推拉组件可以推动连接板和右侧的底板沿右侧的第一直线导轨向左或向右移动,右侧的底板通过第一丝杠螺母和左右双向丝杠带动左侧的底板沿着左侧的第一直线导轨向右或向左运动,从而左右两侧的辊轮靠近并夹紧车轮或者左右两侧的辊轮远离并松开车轮;第一电机可以带动动力同步带轮转动,动力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转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分布通过主轴带动辊轮转动,实现车轮旋转任意角度;所述车轮检测组件包括检测轴,检测轴设置在车轮的中心孔位置,检测轴给车轮施加持续有规律的推力,模拟车轮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力矩。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轮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推拉组件,所述检测轴固定在第二推拉组件的输出端,第二推拉组件的力臂是可调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轮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杠、第二丝杠螺母、第二直线导轨、第二导轨滑座、第二推拉组件、第二固定座、锁紧装置,第二直线导轨和第二丝杠均竖直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上设置第二导轨滑座,第二固定座与第二导轨滑座固定连接,第二丝杠螺母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杠螺母与第二丝杠配合;第二固定座上固定第二推拉组件,第二推拉组件水平设置并垂直于第二直线导轨,第二推拉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用于锁紧可拆卸的固定检测轴;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二丝杠旋转,第二丝杠螺母和第二固定座沿第二直线导轨上下运动,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二推拉组件随之上下运动,第二推拉组件能够对检测轴提供径向推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座、锁套,锁座固定在第二推拉组件的输出端上,锁座上设置锁套,锁套将检测轴固定在锁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拉组件为双向的液压缸或气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有4条,左右两侧各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延伸到所述传输辊道之下。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机架,机架包括水平面和竖直面,水平面上设置垫板,所述传输辊道和车轮装夹组件设置在垫板上,竖直面上设置所述车轮检测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固定座和法兰,第一推拉组件通过第一固定座和法兰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推拉组件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缸。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轮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检测轴固定连接。其中检测轴包括上部的圆柱和圆柱下端固定连接的圆盘,圆盘上开设有和车轮螺栓孔相对应的螺纹孔,紧固螺栓穿过螺栓孔和螺纹孔将车轮固定在检测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通过左右双向丝杠和第一丝杠螺母的丝杠传动,第一推拉组件可以带动左右对称的夹持机构中的4个辊轮高精度同步夹紧车轮,从而实现不同尺寸车轮高精度同步夹紧定位的目的。此外,根据不同车轮刚度检测的要求,通过预先编写的程式,控制第二电机的转向和转数,调整第二推拉组件距离车轮法兰的距离(第二推拉组件提供的压力是固定的,通过调整力臂的方式改变车轮收到的力矩,满足车轮检测要求),从而实现不同车轮刚度检测变化的需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第一同步带轮,2-动力同步带轮,3-同步带,4-第二同步带轮,5-机架,6-垫板,7-第一直线导轨,8-第一导轨滑座,9-底板,10-第一伺服电机,11-轴套,12-第一轴承,13-轴承盖,14-主轴,15-辊轮,16-车轮,17-检测轴,18-紧固螺栓,19-锁套,20-锁座,21-第二推拉组件,22-第二固定座,23-第二伺服电机,24-第二丝杠,25-第二直线导轨,26-第二丝杠螺母,27-第二导轨滑座,28-支座,29-左右双向丝杠,30-第一丝杠螺母,31-连接板,32-第一固定座,33-法兰,34-第一推拉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以及“A”、“B”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包括传输辊道、车轮装夹组件和车轮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n传输辊道用于传送车轮经过车轮装夹组件;/n所述车轮装夹组件包括第一直线导轨、第一导轨滑座、底板、第一丝杠螺母、左右双向丝杠、第一推拉组件、连接板、轴套、主轴、第一轴承、辊轮、第一电机、动力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多个第一直线导轨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直线导轨上设置第一导轨滑座,左侧和右侧的第一导轨滑座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底板,左右两侧的底板通过第一丝杠螺母连接到左右双向丝杠的左端和右端;第一推拉组件的输出端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与右侧的底板固定连接;左侧的底板上设置两个轴套,对称的在右侧的底板上也设置两个轴套,每个轴套中均设置有主轴,主轴和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主轴的上端均设置有辊轮;左侧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动力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动力同步带轮,动力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分别固定在左侧两个主轴的底部;第一推拉组件可以推动连接板和右侧的底板沿右侧的第一直线导轨向左或向右移动,右侧的底板通过第一丝杠螺母和左右双向丝杠带动左侧的底板沿着左侧的第一直线导轨向右或向左运动,从而左右两侧的辊轮靠近并夹紧车轮或者左右两侧的辊轮远离并松开车轮;第一电机可以带动动力同步带轮转动,动力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转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分布通过主轴带动辊轮转动,实现车轮旋转任意角度;/n所述车轮检测组件包括检测轴,检测轴设置在车轮的中心孔位置,检测轴给车轮施加持续有规律的推力,模拟车轮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力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包括传输辊道、车轮装夹组件和车轮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
传输辊道用于传送车轮经过车轮装夹组件;
所述车轮装夹组件包括第一直线导轨、第一导轨滑座、底板、第一丝杠螺母、左右双向丝杠、第一推拉组件、连接板、轴套、主轴、第一轴承、辊轮、第一电机、动力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多个第一直线导轨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直线导轨上设置第一导轨滑座,左侧和右侧的第一导轨滑座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底板,左右两侧的底板通过第一丝杠螺母连接到左右双向丝杠的左端和右端;第一推拉组件的输出端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与右侧的底板固定连接;左侧的底板上设置两个轴套,对称的在右侧的底板上也设置两个轴套,每个轴套中均设置有主轴,主轴和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主轴的上端均设置有辊轮;左侧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动力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动力同步带轮,动力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分别固定在左侧两个主轴的底部;第一推拉组件可以推动连接板和右侧的底板沿右侧的第一直线导轨向左或向右移动,右侧的底板通过第一丝杠螺母和左右双向丝杠带动左侧的底板沿着左侧的第一直线导轨向右或向左运动,从而左右两侧的辊轮靠近并夹紧车轮或者左右两侧的辊轮远离并松开车轮;第一电机可以带动动力同步带轮转动,动力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转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分布通过主轴带动辊轮转动,实现车轮旋转任意角度;
所述车轮检测组件包括检测轴,检测轴设置在车轮的中心孔位置,检测轴给车轮施加持续有规律的推力,模拟车轮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力矩。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车轮刚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轮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推拉组件,所述检测轴固定在第二推拉组件的输出端,第二推拉组件的力臂是可调的。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东徐世文李明磊许大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