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棕刚玉磨料的煅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12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棕刚玉磨料的煅烧装置,包括煅烧窑体,所述煅烧窑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支撑臂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一,所述滑杆一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上输出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二,所述滑杆二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料装置中对于刚玉材料的预处理不够充分,使得刚玉材料的颗粒大小不一,使得镀衣刚玉产品表面不够光滑,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A calcining device of brown corundum abrasi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own corundum abrasive calc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lcining kiln body,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alcining kiln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fram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arm,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ar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hreaded sleeve,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eaded sleeve is threaded with a screw, the left side of the support arm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and the slid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ute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rod 1, the left end of the sliding rod 1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otor 1, the bottom of the output shaft on the motor 1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ute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rod 2,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liding rod 2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ovabl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corundum material is different, the surface of the coated corundum product is not smooth enough and the use is inconvenient due to the insufficient pretreatment of the corundum material in the feeding device in the actual us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棕刚玉磨料的煅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刚玉磨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棕刚玉磨料的煅烧装置。
技术介绍
磨料是锐利、坚硬的材料,用以磨削较软的材料表面。磨料有天然磨料和人造磨料两大类,按硬度分类有超硬磨料和普通磨料两大类。磨料的范围很广,从较软的家用去垢剂、宝石磨料到最硬的材料金刚石。磨料是制造每一种精密产品所必不可少的材料。许多天然磨料已被人造磨料所代替,例如刚玉磨料,俗名又称金刚砂,是用矾土、碳素材料、铁屑三种原料在电弧炉中经过融化还原而制得的棕褐色人造刚玉,故为此名。棕刚玉主要化学成份是AL2O3,其含量在95.00%-97.00%,另含有少量的Fe,Si,Ti等。棕刚玉是最基本的磨料,因其磨削性能好,适用范围广,价格便宜,被广泛应用;在传统的刚玉生产设备中的各项功能仍存在不足,为此人们提出一种刚玉磨料的加工煅烧装置,如中国专利CN106946589A所公开的一种棕刚玉镀氧化锆的工艺及该工艺所用设备,属于刚玉磨料的生产工艺及机械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含如下步骤:备料、干洗、混料、干燥、煅烧、冷却和磁选筛分。本技术所述工艺所用设备,包括旋转式高温煅烧窑,所述旋转式高温煅烧窑包括进料装置、煅烧窑体和出料装置,使物料输送管道中物料依次进行预热,加热和冷却三个加工环节,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但是在收集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料装置中对于刚玉材料的预处理不够充分,使得刚玉材料的颗粒大小不一,使得镀衣刚玉产品表面不够光滑,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棕刚玉磨料的煅烧装置,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棕刚玉磨料的煅烧装置,包括煅烧窑体,所述煅烧窑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支撑臂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一,所述滑杆一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上输出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二,所述滑杆二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所述转轴的表面贯穿活动框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侧面啮合有齿轮二,所述螺杆的底部贯穿活动框的上表面并在活动框上限位转动,所述螺杆上靠近底部的表面与齿轮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上靠近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内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与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靠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靠右端的表面贯穿通管且与通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上输出轴的右端贯穿套筒的左端并固定连接有螺旋推杆,所述套筒上靠左端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通管上靠近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上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与通管的底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杆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杆一以电机一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转轴和螺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的相对侧分别与活动框的上表面以及活动框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齿,所述锥齿上的锥尖朝下。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进水口。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套筒上正对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上远离连接管的一段贯穿支撑架的左侧并接通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右侧与支撑架的左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板以通管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支撑架起到整体的固定支撑作用;螺杆转动,即可实现在螺纹套内的升降;滑槽起到限位作用;滑杆一可在滑槽中上下滑动,通过两个滑杆一在滑槽内上下滑动,能够给电机一带来更稳定的水平支撑;转轴与电机一上的输出轴同轴转动;齿轮一随转轴同轴转动;齿轮二受齿轮一驱动转动;使用时,电机一进行顺逆时针的往返转动,转轴、齿轮一、齿轮二和螺杆同步进行顺逆时针的往复转动,螺杆在与螺纹套的配合下,可以进行升降,进而带着活动框一起升降,经传导,使得压板能够对进入至通管内的棕刚玉磨料进行挤压处理;与此同时,经转轴传动,使得压板也进行转动,能够对棕刚玉磨料进行更加完整的挤压;同时配合压板下表面的锥齿,能够对表层的棕刚玉磨料进行匀混搅拌操作,同时对于较大颗粒的棕刚玉磨料也有着细化的效果;二、本技术通过电机二上的输出轴带动螺旋推杆的同步转动,经由漏斗落至套筒内的棕刚玉磨料会螺旋推杆向右推送,在推送的过程中,螺旋推杆上的螺旋边缘还会对棕刚玉磨料进行研磨粉碎处理,最终,经过处理后的棕刚玉磨料会掉落至通管底部的挡板上;通过水箱中水流的不断流出,能够对套筒内的棕刚玉磨料进行冲洗,除去表面灰尘;经洗刷后带有灰尘的水流会在重力影响下经过过滤网、连接管和导液管而最终流至收集箱内,定期对收集箱内的废液排出,过滤网能够避免棕刚玉磨料随水流一起流出;通过两个挡板的相背离运动,即可实现通管底部的打开,经过处理的棕刚玉磨料随即下落至煅烧窑体内进行煅烧;三、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料装置中对于刚玉材料的预处理不够充分,使得刚玉材料的颗粒大小不一,使得镀衣刚玉产品表面不够光滑,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支撑架、2-支撑臂、3-螺纹套、4-螺杆、5-滑槽、6-滑杆一、7-电机一、8-转轴、9-滑杆二、10-活动框、11-齿轮一、12-齿轮二、13-连接柱、131-通管、14-压板、15-套筒、16-电机二、17-螺旋推杆、18-漏斗、19-电动推杆、20-挡板、21-煅烧窑体、22-限位环、23-锥齿、24-水箱、25-过滤网、26-连接管、27-导液管、28-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棕刚玉磨料的煅烧装置,包括煅烧窑体21,煅烧窑体21包括窑体,窑体中顺序设置预热段、加热段和冷却段;窑体中贯穿设置物料输送管道;在预热段设置引风机,引风机的风管穿过预热段连接加热段,风管的数量为三根以上;在加热段的物料输送管道周围设置加热电阻丝,煅烧窑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支撑架1起到整体的固定支撑作用,支撑架1的下表面还开设有供煅烧窑体21中煅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棕刚玉磨料的煅烧装置,包括煅烧窑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窑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所述支撑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3),所述螺纹套(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4),所述支撑臂(2)的左侧开设有滑槽(5);/n所述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一(6),所述滑杆一(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7),所述电机一(7)上输出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二(9),所述滑杆二(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框(10),所述转轴(8)的表面贯穿活动框(10)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1),所述齿轮一(11)的侧面啮合有齿轮二(12),所述螺杆(4)的底部贯穿活动框(10)的上表面并在活动框(10)上限位转动,所述螺杆(4)上靠近底部的表面与齿轮二(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2)上靠近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通管(131),所述通管(131)的内部设有压板(14),所述压板(14)的上表面与转轴(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上靠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上靠右端的表面贯穿通管(131)且与通管(131)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二(16),所述电机二(16)上输出轴的右端贯穿套筒(15)的左端并固定连接有螺旋推杆(17),所述套筒(15)上靠左端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漏斗(18),所述通管(131)上靠近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9),所述电动推杆(19)上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0),所述挡板(20)的上表面与通管(131)的底部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棕刚玉磨料的煅烧装置,包括煅烧窑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窑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所述支撑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3),所述螺纹套(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4),所述支撑臂(2)的左侧开设有滑槽(5);
所述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一(6),所述滑杆一(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7),所述电机一(7)上输出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二(9),所述滑杆二(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框(10),所述转轴(8)的表面贯穿活动框(10)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1),所述齿轮一(11)的侧面啮合有齿轮二(12),所述螺杆(4)的底部贯穿活动框(10)的上表面并在活动框(10)上限位转动,所述螺杆(4)上靠近底部的表面与齿轮二(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2)上靠近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通管(131),所述通管(131)的内部设有压板(14),所述压板(14)的上表面与转轴(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上靠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上靠右端的表面贯穿通管(131)且与通管(131)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二(16),所述电机二(16)上输出轴的右端贯穿套筒(15)的左端并固定连接有螺旋推杆(17),所述套筒(15)上靠左端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漏斗(18),所述通管(131)上靠近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9),所述电动推杆(19)上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锴高增禄高中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郑市宝德高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