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压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89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体压实机,其解决了现有粉体压实机对干粉不能直接造粒,造出颗粒强度低、工艺流程复杂、颗粒纯度无法得到保证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操作室和进料室,进料室的底部贯穿操作室并延伸至操作室的内部,进料室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与操作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操作室背面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干粉进行直接造粒,无需后续干燥过程,更有利于现有生产流程的衔接和改造,颗粒强度高,工艺流程简短,能耗低,产量大,物料经机械压力强制压缩成型,不添加任何润湿剂,产品纯度得到保证。

A powder comp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der compactor,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powder compactor can't directly granulate the dry powder, the particle strength is low, the process flow is complex, and the particle purity can't be guaranteed.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operation room and a feeding room. The bottom of the feeding room penetrates the operation room and extends to the interior of the operation room. Both sides of the feeding room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operation room. One side of the back of the operation roo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motor through a connecting frame,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rod through a coupl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directly granulate the dry powder without subsequent drying process,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conn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process. The particle strength is high, the process flow is shor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low, and the output is large. The material is forced to be compressed by mechanical pressure without any wetting agent, and the product purity is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压实机
本技术涉及粉体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粉体压实机。
技术介绍
粉体是由许许多多小颗粒物质组成的集合体,其共同的特征是:具有许多不连续的面,比表面积大,由许多小颗粒物质组成,在胶囊填充颗粒、颜料、洗涤剂、催化剂、碳酸锶、化肥、白炭黑、无机盐类、氯代异氰尿酸类、漂粉精、农药、氧化物等,以及工业回收粉尘物料都需要对粉体进行压实,然后进行造粒,以方便后期运输和使用。传统的粉体压实机,干粉不能够直接造粒,需后续干燥过程,颗粒强度低,工艺流程繁杂,能耗大,产量低,物料在压缩成型时需要添加润湿剂,产品纯度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粉体压实机对干粉不能直接造粒,造出颗粒强度低、工艺流程复杂、颗粒纯度无法得到保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粉体压实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粉体压实机,包括操作室和进料室,进料室的底部贯穿操作室并延伸至操作室的内部,进料室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与操作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操作室背面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操作室的背面且位于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连接,转动杆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操作室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的一端贯穿操作室并延伸至操作室的外部,联动杆延伸至操作室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锥齿轮,联动杆的表面且位于操作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造粒齿轮。优选的,进料室顶部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竖杆。优选的,竖杆的底端贯穿进料室并延伸至进料室的内部,竖杆延伸至进料室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板。优选的,进料室的顶部且位于第二电机的两侧均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的顶端连通有进料嘴。优选的,操作室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料框,接料框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底端贯穿操作室并延伸至操作室的底部。优选的,操作室的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本技术工艺流程简短、能耗低、产量大,干粉能够直接造粒,无需后续干燥过程,更有利于现有生产流程的衔接和改造,颗粒强度高,堆积比重的提高较其他造粒方式都更为显著,尤其适合于增加产品堆积比重的场合。而且进料管的顶端连通有进料嘴,物料经机械压力强制压缩成型,不添加任何润湿剂,产品纯度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电机和操作室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操作室结构的剖视图。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操作室;2.进料室;3.支撑杆;4.第一电机;5.转动杆;6.固定板;7.第一锥齿轮;8.联动杆;9.第二锥齿轮;10.造粒齿轮;11.第二电机;12.竖杆;13.螺旋板;14.进料管;15.进料嘴;16.接料框;17.出料管;18.箱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粉体压实机,包括操作室1和进料室2,进料室2的底部贯穿操作室1并延伸至操作室1的内部。进料室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底端与操作室1的顶部固定连接。操作室1背面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操作室1的背面且位于第一电机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转动杆5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6的一侧转动连接,转动杆5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操作室1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联动杆8,联动杆8的一端贯穿操作室1并延伸至操作室1的外部,联动杆8延伸至操作室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9与第一锥齿轮7相配合使用。联动杆8的表面且位于操作室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造粒齿轮10。进料室2顶部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竖杆12。竖杆12的底端贯穿进料室2并延伸至进料室2的内部,竖杆12延伸至进料室2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板13,进料室2的顶部且位于第二电机11的两侧均连通有进料管14,进料管14的顶端连通有进料嘴15。操作室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料框16,接料框16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17,出料管17的底端贯穿操作室1并延伸至操作室1的底部。操作室1的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18,在造粒完成后,若接料框16的内部有剩余少量颗粒无法从出料管17导出时,操作人员可以打开箱门18,将剩余颗粒拿出。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将粉体物料通过进料嘴15导入进料室2内,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开启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从而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会带动螺旋板13进行转动,在螺旋板13极大的挤压力作用下使物料产生塑性变形而被压缩成片状,此时片状物料通入操作室1内。与此同时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会带动转动杆5进行转动,从而转动杆5会带动第一锥齿轮7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7会通过第二锥齿轮9带动联动杆8进行转动,从而联动杆8会带动造粒齿轮10进行转动,通过两个造粒齿轮10的相互配合会对粉体进行造粒,造粒完成后,物料颗粒会通过出料管17导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压实机,包括操作室(1)和进料室(2),所述进料室(2)的底部贯穿操作室(1)并延伸至操作室(1)的内部,所述进料室(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并且支撑杆(3)的底端与操作室(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1)背面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操作室(1)的背面且位于第一电机(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6)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5)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操作室(1)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联动杆(8),所述联动杆(8)的一端贯穿操作室(1)并延伸至操作室(1)的外部,所述联动杆(8)延伸至操作室(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7)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锥齿轮(9),所述联动杆(8)的表面且位于操作室(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造粒齿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压实机,包括操作室(1)和进料室(2),所述进料室(2)的底部贯穿操作室(1)并延伸至操作室(1)的内部,所述进料室(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并且支撑杆(3)的底端与操作室(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1)背面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操作室(1)的背面且位于第一电机(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6)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5)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操作室(1)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联动杆(8),所述联动杆(8)的一端贯穿操作室(1)并延伸至操作室(1)的外部,所述联动杆(8)延伸至操作室(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7)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锥齿轮(9),所述联动杆(8)的表面且位于操作室(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造粒齿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压实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坤李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昇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