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61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轴类转子一般只是单向转动,会产生螺旋气流带动物料同向转动,磨损较严重、需要经常更换的技术问题。其包括传动箱、打散箱和电机,打散箱和电机的底部均与传动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打散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外打散框,外打散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中打散框,中打散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打散框,外打散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齿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三重打散框可将块状物料充分的打碎,且不会形成螺旋的气流,避免了物料随打散框同向转动,降低了碰撞速率的问题,三重打散框之间不会相互接触,降低了磨损。

A powder depolymerizing and dispers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der depolymerizing and dispersing machine,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prior art that the stirring shaft type rotor generally only rotates in one direction, the spiral air flow belt rotat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the animal material, the wear is serious, and it needs to be replaced frequentl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case, a dispersion case and a motor, the bottom of the dispersion case and the motor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transmission case, the inner rotation of the dispersion case is connected with an outer dispersion frame, the inner rotation of the outer dispersion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middle dispersion frame, the inner rotation of the middle dispersion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n inner dispersion frame, and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dispersion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outer gear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triple break frame can fully break the massive materials, and can not form the spiral air flow, avoid the problem that the materials rotate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the break frame, reduce the collision rate, and the triple break frames will not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and reduce the 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
本技术涉及打散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
技术介绍
打散机具有快速粉碎物料的作用,在国内外打散机的发展非常快速,而且已经到了瓶颈阶段,打散机的结构基本已经定型,打散机粉碎物料的基本原理为:团聚性或结块物料经螺旋给料机送入打散腔内,经高速旋转的转子对物料进行冲击、剪切,使物料粉碎还原,打散后的物料被上升气流输送至物料收集区,被旋风收集器和脉冲除尘器收集,净化的空气由引风机排出。现有的粉体打散机一般是在利用高速转动的搅拌轴或高速移动的钢珠等,与块状物料发生碰撞进而达到粉碎的目的,但现有的搅拌轴类转子一般只是单向转动,会产生螺旋气流带动物料同向转动,进而降低了碰撞的速率,而钢珠类转子会相互碰撞,磨损较严重,需要经常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的搅拌轴类转子一般只是单向转动,会产生螺旋气流带动物料同向转动,进而降低了碰撞的速率,磨损较严重、需要经常更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包括传动箱、打散箱和电机,打散箱和电机的底部均与传动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打散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外打散框,外打散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中打散框,中打散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打散框,外打散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齿套,中打散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齿套,内打散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柱,外齿套的内表面与中齿套的外表面之间相互啮合有第一转向齿轮,中齿套的内表面与齿柱的外表面之间相互啮合有第二转向齿轮,传动箱内表面的底部且位于外齿套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大轴承座,第一转向齿轮的底部与第二转向齿轮的轴心均通过转轴与大轴承座的顶部转动连接。优选的,外齿套的底部贯穿传动箱的顶部并延伸至传动箱的内部,且外齿套的底部与大轴承座的顶部转动连接。优选的,电机输出轴的底端贯穿传动箱的顶部并延伸至传动箱的内部,电机输出轴的底端通过小轴承座与传动箱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优选的,电机输出轴的表面且位于传动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外齿套的表面且位于传动箱内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的表面与主动皮带轮的表面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优选的,打散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打散箱顶部的中心连通有出料管,内打散框的顶部连通有限制管,限制管的顶端依次贯穿中打散框和外打散框的顶部并延伸至出料管的内部。优选的,外打散框的内表面与齿柱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下支撑块,中齿套的内外表面且位于下支撑块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撑块,下支撑块与上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钢珠。优选的,打散箱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箱门,传动箱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且传动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外齿套、中齿套、齿柱以及第一转向齿轮、第二转向齿轮的配合,使外打散框、中打散框与内打散框之间呈相反方向高速转动,三重打散框可将块状物料充分的打碎,且不会形成螺旋的气流,避免了物料随打散框同向转动,降低了碰撞速率的问题,且三重打散框之间不会相互接触,降低了磨损。本技术通过在内打散框顶部设置限制管,配合出料管,使打碎的粉末只能从限制管内排出,保证了块状物料必须穿过三层打散框,进而保证了打散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打散框剖面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转向齿轮与第二转向齿轮结构的俯视图。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传动箱;2-打散箱;3-电机;4-外打散框;5-中打散框;6-内打散框;7-外齿套;8-中齿套;9-齿柱;10-第一转向齿轮;11-第二转向齿轮;12-大轴承座;13-小轴承座;14-主动皮带轮;15-从动皮带轮;16-皮带;17-进料管;18-出料管;19-限制管;20-下支撑块;21-上支撑块;22-箱门;23-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包括传动箱1、打散箱2和电机3。打散箱2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17,打散箱2顶部的中心连通有出料管18。内打散框6的顶部连通有限制管19,限制管19的顶端依次贯穿中打散框5和外打散框4的顶部并延伸至出料管18的内部。通过在内打散框6顶部设置限制管19,配合出料管18,使打碎的粉末只能从限制管19内排出,保证了块状物料必须穿过三层打散框,进而保证了打散的效果。打散箱2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箱门22,传动箱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3,控制器23与电机3电性连接,且传动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脚。电机3输出轴的底端贯穿传动箱1的顶部并延伸至传动箱1的内部,电机3输出轴的底端通过小轴承座13与传动箱1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电机3输出轴的表面且位于传动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4,外齿套7的表面且位于传动箱1内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15;从动皮带轮15的表面与主动皮带轮14的表面之间通过皮带16传动连接。打散箱2和电机3的底部均与传动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打散箱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外打散框4,外打散框4的内表面与齿柱9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下支撑块20。中齿套8的内外表面且位于下支撑块20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撑块21,下支撑块20与上支撑块21之间转动连接有钢珠,钢珠可减小摩擦力。外打散框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中打散框5,中打散框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打散框6。外打散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齿套7,外齿套7的底部贯穿传动箱1的顶部并延伸至传动箱1的内部。外齿套7的底部与大轴承座12的顶部转动连接,中打散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齿套8。内打散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柱9,外齿套7的内表面与中齿套8的外表面之间相互啮合有第一转向齿轮10;中齿套8的内表面与齿柱9的外表面之间相互啮合有第二转向齿轮11。传动箱1内表面的底部且位于外齿套7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大轴承座12,第一转向齿轮10的底部与第二转向齿轮11的轴心均通过转轴与大轴承座12的顶部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外齿套7、中齿套8、齿柱9以及第一转向齿轮10、第二转向齿轮11的配合,使外打散框4、中打散框5与内打散框6之间呈相反方向高速转动,三重打散框可将块状物料充分的打碎,且不会形成螺旋的气流,避免了物料随打散框同向转动,降低了碰撞速率的问题;而且三重打散框之间不会相互接触,降低了磨损。工作时,将控制器23连接电源,将出料管18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控制电机3与气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包括传动箱(1)、打散箱(2)和电机(3),所述打散箱(2)和电机(3)的底部均与传动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箱(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外打散框(4),所述外打散框(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中打散框(5),所述中打散框(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打散框(6),所述外打散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齿套(7),所述中打散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齿套(8),所述内打散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柱(9),所述外齿套(7)的内表面与中齿套(8)的外表面之间相互啮合有第一转向齿轮(10),所述中齿套(8)的内表面与齿柱(9)的外表面之间相互啮合有第二转向齿轮(11),所述传动箱(1)内表面的底部且位于外齿套(7)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大轴承座(12),所述第一转向齿轮(10)的底部与第二转向齿轮(11)的轴心均通过转轴与大轴承座(12)的顶部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包括传动箱(1)、打散箱(2)和电机(3),所述打散箱(2)和电机(3)的底部均与传动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箱(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外打散框(4),所述外打散框(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中打散框(5),所述中打散框(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打散框(6),所述外打散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齿套(7),所述中打散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齿套(8),所述内打散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柱(9),所述外齿套(7)的内表面与中齿套(8)的外表面之间相互啮合有第一转向齿轮(10),所述中齿套(8)的内表面与齿柱(9)的外表面之间相互啮合有第二转向齿轮(11),所述传动箱(1)内表面的底部且位于外齿套(7)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大轴承座(12),所述第一转向齿轮(10)的底部与第二转向齿轮(11)的轴心均通过转轴与大轴承座(12)的顶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套(7)的底部贯穿传动箱(1)的顶部并延伸至传动箱(1)的内部,且外齿套(7)的底部与大轴承座(12)的顶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解聚打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输出轴的底端贯穿传动箱(1)的顶部并延伸至传动箱(1)的内部,且电机(3)输出轴的底端通过小轴承座(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坤李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昇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