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59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合机,其解决了现有混合装置不能针对不同颗粒大小的物料来进行不同层次的混合搅拌,增加搅拌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表面的一侧连通有分支管,外壳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合筒和第二混合筒,外壳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块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混合筒、第二混合筒和过滤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将不同大小颗粒的物料进行分开搅拌,实现了大物料可以进行多次搅拌,极大的增加了混合机的混合效率,也极大的降低了搅拌的成本。

An efficient mix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mixer,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mixing device can not mix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increase the mixing cos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hell,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communicated with a feed hopper, the bottom of the feed hopper is communicated with a feed pipe, one side of the feed pipe surface is communicated with a branch pip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hell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mixing cylinder and a second mixing cylinder respectively through a bracke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hell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motor and a second motor,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respectively through a support block The output shafts of the two motors are all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can separate th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size particles by using the coordination among the first mixing cylinder, the second mixing cylinder and the filter plate, realizing that the large materials can be stirred for many times, greatly increasing the mixing efficiency of the mixer, and greatly reducing the mix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混合机
本技术涉及混合机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混合机。
技术介绍
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设备。在混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物料接触表面积,以促进化学反应;还能够加速物理变化。常用的混合机分为气体和低粘度液体混合器、中高粘度液体和膏状物混合机械、热塑性物料混合机、粉状与粒状固体物料混合机械四大类。气体和低粘度液体混合器特点是结构简单,且无转动部件,维护检修量小、能耗低。这类混合机械又分为气流搅拌、管道混合、射流混合和强制循环混合等四种。混合机配件主要有耐磨合金材料制造,包括高速搅拌刮刀、搅拌翅、耐磨衬板、搅拌臂、搅拌铲、行星铲、搅拌犁刀、搅拌棒、搅拌耙等中、高黏度液体和膏状物的混合机械一般具有强的剪切作用。混合机使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进行混合以制成新的材料,但是有些物料在混合之前的颗粒大小不一,会导致混合后的新型材料混合程度不够均匀,且现有的混合装置,不能针对不同颗粒大小的物料来进行不同层次的混合搅拌,是将大小不均的物料全部放在一起搅拌混合,这样不仅不能针对颗粒大的物料进行搅拌,还会增加搅拌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混合装置不能针对不同颗粒大小的物料来进行不同层次的混合搅拌,增加搅拌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混合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混合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表面的一侧连通有分支管,外壳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合筒和第二混合筒,外壳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块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两个转动轴的外表面均通过连接套分别与第一混合筒和第二混合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分支管的一端与第一混合筒顶部的一侧连通,进料管的底端与第二混合筒顶部的一侧连通,第一混合筒的底端与第二混合筒表面的一侧连通。优选的,第二混合筒的底端连通有出料装置。优选的,出料装置包括有固定壳,固定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且固定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机,固定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口。优选的,固定壳的底部连通有底壳,底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壳,底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阀门,套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表面的一侧通过支杆与阀门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进料管且位于分支管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优选的,第一混合筒和第二混合筒内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散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第一混合筒、第二混合筒和过滤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将不同大小颗粒的物料进行分开搅拌,使大的物料进入第一混合筒再进入第二混合筒,小的物料直接进入第二混合筒,这样实现大物料可以进行多次搅拌,极大的增加了混合机的混合效率,也极大的降低了搅拌的成本。(2)本技术转动杆表面的一侧通过支杆与阀门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利用把手、转动杆和支杆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阀门的开关与闭合,在搅拌机带动搅拌轴对其充分搅拌后可以打开阀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出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外壳;2-进料斗;3-进料管;4-分支管;5-第一混合筒;6-第二混合筒;7-支块;8-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转动轴;11-搅拌叶;12-连接套;13-分散板;14-出料装置;15-过滤板;140-固定壳;141-搅拌轴;142-搅拌机;143-通口;144-底壳;145-套壳;146-阀门;147-转动杆;148-支杆;14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混合机,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2,进料斗2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3。进料管3且位于分支管4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5,进料管3表面的一侧连通有分支管4。外壳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合筒5和第二混合筒6,利用第一混合筒5、第二混合筒6和过滤板15之间的配合可以将不同大小颗粒的物料进行分开搅拌,使大的物料进入第一混合筒5再进入第二混合筒6,小的物料直接进入第二混合筒6,这样实现大物料可以进行多次搅拌,极大的增加了混合机的混合效率,也极大的降低了搅拌的成本。第一混合筒5和第二混合筒6内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散板13,外壳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块7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1,两个转动轴10的外表面均通过连接套12分别与第一混合筒5和第二混合筒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分支管4的一端与第一混合筒5顶部的一侧连通,进料管3的底端与第二混合筒6顶部的一侧连通。第一混合筒5的底端与第二混合筒6表面的一侧连通,第二混合筒6的底端连通有出料装置14。出料装置14包括有固定壳140,固定壳140的底部连通有底壳144,底壳1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壳145,底壳14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阀门146;套壳14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7,转动杆147表面的一侧通过支杆148与阀门146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14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49,利用把手149、转动杆147和支杆148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阀门146的开关与闭合。在搅拌机142带动搅拌轴141对其充分搅拌后可以打开阀门146,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壳14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41,固定壳14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机142,固定壳14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口143。工作时,将物料通过进料斗2倒入进料管3,颗粒较小的物料经过过滤板15过滤进入第二混合筒6,颗粒大的物料进入第一混合筒5,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均带动转动轴10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11对其进行混合搅拌。第一混合筒5内部的物料被搅拌后再进入第二搅拌筒再次进行搅拌,搅拌后的物料均进入出料装置14,搅拌机142带动搅拌轴141对混合物料再次进行搅拌,使其混合的更加均匀。搅拌结束后,转动把手149,把手149带动转动杆147转动,进而可以打开阀门146,便可收集混合料。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混合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3)表面的一侧连通有分支管(4),所述外壳(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合筒(5)和第二混合筒(6),所述外壳(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块(7)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1),两个所述转动轴(10)的外表面均通过连接套(12)分别与第一混合筒(5)和第二混合筒(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支管(4)的一端与第一混合筒(5)顶部的一侧连通,所述进料管(3)的底端与第二混合筒(6)顶部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混合筒(5)的底端与第二混合筒(6)表面的一侧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合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3)表面的一侧连通有分支管(4),所述外壳(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合筒(5)和第二混合筒(6),所述外壳(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块(7)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1),两个所述转动轴(10)的外表面均通过连接套(12)分别与第一混合筒(5)和第二混合筒(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支管(4)的一端与第一混合筒(5)顶部的一侧连通,所述进料管(3)的底端与第二混合筒(6)顶部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混合筒(5)的底端与第二混合筒(6)表面的一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筒(6)的底端连通有出料装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坤李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昇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