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32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其设置在丝束平衡装置中,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置MCU、直流转换电源、人机交互界面和伺服控制器,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杠杆装置上的角度传感器,直流转换电源与MCU、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电连接,MCU与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驱动滚轮同轴连接,伺服控制器与伺服电机通讯连接,交流220V线路连接直流转换电源和伺服电机。通过本实用实新的控制装置,可以准确、有效地对丝束拉力进行测量,并保证拉力调整过程的顺利实现,使得丝束输送能够保持平衡稳定,提高滤嘴成型质量。

A control device for balance of tow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trol device for tow balancing,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tow balancing device, including a control box, a MCU, a DC conversion power supply, a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face and a servo controller built in the control box, the control device also includes an angle sensor arranged on a lever device, a DC conversion power supply and a MCU, a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face, an angle sensor and a servo control The controll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nd the MCU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angle sensor and servo controller; the control device also includes a servo motor, the servo motor is coaxial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roller, the servo controll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rvo motor, and the AC 220 V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C conversion power supply and the servo motor. Through the new control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tension of the tow can be measured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and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the tension adjustment process can be ensured, so that the tow transportation can maintain the balance and stability, and the forming quality of the filter tip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卷烟嘴棒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卷烟滤棒吸阻均匀性是卷烟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造成滤棒吸阻不均匀的根本原因是滤棒成型时丝束密实度不够均匀。不同厂家、不同牌号的丝束密实度不同,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的丝束由于打包机械的不稳定性和压力偏差也会造成丝束密实度不同,另外,同一丝束包不同部位的压实度不同,也是造成丝束密实度差异的原因。为了能使进入滤棒成型机的丝束具有统一的密实度,应该在丝束进入滤棒成型机之前进行密实度预调整,丝束的密实度与其进入滤棒成型机的拉力和该拉力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对于一台具体的滤棒成型机,可以通过现场试验测得最佳压力,若丝束处于最佳拉力的稳定状态,则丝束成型的质量最好。但在丝束成型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丝束所受到的拉力会发生变化、从而偏离稳定状态,如何平衡丝束拉力、使得丝束在状态变化时快速回到最佳拉力的稳定状态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2588803Y公开了一种丝束平衡机及其控制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滑轮组和电动葫芦组成的丝束包提升机构,将丝束包放置在升降平台上,设置一个光电检测结构跟踪检测丝束包上平面,从而控制提升机构的动作。随着丝束的消耗,提升机构带动丝束包向上运动,使丝束包上平面的运动始终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光电检测结构设计成活动结构,可以随丝束包的上升,向下做微小运动,从而控制由于丝束包内丝束受压不均匀对吸阻产生的影响。上述结构对丝束的平衡调节手段比较单一,精度较低,且调节时间过长,不能满足烟嘴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可以快速的对丝束拉力进行测量,并对丝束拉力的调整进行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其设置在丝束平衡装置中,所述的丝束平衡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驱动滚轮、压紧滚轮、丝束导轮、杠杆装置、弹簧片,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置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直流转换电源、人机交互界面和伺服控制器,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杠杆装置上的角度传感器,直流转换电源与MCU、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电连接,MCU与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驱动滚轮同轴连接,伺服控制器与伺服电机通讯连接,交流220V线路连接直流转换电源和伺服电机。为了使得控制过程更加精确,所述的MCU具有进行PID运算的功能。具体的,为了对丝束拉力进行准确测量,丝束导轮设置在驱动滚轮之后、并能在箱体内移动;所述的杠杆装置包括杠杆主动臂、杠杆从动臂和杠杆支点,杠杆主动臂第一端部与丝束导轮固定连接,杠杆主动臂第二端部与杠杆从动臂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杠杆支点设置在杠杆从动臂中部,杠杆从动臂能够以杠杆支点为中心转动;弹簧片的一端安装在杠杆从动臂的第二端部上,弹簧片的另一端固定在箱体上。进一步的,为了更准确、方便地测量杠杆装置的转动角度,所述的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杠杆支点附近。为了增大丝束在驱动滚轮上的摩擦力,所述的压紧滚轮设置在驱动滚轮之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采用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能够对丝束的拉力进行准确测量,并保证拉力调整过程的顺利实现,使得丝束成型机的丝束拉力(或张力)能够长时间保持平衡稳定,提高滤嘴生产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中控制装置所应用的丝束平衡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控制装置所应用的丝束平衡装置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控制装置所应用的丝束平衡装置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特别适用于卷烟滤嘴的成型工艺,下面将结合本技术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是本技术中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图,能够较完整的表示本技术的整体结。本技术所涉及的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其应用在丝束平衡装置中,图2、图3分别从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方向对所述的丝束平衡装置进行展示所述的丝束平衡装置,其包括:箱体1,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驱动滚轮9、压紧滚轮10、丝束导轮7、杠杆装置、弹簧片3。如图1所示,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置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直流转换电源、人机交互界面和伺服控制器,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杠杆装置上的角度传感器,直流转换电源与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电连接,MCU与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驱动滚轮同轴连接,伺服控制器与伺服电机通讯连接,交流220V线路连接直流转换电源和伺服电机为了使得控制过程更加精确,所述的MCU具有进行PID运算的功能。在所述的控制装置的应用过程中,直流转换电源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并提供给高速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MCU接受角度角度传感器测得的杠杆装置转动的角度信号,经过计算得出丝束2受到的拉力值,并与MCU内预设的最佳拉力进行比较,通过程序进行数字PID运算产生对于驱动电机(伺服电机)的控制信号、并传送给伺服控制器,通过伺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对于丝束2拉力的调节。为了实现上述的调整过程,驱动滚轮9、压紧滚轮10、丝束导轮11平行设置,压紧滚轮10能够将丝束2压紧在驱动滚轮9上,以保证驱动滚轮能够将丝束从丝束包中抽出;优选的,驱动滚轮9、压紧滚轮10上下设置,可以保证丝束在驱动滚轮上有较大的包角,以增加驱动滚轮与丝束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进一步保证抽出质量。丝束导轮11设置在驱动滚轮9之后、并能在箱体内移动,以适应丝束所受拉力的变化,并为拉力的测量和调整创造条件;优选的,丝束的移动轨迹大致为上下方向的圆弧形。以上布置方式能够使得在工作过程中,丝束经过驱动滚轮后绕过丝束导轮11并平行换向、供应至滤棒成型机,滤棒成型机将丝束拉出。丝束所承受的拉力受滤棒成型机所提供动力的影响,但该动力一般不可调;此外,丝束所受到的拉力还受到驱动滚轮转动的影响,在滤棒成型机所提供的动力一定的情况下,驱动滚轮的转速越慢,丝束所受到的拉力(或称之为张力)越大,驱动滚轮的转速越快,丝束所受到的拉力(或称之为张力)越小,驱动滚轮的速度比较容易调节,本技术的关键正是通过调节驱动滚轮的转速、进而调节丝束中的拉力(或张力),使其维持在最佳拉力范围内。所述的杠杆装置包括杠杆主动臂6、杠杆从动臂4和杠杆支点5,杠杆主动臂4的第一端部与丝束导轮7固定连接(杠杆主动臂4与丝束导轮可以同轴设置——如图3、也可以不同轴设置——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其设置在丝束平衡装置中,所述的丝束平衡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驱动滚轮、压紧滚轮、丝束导轮、杠杆装置、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置MCU(Microcontroller Unit)、直流转换电源、人机交互界面和伺服控制器,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杠杆装置上的角度传感器,直流转换电源与MCU、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电连接,MCU与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驱动滚轮同轴连接,伺服控制器与伺服电机通讯连接,交流220V线路连接直流转换电源和伺服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丝束平衡的控制装置,其设置在丝束平衡装置中,所述的丝束平衡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驱动滚轮、压紧滚轮、丝束导轮、杠杆装置、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置MCU(MicrocontrollerUnit)、直流转换电源、人机交互界面和伺服控制器,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杠杆装置上的角度传感器,直流转换电源与MCU、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电连接,MCU与人机交互界面、角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驱动滚轮同轴连接,伺服控制器与伺服电机通讯连接,交流220V线路连接直流转换电源和伺服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银龙赵松斌鲁平张永江赵振伟李小福高铭卢金领徐振生赵茨平寇国喜高雪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