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气压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21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气压阀结构,其主要包括有阀座、导气歧管、气阀组成、进气接头、侧盖、锁结盖、螺接轴柱及控制摆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拉杆直接操控,可以设于侧盖及锁结盖上的扣压板可以带动设于阀座内的气阀组成作动,由其中阀杆移动,可以使由进气接头进入的气体导通至导气歧管内,并由导气歧管带动进入的空气由排出,被排出的气流能一并带动缝纫机上的尘屑一并被排出;或是利用具杠杆原理设置的控制摆杆控制改变出气方向,将压动扣压板可以控制由进气接头进入的气体通过锁结盖的出气导孔而由喷气接头导出,使得气流可由另一喷气接头排出,利用此一喷气接头可以连接管体作为除尘,或是组接另外的驱动结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气压阀结构,该气压阀可供适用于缝纫机的集尘作业、或是其它可应用在各种行业的集尘、吹屑设备上均可使用。
技术介绍
按,习知的缝纫机的集尘方式是利用杠杆原理方式,由缝纫机带动气控的吸尘装置,当缝纫机在进行车缝作业时,空气即会由空气阀进入吸尘装置中,而使缝纫机作业时所产生的粉尘、布屑均可以一并被带走;但是通常这种习知的集尘装置是在提供缝纫机运作时,该集尘装置才会具有集尘功能,因此若是车台面布满尘屑时,则无具备实时处理的使用功能。因此,而本申请人也针对上述的结构加以改进提供一种″具气流切换的气压阀结构″,该申请是通过由气压阀开启后,可以带动进入的空气由进气阀杆排出,且排出的气流能一并带动缝纫机上的尘屑一并被排出;或是将进气阀杆转动至另一角度后,能改变出气方向,使得气流可由另一喷气接头排出,利用此一喷气接头可以连接管体作为除尘,故该气压阀主要是由可切换空气喷气的方向,达到具有多元化使用功效。鉴于习知的集尘装置使用范围有限的缺点,且本申请人先前所申请的″具气流切换之气压阀结构″必须利用旋转后达到可切换空气喷气的方向的使用功效,但是由于利用旋转转控制方式效果较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尤其是对本申请人所申请并获准专利权的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再加以改进,以提供一种更为方便的改进的气压阀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气压阀结构包括有阀座,设有两个呈轴向独立分开的内孔及气室,该内孔可供导气歧管贯穿的内孔,阀座内部还设有一轴向贯穿并可供气阀组成设置的气室;导气歧管,其是设于阀座的内孔中,该内孔一端设有结合槽可供导气歧管的本体设置,该导气歧管本体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斜贯孔,能做为将结气室导入的气流由斜贯孔进入导气歧管内;气阀组成,其包括有阀体、两阀杆及弹性组件,其中阀体设置于气室的结合部内,阀体与气室的信道同侧处设有凹入部,位于气室阀体内及气室另侧可分别供两阀杆设置,在两阀杆之间的气室内为容置一弹性组件,该两阀杆上套设有防漏环圈后,其中一阀杆为贯穿阀体及气室后设置于侧盖的槽孔之中,其尾端为固接一压板,另一阀杆则贯穿气室后设于锁结盖的槽孔内部,在阀杆尾端固定一压板;侧盖,其槽孔内可供设有压杆,该压杆是贯穿槽孔而出,之后再套以弹性组件及固定的垫片,相对于压杆末端位置为对接有一扣压板;锁结盖,其内所设的槽孔为以出气导孔连接于上方所锁接的喷气接头,槽孔内设有压杆,该压杆是贯穿槽孔而出,之后再套以弹性组件及固定的垫片而定位,相对于压杆末端位置为对接固定一扣压板。本技术所述的改进的气压阀结构,由拉杆直接操控,可以设于侧盖及锁结盖上的扣压板可以带动设于阀座内的气阀组成作动,由其中阀杆移动,可以使由进气接头进入的气体导通至导气歧管内,并由导气歧管带动进入的空气由排出,被排出的气流能一并带动缝纫机上的尘屑一并被排出;或是利用具杠杆原理设置的控制摆杆控制改变出气方向,将压动扣压板可以控制由进气接头进入的气体透过锁结盖的出气导孔而由喷气接头导出,使得气流可由另一喷气接头排出,利用此一喷气接头可以连接管体作为除尘,或是组接另外的驱动结构。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通过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一更加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图;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3所示的是本技术部分结构分解立体图;图4所示的是侧盖内部结构及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所示的是锁结盖内部结构及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6所示的是依照图1所示的A-A切线及箭头所指方向视得的剖视图;图7所示的是本技术以拉杆控制切换气体的实施例的之一图;图8所示的是本技术以拉杆控制切换气体的实施例的之二图。符号说明1阀座;11内孔;111结合槽;12气室;121结合部;122入气孔;123信道;13锁结孔;14轴接孔;2导气歧管;21本体;211斜贯孔;22O型环;3气阀组成;31阀体;311凹入部;32、33阀杆;321、331防漏环圈;322、332压板;34弹性组件;4进气接头;5侧盖;51槽孔;52贯孔;53轴接孔;54锁孔;55扣压板;551螺柱;56压杆;561防漏垫圈;562弹性组件;563垫片;564固定扣环;6锁结盖;61槽孔;611出气导孔;62贯孔;63锁孔;64压杆;641防漏垫圈;642弹性组件;643垫片;644固定扣环;65扣压板;651螺柱;66喷气接头;7螺接轴柱;8控制摆杆;81侧控部一;82侧控部二;83固定件;9拉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有阀座1、导气歧管2、气阀组成3、进气接头4、侧盖5、锁结盖6、螺接轴柱7及控制摆杆8;其中导气歧管2为贯穿阀座1、侧盖5及锁结盖6,而阀座1与侧盖5及锁结盖6之间为以数螺接轴柱7贯穿其阀座1的数轴接孔14及侧盖5的数轴接孔53后,数螺接轴柱7为锁固锁结盖6的锁孔63锁固,进气接头4为锁接于阀座1上并与气室12(如图3所示)之间由入气孔122作为连通。再请参阅图2、3和图6所示,上述阀座1设有两个呈轴向独立分开的内孔11及气室12,该内孔11可供导气歧管2贯穿的内孔11,内孔11一端设有结合槽111可供导气歧管2的本体21设置,而在阀座1内部还设有一轴向贯穿的气室12,在本体21内可供气阀组成3设置;导气歧管2与气阀组成3分别设于不同内孔11及气室12之中,但必须能使气体之间具有可连通的结构,因此在气室12一侧开口处设有信道123,可以连通内孔11及气室12之间,该导气歧管2本体21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斜贯孔211,能做为将结气室12导入的气流由斜贯孔211进入导气歧管2内。而设于气室12内的气阀组成3结构,请参阅图3及图所6示,该气阀组成3包括有阀体31、阀杆32、33及弹性组件34,其中阀体31设置于气室12的结合部121内,阀体31与气室12的信道123同侧处设有凹入部311,能供气流由凹入部311进入信道123之中,位于气室12内部再先行供阀体31设置定位后,在气室12的阀体31内及气室12另侧可分别供阀杆32、33设置,在阀杆32、33两者之间的气室12内为容置一弹性组件34,以定位阀杆32、33容置的位置确实;该阀杆32套设有防漏环圈321后,为贯穿阀体31及气室12后设置于侧盖5的槽孔51之中,其尾端为固接一压板322;另一阀杆33为套置有一防漏环圈331后则贯穿气室12而设于锁结盖6的槽孔61内部,之后再于阀杆33尾端固定一压板332。再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上述供气阀组成3的阀杆32设置的侧盖5,其槽孔51内除上述的阀杆32外还可供设有压杆56,该压杆56以防漏垫圈561套置后,贯穿槽孔51而出,之后再套以弹性组件562及固定的垫片563,且垫片563为以固定扣环564扣于压杆56上将套于压杆56上的组件定位,而相对于压杆56末端位置为对接有一以螺柱551固定的扣压板55,由扣压板55可以压动压杆56的直线往复移动。而阀座1另侧设置的锁结盖6请参阅图2、5和图6所示,该锁结盖6为以螺接轴柱7锁结与阀座1连结,锁结盖6的槽孔61为以出气导孔611连接于上方所锁接的喷气接头66,使得喷气接头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气压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座,其设有两个呈轴向独立分开的内孔及气室,该内孔可供导气歧管贯穿的内孔,阀座内部还设有一轴向贯穿并可供气阀组成设置的气室; 导气歧管,其是设于阀座的内孔中,该内孔一端设有结合槽可供导 气歧管的本体设置,该导气歧管本体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斜贯孔,能做为将结气室导入的气流藉斜贯孔进入导气歧管内;气阀组成,其包括有阀体、两阀杆及弹性组件,其中阀体设置于气室的结合部内,阀体与气室的信道同侧处设有凹入部,位于气室阀体内及气室另 侧可分别供两阀杆设置,于两阀杆之间的气室内为容置一弹性组件,该两阀杆上套设有防漏环圈后,其中一阀杆为贯穿阀体及气室后设置于侧盖的槽孔之中,其尾端为固接一压板,另一阀杆则贯穿气室后设于锁结盖的槽孔内部,于阀杆尾端固定一压板;侧盖,其槽 孔内可供设有压杆,该压杆是贯穿槽孔而出,之后再套以弹性组件及固定的垫片,相对于压杆末端位置为对接有一扣压板;锁结盖,其内所设的槽孔为以出气导孔连接于上方所锁接的喷气接头,槽孔内设有压杆,该压杆是贯穿槽孔而出,之后再套以弹性组件及固定 的垫片而定位,相对于压杆末端位置为对接固定一扣压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金龙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