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式笋干干燥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18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7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式笋干干燥窑,包括隧道干燥窑箱,其内部开设有相通的笋干常规烘烤区、笋干压榨单元区与热气排放区;热风加热装置,设置于笋干常规烘烤区的左端;笋干压榨装置,设置于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上端;笋干振动装置,设置于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下端;鲜笋装载干燥推车,其左右滑动连接于热气排放区、笋干压榨单元区以及笋干常规烘烤区;干燥窑箱入口门,设置于热气排放区的右端;干燥窑箱出口门,设置于笋干常规烘烤区的侧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设备工况温度梯度小,热能功率可以比传统烘烤箱小很多,热能利用率高。通过压榨处理,使鲜笋组织内的水分通过笋已烘干的外壳挤出一定的水分,而不破坏笋的组织,缩短了烘干时间。

A tunnel drying kiln for bamboo shoo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unnel type drying kiln for dried bamboo shoots, which includes a tunnel drying kiln box, which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conventional baking area for dried bamboo shoots, a pressing unit area for dried bamboo shoots and a hot gas discharge area; a hot air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conventional baking area for dried bamboo shoots; a press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pressing unit area for dried bamboo shoots; a vibr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pressing unit area for dried bamboo shoots At the lower end, the fresh bamboo shoot is loaded with a drying cart, which slides left and right to connect with the hot gas discharge area, the dry pressing unit area and the conventional baking area of the bamboo shoot; the inlet door of the drying kiln box is set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hot gas discharge area; the outlet door of the drying kiln box is set at the side end of the conventional baking area of the bamboo shoot.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of the equipment working condition is small, the thermal power can be much smaller than the traditional oven, and the thermal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is high. By pressing, the water in the fresh shoot tissue can be squeezed out through the dried shell of the shoot without destroying the shoot tissue and shortening the dryi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式笋干干燥窑
本专利技术涉及笋干干燥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式笋干干燥窑。
技术介绍
毛竹鲜笋一年只有一季,而且产笋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冬季末和春季初才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鲜笋;并且鲜笋不宜储存。为了能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毛竹笋,现有的解决办法是鲜笋直接加工成清水笋和笋干,解决鲜笋储存问题。传统的笋干制作方法主要分为六个步骤:1、挖笋;2、削笋;3、煮笋;4、漂笋冷却;5、压榨;6、晒干或烘干。晒干或烤干后即成为成品笋干,这种方法解决了笋的长期储存问题。这种传统的制法劳动强度大,能耗高;需要配有煮锅、清水池、压笋机、烘干窑或烘干房、电动葫芦,生产中间过程需要不断人为的劳动。笋干是不能直接食用,人们要享受笋干大餐,笋干还要进行复水处理,传统的笋干复水步骤分为6步骤:1、笋干一道复水;2、煮笋;3、冷却切片浸泡;4、切片蒸煮;5、浸泡与装袋;6、根据笋的品种要求,放入适量的调值要求的柠檬酸与水的混合液(一般ph值4.5~6.5);然后塑料袋口封袋处理。对于传统笋干加工步骤多、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现有技术还采取直接生烤笋干的办法,其工艺流程是:1、削笋:鲜笋送到后,剥壳去根须,如有污泥,须洗净;2、鲜笋破条:削好的鲜笋切割、破条;3、烘烤:鲜笋条放入烤箱中直接烘烤,烘烤时间16~36小时,烘干后的笋干即为成品笋干;烘烤温度50℃~115℃,大部分是烘烤温度前期90℃~100℃,后期40℃~50℃。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烘烤的时间较长,热能消耗较大;2、笋干没有经过压榨,笋干烘干后保留鲜笋样子,笋体积较大、并且较脆,不好储存;3、生烤笋干没有经过传统笋干加工压榨处理,笋干组织密度较高,一些易溶于水的糖分和矿物质组成的成份在生烤时,由于笋干表面细胞先烘干,使内部的这些物质出不来。在复水笋干的加工步骤中,这些成份大量的溶解在复水浸泡液和蒸煮液中,造成大量的水污染;4、传统烘烤箱在烘烤笋干时,是一次性把鲜笋摆满烤箱的所有货架,致使开机时需要大负荷热能,设备热能配置就要大;当笋干快干时,只需要小量负荷热能,此时设备利用率不高;烘烤温度前期90℃~100℃,后期40℃~50℃,工况温度梯度大,干燥后期设备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状况,能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式笋干干燥窑,对笋进行干燥与压榨,工况温度梯度小,热能利用率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隧道式笋干干燥窑,包括隧道干燥窑箱,其内部开设有相通的笋干常规烘烤区、笋干压榨单元区与热气排放区;热风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的左端;笋干压榨装置,设置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上端;笋干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下端;鲜笋装载干燥推车,其左右滑动连接于所述热气排放区、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以及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压榨水导流槽,设置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下端两侧;压榨水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热气排放区的底部;干燥窑箱入口门,设置于所述热气排放区的右端;干燥窑箱出口门,设置于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的侧端。进一步地,所述热风加热装置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进风管、风机、散热器与栅网,所述栅网与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相邻;所述热风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出风管、热能回收器、第二进风管、第二出风管、第一风门、第二风门与第三风门,所述第一出风管设置于所述热气排放区的上端,所述第二进风管与所述热能回收器热交换连接,所述第二进风管还与所述第一进风管通过所述第一风门连接,所述第一出风管与所述热能回收器的管道入口通过所述第二风门连接,所述第一出风管与所述第一进风管通过所述第三风门连接,所述热能回收器的管道出口与所述第二出风管连接;所述热风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风温度为70℃~100℃。进一步地,所述笋干压榨装置包括一个液压油缸、一个压榨板、四个底座、四个气缸与四个吊框轴耙,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榨板的中间,所述四个气缸分别位于所述压榨板的四个角落,每个所述气缸通过一个所述底座与所述压榨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与一个所述吊框轴耙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含水率参数:笋的含水率在76%~95%之间,压榨工作起始含水率为85%;压榨工艺参数:所述压榨板的移动速度0.5~1.5cm/60s;单位压力保持在0.01~0.05Mpa,加压时间906S/H~1200S/H;或者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含水率参数:笋的含水率在56%~75%之间,压榨工作起始含水率为70%;压榨工艺参数:所述压榨板的移动速度1.6~2.5cm/60s;单位压力保持在0.06~0.1Mpa,加压时间600S/H~905S/H;或者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含水率参数:笋的含水率在36%~55%之间,压榨工作起始含水率为50%;压榨工艺参数:所述压榨板的移动速度2.51~3.5cm/60s;单位压力保持在0.11~0.15Mpa,加压时间301S/H~599S/H;或者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含水率参数:笋的含水率在21%~35%之间,压榨工作起始含水率为30%;压榨工艺参数:所述压榨板的移动速度3.6~5.cm/60s;单位压力保持在0.16~0.2Mpa,加压时间10S/H~300S/H。进一步地,所述笋干振动装置包括电磁铁、电磁铁线圈、平衡块、振动电机与支撑弹簧,所述电磁铁的下端与所述平衡块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线圈与所述电磁铁环绕设置,所述电磁铁滑动连接于所述隧道干燥窑箱的底部,所述平衡块还与所述振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平衡块与所述隧道干燥窑箱的底部之间还设有所述支撑弹簧。进一步地,所述鲜笋装载干燥推车包括推车框架、立柱、支撑座、永久强磁铁、吊框轴、滑轮以及吊盘组件,四个所述立柱分别固设于所述推车框架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立柱还固设有一个支撑座与一个永久强磁铁,两个所述吊框轴分别固设于所述推车框架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吊框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滑轮,所述吊框轴与滑轮能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复数个所述吊盘组件位于所述吊框轴的下方并间隔排列,所述吊框轴与相邻的所述吊盘组件通过长吊绳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吊盘组件通过长吊绳连接,所述吊盘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吊框盘与托盘压板,所述吊框盘与所述托盘压板通过短吊绳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吊盘组件还包括圆柱形金属体,所述吊框盘具有横竖井架结构,所述托盘压板具有与所述横竖井架结构匹配的圆弧形沟,所述圆柱形金属体固定连接于最低位置的托盘压板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推车框架包括复数个横栏、竖栏、底部栏与压榨水导流板,所述横栏、竖栏、底部栏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榨水导流板分别固设于所述底部栏的前后两端,所述底部栏开设有预留孔,所述圆柱形金属体滑动连接于所述预留孔。进一步地,还包括具有喇叭型引导口的推车引导通道,所述推车引导通道设置于所述热气排放区、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相邻。进一步地,所述压榨水加热装置包括称重单元、加热电炉、压榨水锅、锅手柄、活动栅栏网锅盖、锅盖转轴与活动锅盖手柄,所述称重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式笋干干燥窑,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干燥窑箱,其内部开设有相通的笋干常规烘烤区、笋干压榨单元区与热气排放区;/n热风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的左端;/n笋干压榨装置,设置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上端;/n笋干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下端;/n鲜笋装载干燥推车,其左右滑动连接于所述热气排放区、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以及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n压榨水导流槽,设置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下端两侧;/n压榨水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热气排放区的底部;/n干燥窑箱入口门,设置于所述热气排放区的右端;/n干燥窑箱出口门,设置于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的侧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式笋干干燥窑,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干燥窑箱,其内部开设有相通的笋干常规烘烤区、笋干压榨单元区与热气排放区;
热风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的左端;
笋干压榨装置,设置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上端;
笋干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下端;
鲜笋装载干燥推车,其左右滑动连接于所述热气排放区、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以及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
压榨水导流槽,设置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下端两侧;
压榨水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热气排放区的底部;
干燥窑箱入口门,设置于所述热气排放区的右端;
干燥窑箱出口门,设置于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的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笋干干燥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加热装置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进风管、风机、散热器与栅网,所述栅网与所述笋干常规烘烤区相邻;所述热风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出风管、热能回收器、第二进风管、第二出风管、第一风门、第二风门与第三风门,所述第一出风管设置于所述热气排放区的上端,所述第二进风管与所述热能回收器热交换连接,所述第二进风管还与所述第一进风管通过所述第一风门连接,所述第一出风管与所述热能回收器的管道入口通过所述第二风门连接,所述第一出风管与所述第一进风管通过所述第三风门连接,所述热能回收器的管道出口与所述第二出风管连接;所述热风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风温度为7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笋干干燥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笋干压榨装置包括一个液压油缸、一个压榨板、四个底座、四个气缸与四个吊框轴耙,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榨板的中间,所述四个气缸分别位于所述压榨板的四个角落,每个所述气缸通过一个所述底座与所述压榨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与一个所述吊框轴耙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式笋干干燥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含水率参数:笋的含水率在76%~95%之间,压榨工作起始含水率为85%;压榨工艺参数:所述压榨板的移动速度0.5~1.5cm/60s;单位压力保持在0.01~0.05Mpa,加压时间906S/H~1200S/H;
或者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含水率参数:笋的含水率在56%~75%之间,压榨工作起始含水率为70%;压榨工艺参数:所述压榨板的移动速度1.6~2.5cm/60s;单位压力保持在0.06~0.1Mpa,加压时间600S/H~905S/H;
或者所述笋干压榨单元区的含水率参数:笋的含水率在36%~55%之间,压榨工作起始含水率为50%;压榨工艺参数:所述压榨板的移动速度2.51~3.5cm/60s;单位压力保持在0.11~0.15Mpa,加压时间301S/H~599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孝浏陈浙勇王佳瑞陈铮颍王佳丽林海青吴继林陈德金王永闽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市亚林竹类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