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06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8:37
一种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其包含主剂(A)和固化剂(B),其中,主剂(A)以规定的比率含有聚氨酯预聚物(a)、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b)和硅烷偶联剂(c),固化剂(B)含有规定量的具有50~500mgKOH/g的羟基值的多元醇(d)和胺催化剂(e),主剂(A)和固化剂(B)的混合质量比为3:1~10:1,并且主剂(A)和固化剂(B)中的NCO/OH基当量比为1.0~5.0。

Two component curing polyurethane system composition

A two-component curing polyurethane system composition comprises a main agent (a) and a curing agent (b), wherein the main agent (a) comprises a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a), an isocyanurate modified body of a polyisocyanate compound (b) and a silane coupling agent (c) at a specified ratio, and the curing agent (b) comprises a specified amount of polyol (d) and amine catalyst (E) with a hydroxyl value of 50-500mgkoh / g, a main agent (a) and a curing agent\uff08 The mixed mass ratio of B) is 3:1-10:1, and the ratio of NCO / Oh in the main agent (a) and curing agent (b) is 1.0-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
本申请涉及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
技术介绍
汽车的车身、前门、后门、后尾箱门、前保险杆、后保险杆、侧裙(ロツカ一モ一ル)等内外装部件一般都是使用钢板,但为了响应近年来的油耗改善要求,需要实现轻量化。因此,使用聚丙烯等塑料材料代替钢板作为汽车的内外装部件的情况有所增加。此外,聚丙烯等塑料材料与钢板相比由于强度较低,所以一般是通过添加滑石、玻璃填料等来提高强度。作为聚丙烯等塑料制的汽车部件彼此之间的粘接剂,提出了聚氨酯系组合物。作为聚氨酯系组合物,已知可通过空气中的湿气等来固化的被称作湿气固化型的单组分型组合物、以及由主剂和固化剂制成的双组分型组合物。其中,从粘接工序中的作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能够充分确保适用期(适用寿命(potlife)、多组分涂料中涂料因化学反应等而开始固化之前的时间)并且能够迅速固化的双组分型。一般来说,聚丙烯基材由于表面的极性小,难以粘接,所以为了使粘接变得容易,就要对基材表面进行导入极性基团的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可应用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火焰处理等。另外,对实施了表面处理的聚丙烯基材彼此之间的粘接难以直接应用聚氨酯系组合物,所以一般是对各种聚丙烯基材进行作为前处理的底漆处理之后再应用聚氨酯系组合物。可是,近年来,在聚氨酯系组合物的粘接中,从工序的简化和作业环境改善等观点出发,要求实现无底漆处理化。特别地,底漆处理工序的排除(去除化)在组装工序的节拍管理严格的汽车制造工序中是显著的要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单组分湿气固化型的无底漆粘接剂(聚氨酯系组合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17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专利文献1的无底漆粘接剂由于为单组分型,因此担心固化过程中起泡或者深部固化性差。此外,所谓深部固化性,其是判断聚氨酯系组合物中没有与气氛中的水分(湿气)接触的被膜内部的固化状况的物性,用一定时间后得到的固化被膜的厚度进行评价。另外,从实际使用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即使在改变了主剂与固化剂的混合比(配合比)的情况下也以宽广的混合比发挥优异的性能。进而,在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中将主剂与固化剂的混合质量比限定为1:1的情形也多,但从提高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在增加了主剂的配合量时发挥优异的性能。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使主剂与固化剂的混合质量比成为3:1~10:1的范围时深部固化性、速固化性和无底漆粘接性优异的双组分型聚氨酯系组合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人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以下的[1]~[4]中所示的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的速固化性、无底漆粘接性和耐湿热老化性优异。[1]一种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其包含主剂(A)和固化剂(B),其中,主剂(A)含有聚氨酯预聚物(a)、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b)和硅烷偶联剂(c),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b)的含量是相对于聚氨酯预聚物(a)100质量份为0.5~3.0质量份,硅烷偶联剂(c)的含量是相对于聚氨酯预聚物(a)100质量份为0.5~5.0质量份,固化剂(B)含有具有50~500mgKOH/g的羟基值的多元醇(d)和胺催化剂(e),多元醇(d)的含量是相对于固化剂(B)的总量为40~60质量%,胺催化剂(e)的含量是相对于固化剂(B)的总量为1.0~10.0质量%,主剂(A)和固化剂(B)的混合质量比为3:1~10:1,并且主剂(A)和固化剂(B)中的NCO/OH基当量比为1.0~5.0。[2]根据[1]所述的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其中,主剂(A)和固化剂(B)中的至少一者还含有炭黑(f),炭黑(f)的总含量是相对于主剂(A)和固化剂(B)的总量为10~30质量%。[3]根据[1]或[2]所述的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其中,主剂(A)和固化剂(B)中的至少一者还含有高岭土(g),高岭土(g)的总含量是相对于主剂(A)和固化剂(B)的总量为10~35质量%。[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其中,聚氨酯预聚物(a)是数均分子量为8000以上的聚醚多元醇(a-1)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a-2)的反应产物。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申请的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在使主剂与固化剂的混合质量比成为3:1~10:1的范围时,深部固化性、速固化性和无底漆粘接性优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申请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申请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表示分别包含“~”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最小值和最大值的范围。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阶段性地记载的数值范围中,某阶段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替换成另一阶段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数值范围中,其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替换成实施例中所示的值。本实施方式的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聚氨酯系组合物”)包含主剂(A)和固化剂(B)。就该聚氨酯系组合物而言,通过将主剂(A)与固化剂(B)混合,能够使它们固化。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聚氨酯系组合物中,以主剂(A)和固化剂(B)的质量比成为3:1~10:1的方式进行混合。主剂(A)含有聚氨酯预聚物(a)、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b)和硅烷偶联剂(c)。固化剂(B)含有具有50~500mgKOH/g的羟基值的多元醇(d)和胺催化剂(e)。优选的是,主剂(A)和固化剂(B)中的至少一者含有炭黑(f)、高岭土(g)和增塑剂(h)中的至少任一个。以下对各成分进行说明。<聚氨酯预聚物(a)>聚氨酯预聚物(a)为具有2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与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产物。本实施方式的聚氨酯预聚物优选为以异氰酸酯基的数变得过量的方式进行反应、从而在分子内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预聚物。作为活性氢基,例如可列举出羟基(OH基)、羧基(COOH基)、氨基(NH2基)、硫醇基(SH基)等。作为具有2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优选多元醇,更优选聚醚多元醇(a-1)。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出异氰酸酯基与芳族烃结合的芳族多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基与脂环式烃结合的脂环族多异氰酸酯等。在这些中,优选芳族多异氰酸酯,更优选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a-2)或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进一步优选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a-2)。具有2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和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各自单独地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并用。<聚醚多元醇(a-1)>上述聚醚多元醇(a-1)只要是具有2个以上OH基的聚醚多元醇就行,并无特别限定。具体地,可列举出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聚四亚甲基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其包含主剂(A)和固化剂(B),其中,主剂(A)含有聚氨酯预聚物(a)、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b)和硅烷偶联剂(c),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b)的含量是相对于聚氨酯预聚物(a)100质量份为0.5~3.0质量份,硅烷偶联剂(c)的含量是相对于聚氨酯预聚物(a)100质量份为0.5~5.0质量份,/n固化剂(B)含有具有50~500mgKOH/g的羟基值的多元醇(d)和胺催化剂(e),多元醇(d)的含量是相对于固化剂(B)的总量为40~60质量%,胺催化剂(e)的含量是相对于固化剂(B)的总量为1.0~10.0质量%,/n主剂(A)和固化剂(B)的混合质量比为3:1~10:1,并且主剂(A)和固化剂(B)中的NCO/OH基当量比为1.0~5.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系组合物,其包含主剂(A)和固化剂(B),其中,主剂(A)含有聚氨酯预聚物(a)、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b)和硅烷偶联剂(c),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b)的含量是相对于聚氨酯预聚物(a)100质量份为0.5~3.0质量份,硅烷偶联剂(c)的含量是相对于聚氨酯预聚物(a)100质量份为0.5~5.0质量份,
固化剂(B)含有具有50~500mgKOH/g的羟基值的多元醇(d)和胺催化剂(e),多元醇(d)的含量是相对于固化剂(B)的总量为40~60质量%,胺催化剂(e)的含量是相对于固化剂(B)的总量为1.0~10.0质量%,
主剂(A)和固化剂(B)的混合质量比为3:1~10:1,并且主剂(A)和固化剂(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本祐也松宫久雄森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