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640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包括面积较大的连接密封部(41)和面积较小的瓣叶(42),连接密封部(41)和瓣叶(42)之间通过连接部(43)相互连接,且预留有镂空部(44),所述镂空部(44)的面积大于连接部(4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分体式的阀瓣结构,使得阀瓣的连接密封部可以作为密封圈处于承口与阀体的对接处,然后采用螺帽等通过简单的螺纹连接就可实现承口、阀体的紧密连接,又保证连接密封性,克服了现有止回阀螺栓连接的复杂及繁重等问题,同时通过将瓣叶的金属块设置在橡胶层内部,避免了金属块被腐蚀氧化,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技术属于止回阀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止回阀的阀瓣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单向卧式塑料大门径止回阀包括承口、阀体和阀瓣,阀瓣处于承口 和阀体的对接处,通常阀瓣外部两端为金属块,巾间为橡胶圈,使用时在流量 液体的冲击下,阀瓣开启,止回阀流通,当液体流量不足或没有时,阀瓣在金 属块的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封闭止回阀,由于金属块长期暴露在液体中,十 分容易被酸、碱等所腐蚀,且易被氧化,使产品的使用寿命縮短。另外,现有阀瓣是一体化结构, 一端与承UJ和阀体紧密连接,主体则自然垂下,盖住承口的通口,在介质的冲击下主体脱离承口通口,此时阀体开启, 在介质流量不足或没有时,主体在重力作用下垂下,封闭承口。这种-一体化阀 瓣结构使得止回阀大多采用的是金属螺栓法兰式连接方式,即承口和阀体均设 有连接法兰,将连接法兰对上后用螺栓连接,才能保证安装后承口、阀体和阀 瓣之间的密封性能,导致安装不方便,且增加了产品的自重,给实际使用带来 很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得止回阀便于装 配,且达到节省材料,降低重量的效果。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阀瓣结构还有效避免金属块被腐蚀氧化,使得止回阀使用寿命延长的阀瓣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包括面积较大的连接密封部和面积较小的瓣叶, 连接密封部和瓣叶之间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且预留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的 面积大于连接部。本技术通过改阀瓣的一体化结构为分体式,采用不同面积的连接密封 部和瓣叶,连接密封部可用于装配时与处于承LJ和阀体之间,达到紧密连接, 又保证密封性能,而通过瓣叶来实现原有阀瓣的主要功能,即开启或封闭承口 的通口,且设置的连接部和镂空部,即保证了连接密封部和瓣叶之间的连成一 体,又不影响瓣叶的开启和封闭性能。卜.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为柔性连接体。采用柔性连接体,使得瓣叶 在受介质冲击下脱离承口,以及在自然重力作用下封闭承口几乎不受连接部影 响,保证了阀瓣原先的同有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瓣叶由橡胶圈,以及设置于橡胶圈内部的金属块组成。通 过将金属块设置在橡胶圈内部,有效避免了金属块受酸、碱介质的腐蚀及氧化, 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所述连接密封部上设置有与止回阀的承口所设置的凹槽吻合的凸块。凸块 与止回阀的承口的凹槽相配,起到定向定位的作用,防止装配后阀瓣的滑动。作为较佳的方案,所述连接密封部和瓣叶均为圆形,且两者之间同心设置, 所述连接部为连接两者之间的圆弧段,所述镂空部也为圆弧段。设置为圆形结 构,便于与止回阀的固有结构,以及所连接的管道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镂空部的圆弧段长度为连接部圆弧段的3到10倍。使得连接部不会影响到瓣叶的开启或关闭工作。当连接密封部和瓣叶采用圆形结构时,所述连接密封部所设置的凸块为圆 弧状橡胶凸圈,与承口设置的圆弧状凹槽相匹配,且该橡胶凸圈预留有装配口, 即该凸块不是封闭的橡胶凸圈,而是留有缺口,通过该缺口作为装配口,便于 安装时阀瓣与承口的对位。本技术通过采用分体式的阔瓣结构,使得阀瓣的连接密封部可以作为 密封圈处于承口与阀体的对接处,然后采用螺帽等通过简单的螺纹连接就可实 现承口、阀体的紧密连接,又保证连接密封性,克服了现有止回阀螺栓连接的 复杂及繁重等问题,同时通过将瓣叶的金属块设置在橡胶层内部,避免了金属 块被腐蚀氧化,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 一步的说明。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其中左半部分为本技术的阀瓣,而右半部分为止回阀的承口。阀瓣包括面积较大的连接密封圈41和面积较 小的瓣叶42,连接密封圈41和瓣叶42之间通过橡胶连接部43相互连接,且预 留有镂空部44,所述镂空部44的面积大于连接部43。阀瓣整体呈圆形状,连 接密封部41和瓣叶42为同心圆结构,橡胶连接部43为一段橡胶圆弧,镂空部 44也为圆弧状。本技术应用于止回阀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止回阀包括承口 1、螺帽2、阀体3、以及阔瓣,阀瓣包括橡胶防腐蚀外层4和金属块5。承口 1设有凹槽11,与阀瓣的连接密封圈41所设置的凸起45吻合,起到定向定位的作用,互相配 合防止阀瓣的滑动,另外,阀瓣不止起到开/关水口及密封开/关水口位的液体, 还能密封住承口 1、阀体3与螺帽2连接处的漏水。该止回阀的承口 1与阀体3两端分别用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管材,介质经 管材流向承口,因在流动的介质压力作用下,阀瓣打开,介质通过与阀体粘接 的管材流走;而当与承口 1粘接的管材方向不再有介质流动或所流动的介质的 作用力不足以将阀瓣打开时,阀瓣在其自身的作用力下自动关闭,将承口与主 体两端的介质流向切断,此时,被瓣叶42包裹着的金属物5在其自重力及仍然 有少许留在阀体3内的介质的作用力下,使其紧密地压住承口 l处,防止因仍 有少许留在承口 l处的介质流过,也可防止因存留在阀体3内的介质倒流。只 有当承口 l处的介质压力作用力达到足以打开阀瓣时,才能形成下一次的流动。本专利技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螺帽2与阔体3的螺纹连接后,便将各配件 安装完毕,使产品不仅安装简便,而且外型美观。权利要求1、一种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积较大的连接密封部(41)和面积较小的瓣叶(42),连接密封部(41)和瓣叶(42)之间通过连接部(43)相互连接,且预留有镂空部(44),所述镂空部(44)的面积大于连接部(43)。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3) 为柔性连接体。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瓣叶(42) 由橡胶圈,以及设置于橡胶圈内部的金属块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密封部 (1)上设置有与止回阀的承口所设置的凹槽吻合的凸块(45)。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密封部 (41)和瓣叶(42)均为圆形,且两者之间同心设置,所述连接部(43)为连接两者之间的圆弧段,所述镂空部(44)也为圆弧段。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44) 的圆弧段长度为连接部(43)圆弧段的3到10倍。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45) 为圆弧状橡胶凸圈,且该橡胶凸圈预留有装配口 (46)。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包括面积较大的连接密封部(41)和面积较小的瓣叶(42),连接密封部(41)和瓣叶(42)之间通过连接部(43)相互连接,且预留有镂空部(44),所述镂空部(44)的面积大于连接部(43)。本技术通过采用分体式的阀瓣结构,使得阀瓣的连接密封部可以作为密封圈处于承口与阀体的对接处,然后采用螺帽等通过简单的螺纹连接就可实现承口、阀体的紧密连接,又保证连接密封性,克服了现有止回阀螺栓连接的复杂及繁重等问题,同时通过将瓣叶的金属块设置在橡胶层内部,避免了金属块被腐蚀氧化,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K31/12GK201187605SQ200820045270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积较大的连接密封部(41)和面积较小的瓣叶(42),连接密封部(41)和瓣叶(42)之间通过连接部(43)相互连接,且预留有镂空部(44),所述镂空部(44)的面积大于连接部(4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淑芬叶景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