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63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及组件,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包括多个呈多行多列排布的MWT太阳能电池单元,每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对边边缘分别设有正面电极接触点与背面电极接触点,相应地相邻行及相邻列的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正面电极接触点与背面电极接触点相间排布;每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和与其相邻行的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和/或,和与其相邻列的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使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形成电流通路;在位于MWT太阳能电池组串的最外侧的相邻两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相邻边缘形成正极和负极,组串的正极和负极距离较近,将上述组串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可减少汇流条使用量,减少组件功率在汇流条上的消耗,提升组件性能。

MWT solar cell string and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WT solar cell string and a component. The MWT solar cell string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MWT solar cells arranged in multiple rows and columns. The opposite edge of each MWT solar cell cell unit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ront electrode contact point and a back electrode contact point, and correspondingly the front electrode contact point of the adjacent rows and columns of MWT solar cell units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The pole contact points are arranged alternately; each MWT solar cell unit is connected in series with the MWT solar cell unit in the adjacent row, and / or is connected in series with the MWT solar cell unit in the adjacent row, so as to form a current path for the MWT solar cell string; the positive pole and negative pole are formed at the adjacent edges of the two adjacent MWT solar cell units at the outermost side of the MWT solar cell string, and the group The positive pole and negative pole of the string are relatively close. When the string is used in solar cell module, the usage of bus bar can be reduced, the consumption of module power on bus bar can be reduc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odule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及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及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尽量低的生产成本和尽量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一直是太阳能电池工业追求的目标。常规太阳能电池的负电极接触电极和正电极接触电极分别位于电池片的正反两面;电池的正面为受光面,正面金属电极主栅线以及细栅线的覆盖必将导致一部分入射的太阳光被金属电极所反射,造成一部分光学损失。普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金属电极的覆盖面积在7%左右,减少金属电极的正面覆盖可以直接提高的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金属穿导(MetalWrapThrough)电池”,简称MWT电池,是一种发射极接触电极和基极接触电极都位于电池背面的电池。在MWT电池结构中,位于电池受光面的发射极的接触电极由硅基体体内引导到电池背面,与基极接触电极都位于电池背面,使表面发射极所收集的电流由电池的背面流出。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相比,电池正面的导电主栅线由位于背面的发射电极所取代,电池正面的遮光面积减小,接受光照的面积增加,有效增加了电池片的短路电流,从而使电池能量转化效率得到提高。专利文献CN107195696A公开了一种MWT太阳能电池组件,如图1所示,该组件包括多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30,每个电池单元30具有分布于电池单元背光面的对边边缘旁的一列正面电极接触点和一列背面电极接触点,电池单元30相邻排布成组串,相邻的电池单元30的每一正面电极接触点和每一背面电极接触点之间均通过焊带31相连,位于组串一端的电池单元30的正面接触点与汇流条32之间通过焊带31相连,位于组串另一端的电池单元的背面电极接触点与另一汇流条32之间通过焊带31相连。上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需要较长的汇流条,组件功率在汇流条上有较大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MWT太阳能电池组串,用以解决MWT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需要较长的汇流条,组件功率在汇流条上有较大损耗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包括多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每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对边边缘分别设有正面电极接触点与背面电极接触点,多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呈多行多列排布,相应地相邻行以及相邻列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正面电极接触点与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相间排布;每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和与其相邻行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和/或,和与其相邻列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使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形成电流通路;并且,在位于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的最外侧的相邻两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相邻边缘形成正极和负极。进一步地,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电池单元与第二电池单元,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位于最外侧一行且彼此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仅分别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以在其未形成串联的对边分别形成正极和负极,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分别与其相邻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两个相串联。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位于角部。进一步地,每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中,对边边缘分别设有多个所述正面电极接触点与多个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该多个所述正面电极接触点均匀地间隔开分布以形成一列,且该多个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均匀地间隔开分布以形成一列。进一步地,每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中,所述正面电极接触点与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之间一一对应且间距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串联通过焊带或导电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由焊条连接所述正面电极接触点形成,所述负极由焊条连接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形成。进一步地,多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排布成2M行×2N列,所述M和N分别独立地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进一步地,第1行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两两之间相互串联,第1行与第2行、第3行与第4行、直至第2M-1行与第2M行之间,位于最外侧列的两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之间相互串联,除第1行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之外,每行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之中,除了位于第1列与第2列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之间不连接之外其余与相邻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且除了第1行与最后一行之外,每行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之中,所述位于第1列与第2列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分别与其下一行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进一步地,第1行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两两之间相互串联,第3列与第4列、直至第2N-1列与第2N列之间,位于第2M行的两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之间相互串联,第2列与第3列、直至第2N-2与第2N-1列之间,位于第2行的两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之间相互串联,位于第1列与第2N列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分别与其下一行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除了第1列与第2N列之外且除了第1行之外,每列中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分别与其下一行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之间的间距小于0.5mm。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进一步地,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多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多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呈多行多列且一层或多层排布,多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并联且汇总连接到接线盒中。进一步地,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为两个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位于角部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其中,多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呈2行2列排布,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彼此相邻以位于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中心位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通过每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和与其相邻行的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和/或,和与其相邻列的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来形成电流通路,并且组串的正极和负极形成于MWT太阳能电池组串的最外侧的相邻两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相邻边缘,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的正极和负极距离较近,因此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可以大大减少汇流条的使用量,减少组件功率在汇流条上的消耗,提升组件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常规MWT电池组件中MWT电池单元的串联互联方式;图2为MWT太阳能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MWT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切割示意图;图3-b为MWT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切割示意图;图4-a为两个相邻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正面电极接触点与背面电极接触点横向连接方式;图4-b为两个相邻M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每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对边边缘分别设有正面电极接触点与背面电极接触点,/n多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呈多行多列排布,相应地相邻行以及相邻列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正面电极接触点与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相间排布;/n每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和与其相邻行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和/或,和与其相邻列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使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形成电流通路;并且,在位于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的最外侧的相邻两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相邻边缘形成正极和负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每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对边边缘分别设有正面电极接触点与背面电极接触点,
多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呈多行多列排布,相应地相邻行以及相邻列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正面电极接触点与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相间排布;
每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和与其相邻行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和/或,和与其相邻列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使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形成电流通路;并且,在位于所述MWT太阳能电池组串的最外侧的相邻两个MWT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相邻边缘形成正极和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其特征在于,
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电池单元与第二电池单元,
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位于最外侧一行且彼此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仅分别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以在其未形成串联的对边分别形成正极和负极,
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分别与其相邻的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两个相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位于角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中,对边边缘分别设有多个所述正面电极接触点与多个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该多个所述正面电极接触点均匀地间隔开分布以形成一列,且该多个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均匀地间隔开分布以形成一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中,所述正面电极接触点与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之间一一对应且间距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通过焊带或导电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由焊条连接所述正面电极接触点形成,所述负极由焊条连接所述背面电极接触点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WT太阳能电池组串,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MWT太阳能电池单元排布成2M行×2N列,所述M和N分别独立地为大于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兵蒋秀林徐礼
申请(专利权)人: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