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孔柳专利>正文

排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20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排液阀,它包括手柄、壳体、球,壳体通透中间部位形成一个球形空腔,空腔两端为进出液管,空腔中装有一个相匹配的球,球与手柄通过锁紧哈伙联动,手柄的位置变动带动球运动,使空腔处于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塑料球阀壳体和球体及密封圈等组装件在注塑过程中一次性成型使之成于一个主体。避免了在运输途中或外力碰撞使组装零件松动而造成液体泄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液体阀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用于中空容器塑料集装桶上的球阀由手柄、壳体、球组成,这 种阀主体部分都是采用分体式成型加工,然后将各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如果使 用这样的球阀在运输途中或遇到外力碰撞很容易使组装件松动造成集装桶内 的液体泄漏,而现在使用塑料集装桶包装的液体基本上都是强酸,强碱或油脂 类液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结构简单紧凑, 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排液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排液阀,它包括手 柄、壳体、球,壳体通透中间部位形成一个球形空腔,空腔两端为进出液管,空腔中装有一个相匹配的球,球与手柄通过锁紧哈伙联动,手柄的位置变动 带动球运动,使空腔处于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采用塑料球阀壳体和球体及密封圈等组装 件在注塑过程中一次性成型使之成于一个主体。避免了在运输途中或外力碰撞 使组装零件松动而造成液体泄漏。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所示本技术是由手柄U、壳体5、球6、0型圈1、防尘盖螺母2、防尘盖3、密封圈4、上密封圈7、密封垫8、锁紧哈伙9、侧0型圈10、手柄 11等构成,壳体5通透中间部位形成一个球形空腔,空腔两端为进出液管, 空腔中装有一个相匹配的球6,球6与手柄11通过锁紧哈伙9联动,手柄ll 的位置变动带动球6运动,使空腔处于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壳体5和防尘盖 螺母2通过螺纹12配合。权利要求1、一种排液阀,它包括手柄(11)、壳体(5)、球(6),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5)通透中间部位形成一个球形空腔,空腔两端为进出液管,空腔中装有一个相匹配的球(6),球(6)与手柄(11)通过锁紧哈伙(9)联动,手柄(11)的位置变动带动球(6)运动,使空腔处于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排液阀,它包括手柄、壳体、球,壳体通透中间部位形成一个球形空腔,空腔两端为进出液管,空腔中装有一个相匹配的球,球与手柄通过锁紧哈伙联动,手柄的位置变动带动球运动,使空腔处于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采用塑料球阀壳体和球体及密封圈等组装件在注塑过程中一次性成型使之成于一个主体。避免了在运输途中或外力碰撞使组装零件松动而造成液体泄漏。文档编号F16K5/06GK201013953SQ20072010650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专利技术者倪孔柳 申请人:倪孔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液阀,它包括手柄(11)、壳体(5)、球(6),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5)通透中间部位形成一个球形空腔,空腔两端为进出液管,空腔中装有一个相匹配的球(6),球(6)与手柄(11)通过锁紧哈伙(9)联动,手柄(11)的位置变动带动球(6)运动,使空腔处于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孔柳
申请(专利权)人:倪孔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