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袋排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7119 阅读:1081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4-19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袋排液阀,它包括阀壳和下方的排液口;其特征在于:阀壳侧壁设置有通向阀壳内部的进液口;开关触控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下部的封闭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引流袋排液阀,避免操作者、使用者由于操不当作排液阀而造成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引流袋排液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袋排液阀。
技术介绍
现有引流袋的排液阀主要有十字阀、拉拔阀、螺旋阀、翻转阀、软管夹(包括罗伯特夹、片夹、滚轮式流量调节器、翻转夹)等,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排液阀和排液口一般位于袋体的最底端,开关触控部离排液口近,而且引流袋有时需要连续使用几天,每天需要开关几次进行排放引流液,排液结束关闭引流阀时,由于开关触控部离排液口近,操作频繁,容易出现排液口上的引流液沾到操作者手上,特别对于传染性疾病,除了可能的疾病传播外,操作者也会出现心里负担。另一个就是操作,因为排液阀位于引流袋的最低端,操作者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可能进行操作,繁琐、不方便。再者就是医护人员需要照顾很多病人,有些病人可能有各种抗药性或者其他致病微生物存在,有可能通过操作者操作污染排液口,致病微生物通过逆行进入人体,造成交叉感染。如图5所示的十字阀密闭件为横向活塞,左右推拉开闭。离排液口近。从而操作者易被引流液污染,开关触控部易被引流液污染;再一个是排液阀出口也可能被操作者污染,从而互相影响、给双方造成潜在的危害。如图6所示的螺旋阀密闭件为塞子,通过旋转实现开闭。开关触控部离排液口很近。因此操作者易被引流液污染,开关触控部易被引流液污染;再一个是排液阀出口也可能被操作者污染,从而互相影响、给双方造成潜在的危害。如图7所示的翻转阀密闭件为横向圆柱活塞,通过开关触控部转动横向圆柱活塞实现开闭。因此操作者易被引流液污染,开关触控部易被引流液污染;再一个是排液阀出口也可能被操作者污染,从而互相影响、给双方造成潜在的危害。如图8所示的软管夹排液管路为软管,通过挤压管路实现开闭。开关触控部离排液口很近。因此操作者易被引流液污染,开关触控部易被引流液污染;再一个是排液阀出口也可能被操作者污染,从而互相影响、给双方造成潜在的危害。如图9所示的拉拔阀 密闭件为塞子,通过上下拉拔实现开闭。开关触控部离排液口很近。因此操作者易被引流液污染,开关触控部易被引流液污染;再一个是排液阀出口也可能被操作者污染,从而互相影响、给双方造成潜在的危害。本申请人针对专利实施细则中规定的现有技术做了相应的检索,检索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为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名称为带通孔十字阀的引流袋的技术专利,以上专利的申请号为201120258779. 9,申请日为:2011. 07. 21,授权公告号为 CN202191517U。以上现有技术的独立权利要求需要保护的专利技术创造点为一种带通孔十字阀的引流袋,包括袋体、进液导管和十字阀,十字阀由阀体、横向管和滑杆组成,滑杆的长度大于横向管,阀体与横向管十字相交并连成一体,阀体的一端设有进液口,另一端设有出液口,横向管的内腔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滑杆与横向管插接,且接合部滑杆的外圆与横向管的内壁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滑杆上设有圆形通孔,并在滑杆推向一端时,圆形通孔与进液口和出液口错开位置,在滑杆推向另一端时,圆形通孔与进液口和出液口同时接通。 以上现有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并能避免堵塞现象的带通孔十字阀的引流袋。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与本技术创造不属于专利审查指南中所提及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专利技术创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引流袋排液阀,避免操作者、使用者由于排液阀使用不当而造成交叉感染。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引流袋排液阀,它包括阀壳和下方的排液口 ;其特征在于阀壳侧壁设置有通向阀壳内部的进液口 ;开关触控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下部的封闭件。上述“开关触控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下部的封闭件”。中所述“传动机构”是指将开关触控部受到的力传导并作用于封闭件,改变封闭件的位置状态,来控制排液阀的开闭。 所述的“下部”是指封闭件位于开关触控部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的下方。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的传动机构与阀壳之间安装有用于储存弹性势能的弹性复位机构。上述“弹性复位机构”是指开启或者关闭排液阀时,将能量储存于弹性元件中,在下次关闭或者开启排液阀时,只需解除锁扣机构,即可使排液阀恢复开启或者关闭状态。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元件可以是弹簧、弹片等结构。位置可以置于壳内或者壳外。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杆或绳带传动或气动传动结构或他们之间的任意组合体。上述“传动机构”,可以根据引流袋排液阀外形不同,如笔直的或者弯曲的外形,灵活选用传动杆、绳带传动或气动结构或他们之间的任意组合体来实现传动功能。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的开关触控部为挤压或按压或旋转开关或者他们之间的任意组合。上述“开关触控部为挤压或按压或旋转开关或者他们之间的任意组合。”中所述的 “挤压开关”是指通过开关触控部至少两点相反方向施加作用力方式的开关,可以是一字型或U型或V型挤压机构、也可以是气囊控制的气动开关;所述的“按压开关”是指通过向开关触控部一侧方向用力方式的开关;所述“旋转开关”是指围绕开关触控部的轴用力旋转开关触控部方式的开关。上述操作方式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反向操作复位。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的开关触控部与传动机构之间为一整体;所述的开关触控部设置有用于张合运动的U形开口,开关触控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受力环。上述“开关触控部与传动机构之间为一整体”是现实中较容易实现的操作灵活的结构,传动机构尾端有半球头与封闭件对应沟槽的活动连接,封闭件可以选择弹性材料如橡胶材料。同时可以是与封闭件为整个一体结构或者是上述三个部件连接的结构。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安装弹性复位机构安装于阀壳的安装室内,弹性复位机构一端置于安装室的支撑环上部。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的开关控制部或传动机构与阀壳之间设置有卡锁机构。所述“卡锁机构”是指可以保持弹性件处于弹性状态的机构,具体该卡锁机构可以是卡钩结构、卡槽结构、锁扣、扣板等。 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的卡锁机构为设置在开关触控部外表面上的卡锁齿和设置在阀壳上部的卡锁环配合而成。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排液通路的封闭件为可以封闭排液通路的光滑密封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排液阀侧壁有通向引流容器内部的进液孔,开关触控部位于排液阀的远端,这样排液阀开关触控部位远离排液口,而且离操作者近,操作不用再蹲下即可操作;另外就是避免污染,减少逆行性感染和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配主剖视图;图2为开关触控部I与传动机构3之间为一整体设计时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关闭状态时的装配主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开启状态时的装配主剖视图;图5为十字阀示意图 图6为螺旋阀示意图图7为翻转阀示意图图8为软管夹示意图图9为拉拔阀示意图图10为所述传动机构3为绳带传动和开关触控部I为挤压或旋转开关时,本技术的示意图。图11为所述传动机构3为气动传动时,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所述的数字标注表示为1、开关触控部;2、弹性复位机构;3、传动机构;4、封闭件;5、进液口 ;6、排液口 ;7、卡锁齿;8、受力环;9、半球头;10、支撑环;11、安装室;12、卡锁环。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释。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阀壳和下方的排液口 6 ;阀壳侧壁设置有通向阀壳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流袋排液阀,它包括阀壳和下方的排液口;其特征在于:阀壳侧壁设置有通向阀壳内部的进液口;开关触控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下部的封闭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袋排液阀,它包括阀壳和下方的排液口 ;其特征在于阀壳侧壁设置有通向阀壳内部的进液口 ;开关触控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下部的封闭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袋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与阀壳之间安装有用于储存弹性势能的弹性复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引流袋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杆或绳带传动或气动传动结构或他们之间的任意组合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袋排液阀,其特征在于,开关触控部为挤压或按压或旋转开关或者他们之间的任意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流袋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触控部与传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精亮微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4年12月05日 03:48
    引流物本身是异物在体内放置时间过长有在引流物周围发生感染的可能因此创腔放置的引流纱布每天应当更换局部严格消毒体内放置的引流管因不易更换一般根据治疗需要保留数天不等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