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74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胶圈制造技术领域,针对操作麻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脱模槽以及设于脱模槽两侧的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形成脱模槽的槽壁,机架上设有驱动第一夹持板夹紧套有圆形胶圈的工艺棒的第一驱动件,机架上还设有驱动工艺棒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机架上还开有供圆形胶圈出料的出料孔,出料孔置于脱模槽的一侧。通过第一夹持板将套有圆形胶圈的工艺棒夹紧于脱模槽中,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工艺棒脱离脱模槽,使得圆形胶圈从工艺棒上脱下,操作简便,无需人工操作,有利于节约劳动力资源,使得生产效率提高。

Stripper mechanism of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for circular rubber 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ubber ring manufacturing.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operation troub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ripper mechanism of a circular rubber ring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rame, a stripper groove arranged on the frame and a first clamping plat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ipper groove. The first clamping plate forms a groove wall of the stripper groove, and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driving clamping sleeve of the first clamping plate The first driving part of the process rod of the rubber ring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frame with a driving component to drive the process rod to mo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demoulding groove. The fram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hole for the circular rubber ring discharge, and the discharge hol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demoulding groove. Through the first clamping plate, the process rod with a circular rubber ring is clamped in the demoulding groove, and then the process rod is driven out of the demoulding groove by the driving component, so that the circular rubber ring is removed from the process ro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no manual operation is requir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saving labor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
本技术涉及胶圈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
技术介绍
圆形胶圈是用于装订文件的塑胶圈。在待装订的文页上开孔后,再将圆形胶圈套入文页的孔中,即完成文页的装订,使得文本翻阅自如,且便于增减页数。圆形胶圈一般是通过成型机将呈锯齿状的方条缠绕在工艺棒上加热定型而成,再将工艺棒上的圆形胶圈脱下以得到产品。但是,现有的成型机一般是将已缠绕有成型的圆形胶圈的工艺棒直接出料,需要手动将工艺棒上的圆形胶圈脱下,操作麻烦,浪费劳动力资源,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具有节约劳动力资源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脱模槽以及设于脱模槽两侧的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形成脱模槽的槽壁,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第一夹持板夹紧套有圆形胶圈的工艺棒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驱动工艺棒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机架上还开有供圆形胶圈出料的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置于脱模槽的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套有圆形胶圈的工艺棒置于脱模槽中,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板夹紧套有圆形胶圈的工艺棒,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工艺棒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朝向远离脱模槽的方向运动,使得工艺棒与脱模槽分离,并将圆形胶圈留在脱模槽中,再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板朝向远离脱模槽的方向运动,使得圆形胶圈被松开,从而使得圆形胶圈从出料孔掉出,以完成出料;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板恢复至夹紧工艺棒的位置,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工艺棒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朝向靠近脱模槽的方向运动,使得工艺棒插回脱模槽中,使得工艺棒被夹紧于脱模槽中,再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板松开对工艺棒的夹持,即可取出工艺棒,使得圆形胶圈的脱模操作可自动控制,操作简便,有利于节约劳动力资源,使得生产效率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移动块以及驱动移动块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两块第二夹持板以及驱动第二夹持板夹紧工艺棒端部的第二驱动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夹持板夹紧工艺棒的端部,再通过第一气缸驱动移动块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联动工艺棒脱离脱模槽以及插入脱模槽,操作简便,无需人工操作,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移动块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气缸可驱动移动块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设置,从而使得工艺棒可被驱动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有利于工艺棒与套在工艺棒上的圆形胶圈分离,进而有利于提高圆形胶圈的脱棒效率以及脱棒效果,使得圆形胶圈不容易变形,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伸出长度可调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气缸的活塞伸出长度可调节,使得脱模槽两侧的第一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从而使得第一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可适应于不同尺寸的工艺棒,有利于扩大脱棒机构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靠近脱模槽的一端与第一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贯穿第三气缸远离脱模槽的端部,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远离脱模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螺栓以调节螺栓靠近第三气缸一端与第三气缸之间的距离,使得活塞在伸出第三气缸时,螺栓会抵接到第三气缸的远离脱模槽的端部,从而使得活塞的长度可通过调节螺栓与第三气缸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操作简便;同时,通过螺纹调节,有利于提高调节的精准度,使得活塞的伸出长度更适于实际使用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内壁均凸出有凸块,工艺棒两端的外壁对应凹陷有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夹持板的内壁凸出有凸块以及工艺棒两端的外壁对应凹陷有凹槽的设置,使得第二夹持板在夹持工艺棒时,凸块卡进凹槽中,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二夹持板对工艺棒的固定效果,使得工艺棒在运动过程中不容易与第二夹持板分离,有利于提高工艺棒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模槽的一侧设有推动板,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推动板朝向出料孔方向运动的第二气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动板的设置以及推动板上设有驱动推动板朝向出料孔方向运动的第二气缸的设置,使得脱模槽中被脱离出来的圆形胶圈可通过第二气缸驱动推动板推动以从出料孔掉出,便于圆形胶圈的出料,减少圆形胶圈容易停留在脱模槽中而被损坏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板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推动板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推动板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设置,使得推动板对圆形胶圈的推动力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圆形胶圈更容易被推动以从出料孔掉出,减少圆形胶圈容易发生位置偏移而难以掉出出料孔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夹持板将套有圆形胶圈的工艺棒夹紧于脱模槽中,再通过第二夹持板夹持工艺棒脱离脱模槽,使得圆形胶圈从工艺棒上脱下,再通过推动板将圆形胶圈推入出料孔中出料,操作简便,无需人工操作,有利于节约劳动力资源,使得生产效率提高;2.通过第一气缸可驱动移动块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使得工艺棒被第一夹持板夹紧时,可被驱动沿脱模槽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从而有利于工艺棒上的圆形胶圈与工艺棒分离,使得产品质量提高;3.通过第三气缸的活塞伸出长度可调节,使得两侧的第一夹持板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从而使得脱棒机构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艺棒,有利于扩大脱棒机构的适用范围;4.通过螺纹调节第一夹持板之间的间距,有利于提高调节精度,使得第一夹持板之间的间距更适于实际使用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机架;11、出料孔;12、脱模槽;13、导轨;2、第一驱动件;21、第三气缸;211、移动板;212、螺栓;3、第一夹持板;4、第二气缸;41、推动板;5、驱动组件;51、第二驱动件;511、第四气缸;52、移动块;521、滑块;53、第二夹持板;531、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参见图1至图3,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脱模槽12以及设于脱模槽12两侧的第一夹持板3,两侧的第一夹持板3形成脱模槽12的槽壁,机架1上开有供脱出的圆形胶圈出料的出料孔11。机架1上设有驱动第一夹持板3夹紧脱模槽12内的工艺棒的第一驱动件2。机架1上还设有驱动工艺棒沿脱模槽12的长度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5。参见图1以及图2,第一夹持板3设有若干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脱模槽(12)以及设于脱模槽(12)两侧的第一夹持板(3),所述第一夹持板(3)形成脱模槽(12)的槽壁,所述机架(1)上设有驱动第一夹持板(3)夹紧套有圆形胶圈的工艺棒的第一驱动件(2),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驱动工艺棒沿脱模槽(12)的长度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机架(1)上还开有供圆形胶圈出料的出料孔(11),所述出料孔(11)置于脱模槽(12)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脱模槽(12)以及设于脱模槽(12)两侧的第一夹持板(3),所述第一夹持板(3)形成脱模槽(12)的槽壁,所述机架(1)上设有驱动第一夹持板(3)夹紧套有圆形胶圈的工艺棒的第一驱动件(2),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驱动工艺棒沿脱模槽(12)的长度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机架(1)上还开有供圆形胶圈出料的出料孔(11),所述出料孔(11)置于脱模槽(1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移动块(52)以及驱动移动块(52)沿脱模槽(12)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移动块(52)上设有两块第二夹持板(53)以及驱动第二夹持板(53)夹紧工艺棒端部的第二驱动件(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移动块(52)沿脱模槽(12)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的脱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建王元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思乐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