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82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圈制造技术领域,针对圆形胶圈的成型需要人工制作、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储料机构、投料机构、拨杆机构、工艺棒就位机构以及脱棒机构,机架上设有供原料缠绕工艺棒以成型的加热成型平台,投料机构包括吸料板、推动原料缠绕工艺棒的推动板、固定工艺棒的固定件以及联动工艺棒沿与吸料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联动组件。通过储料机构、投料机构、拨杆机构、工艺棒就位机构以及脱棒机构的配合使得圆形胶圈的成型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操作简便,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Round Apron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pron manufacturing,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manual production of circular apron forming, provides a circular apron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including a frame, a storage mechanism, a feeding mechanism, a dialing rod mechanism, a process rod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a stripping mechanism. The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process rod for raw material winding. The feed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suction plate, the driving plate for the material winding process bar, the fixing parts for the fixing process bar and the first linkage component for the linkage process bar moving verticall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uction plate.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storage mechanism, feeding mechanism, pulling rod mechanism, process rod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stripping mechanism, the forming of circular apron can be automated without manual operation,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which is also conducive to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圈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
技术介绍
圆形胶圈是用于装订文件的塑胶圈。在待装订的文页上开孔后,再将圆形胶圈套入文页的孔中,即完成文页的装订,使得文本翻阅自如,且便于增减页数。圆形胶圈一般是通过将呈锯齿状的方条缠绕在工艺棒上加热定型而成,但是,现有的圆形胶圈制作通常通过人工制作,劳动强度大,操作时间过长容易使得操作人员的手气泡,可能还会使得操作人员的站立时间过长而导致脚肿的情况,同时,生产效率低下,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储料机构、投料机构、拨杆机构、工艺棒就位机构以及脱棒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供原料缠绕工艺棒以成型的加热成型平台,所述投料机构包括吸料板、推动原料缠绕工艺棒的推动板、固定工艺棒的固定件以及联动工艺棒沿与吸料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联动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料储存于储料机构中,通过第一联动组件联动工艺棒活动至加热成型平台沿与吸料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靠近储料机构的一端,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工艺棒,然后通过投料机构从储料机构上取料,再通过推动板推动原料缠绕工艺棒以成型,随后通过第一联动组件联动工艺棒活动至加热成型平台沿与吸料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远离储料机构的一端,解除固定件对工艺棒的固定,再通过拨动杆机构拨动工艺棒,使得工艺棒离开加热成型平台,然后通过工艺棒就位机构将离开加热成型平台的工艺棒输送至脱棒机构中,使得工艺棒上的圆形胶圈与工艺棒脱离,最后再通过工艺棒就位机构将脱棒机构中已脱去圆形胶圈的工艺棒运输至加热成型平台上,重新缠绕原料以成型,重复以上操作,即可使得圆形胶圈在自动成型机中自动成型,无需人工操作,操作简便,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储料板,所述储料板至少设有两块,所述储料板凸出于机架远离吸料板的一端,所述储料板的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储料板的厚度不大于原料的相邻锯齿的间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原料相邻锯齿之间的空隙卡在储料板中,使得储料板沿其长度方向可挂满原料,减少原料容易在其重力作用下向下倾塌的情况,有利于增大储料机构的储料量,使得人工放料的频率降低,从而有利于节约劳动力资源;同时,有利于提高原料的稳定性,使得原料可稳定悬挂于储料板上,从而使得原料进料时不容易发生位置偏移,进而有利于圆形胶圈的成型,无需人工监控进料,有利于节约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使得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合格率提高,有利于减少次品的产生频率,有利于节约资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料板上设有吸嘴,所述投料机构还包括驱动吸料板沿竖直方向活动的第一驱动件以及驱动吸料板沿水平方向并沿与吸料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投料机构还包括驱动推动板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件以及驱动推动板沿水平方向并沿与吸料板的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运动的第四驱动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的配合驱动吸料板吸附原料,并将原料吸附至加热成型平台上,再通过第三驱动件以及第四驱动件的配合驱动推动板推动加热成型平台上的原料绕工艺棒缠绕,使得原料缠绕工艺棒成型以形成圆形胶圈,使得圆形胶圈可自动成型,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利于节约劳动力资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联动工艺棒沿与吸料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卡块以及驱动卡块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联动卡块沿与吸料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料在工艺棒上成型以形成圆形胶圈后,通过第一联动组件联动卡块以推动工艺棒以及工艺棒上的圆形胶圈沿水平方向朝向远离储料板的方向运动,再通过第二气缸驱动卡块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使得卡块与工艺棒分离,再通过拨杆机构将工艺棒推动以离开加热成型平台;当已完成脱模的工艺棒落入卡块后,通过第二气缸驱动卡块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使得工艺棒固定于卡块中,再通过第一联动组件联动卡块沿水平方向朝向靠近储料板的方向运动,重新进行缠料成型操作,以实现自动化控制,从而使得滑动块在起固定作用的同时还起联动工艺棒滑动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与卡块固定连接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螺纹连接有联动移动块沿与吸料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还设有联动螺杆转动的第一联动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杆转动以联动移动块沿直线运动,利用螺纹连接的自锁功能,使得移动块在移动的同时位置被固定,有利于提高移动块位置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滑动块的位置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工艺棒的位置稳定性,使得工艺棒在成型过程中不容易发生位移,进而有利于提高成型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包裹主动轮以及从动轮外周的皮带以及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皮带首尾相连,所述从动轮与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并联动皮带传动,从而联动从动轮转动,再通过从动轮带动螺杆同步转动,操作简便,无需人工控制或驱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拨动杆以及联动拨动杆转动的第二联动件,所述拨动杆置于加热成型平台的下方,所述拨动杆置于加热成型平台沿与吸料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远离储料板的一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解除固定件对工艺棒的固定作用,再通过第二联动件联动拨动杆朝向远离加热成型平台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拨动杆可给予工艺棒动力,使得工艺棒具有足够的动力离开加热成型平台,有利于加快工艺棒的离开加热成型平台的速度,同时,有利于减少工艺棒的位置发生偏移而难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离开加热成型平台的情况,减少自动成型机在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需要人工调整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联动转轴转动的联动杆以及驱动联动杆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联动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气缸的活塞上,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固定于转轴上,所述联动杆的长度方向与转轴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第一气缸远离活塞的一端铰接于机架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气缸的活塞伸出缸体时,活塞推动联动杆绕铰接点转动,从而使得转轴随联动杆同步朝向远离加热成型平台的方向转动以拨动待脱棒的工艺棒离开加热成型平台;当第一气缸的活塞缩回缸体中时,活塞拉动联动杆绕铰接点转动,从而使得转轴随联动杆同步朝向靠近加热成型平台的方向转动以复位。通过第一气缸的活塞的往复运动以实现联动拨动杆推动待脱棒的工艺棒离开加热成型平台,为工艺棒提供动力,有利于提高工艺棒运动的稳定性,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艺棒就位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卡钩以及设于机架上的脱模槽,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放置待脱模工艺棒的承物台以及供脱模后的工艺棒返回加热成型平台的第三导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驱动卡钩沿水平方向并与吸料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五驱动件以及驱动卡钩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六驱动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五驱动件以及第六驱动件的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1)、设于机架(11)上的储料机构(1)、投料机构(2)、拨杆机构(3)、工艺棒就位机构(5)以及脱棒机构(6),所述机架(11)上设有供原料缠绕工艺棒(4)以成型的加热成型平台(114),所述投料机构(2)包括吸料板(113)、推动原料缠绕工艺棒(4)的推动板(28)、固定工艺棒(4)的固定件(33)以及联动工艺棒(4)沿与吸料板(113)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联动组件(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1)、设于机架(11)上的储料机构(1)、投料机构(2)、拨杆机构(3)、工艺棒就位机构(5)以及脱棒机构(6),所述机架(11)上设有供原料缠绕工艺棒(4)以成型的加热成型平台(114),所述投料机构(2)包括吸料板(113)、推动原料缠绕工艺棒(4)的推动板(28)、固定工艺棒(4)的固定件(33)以及联动工艺棒(4)沿与吸料板(113)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联动组件(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储料机构(1)包括固定于机架(11)上的储料板(111),所述储料板(111)至少设有两块,所述储料板(111)凸出于机架(11)远离吸料板(113)的一端,所述储料板(111)的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储料板(111)的厚度不大于原料的相邻锯齿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吸料板(113)上设有吸嘴(1132),所述投料机构(2)还包括驱动吸料板(113)沿竖直方向活动的第一驱动件(21)以及驱动吸料板(113)沿水平方向并沿与吸料板(11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件(22),所述投料机构(2)还包括驱动推动板(28)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件(23)以及驱动推动板(28)沿水平方向并沿与吸料板(113)的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运动的第四驱动件(24)。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33)包括联动工艺棒(4)沿与吸料板(113)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卡块(331)以及驱动卡块(331)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二气缸(334),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9)联动卡块(331)沿与吸料板(113)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9)包括与卡块(331)固定连接的移动块(292),所述移动块(292)上螺纹连接有联动移动块(292)沿与吸料板(113)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螺杆(291),所述螺杆(291)上还设有联动螺杆(291)转动的第一联动件(29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形胶圈自动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联动件(293)包括主动轮(2933)、从动轮(29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建王元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思乐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