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2525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56
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包含放料台、升降机构和支架,所述放料台顶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凹槽,且各凹槽内分别设有一对能够突出于放料台顶部面且用于撑托原料管的第一卡托,放料台的顶部面对应设有用于升降机构垂直升降的开口,且开口的方向对应垂直于原料管管身的轴线,放料台的底面对应与支架连接,放料台的开口下方对应设有与开口方向同向的轨道;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与轨道对应滑动连接,且升降机构的顶部面固定设有一对能够开合的第二卡托,轨道的一端设有驱动升降机构移动的驱动装置,轨道的另一端设有限位装置;本装置操作简单,并且生产成本较低。

A feeding device for the pipe processing system

A feeding device for a round pipe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es a feeding table,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bracket. Both sides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eeding tab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oves, and each groove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air of first clips which can protrude from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eeding table and support the raw material pip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eeding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for the vertical lifting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opening is square The direction corresponds to the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raw material pipe body, the bottom face of the discharge table shall be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opening of the discharge table corresponds to a track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the opening direction;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track correspond to sliding connection,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fixed with a pair of second clips that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and one end of the track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that can drive the movement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other end of the track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device, which is simple in operation and low in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圆管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工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不同长度和切口的圆管,这些圆管均由原料管经切割和坡口后形成,而在使用切割设备对原料管进行切割和坡口前,需要将原料管放置于加工工位;传统是通过行机对原料管进行上料操作,待原料管位于加工工位后,工人操作相应的切割设备对圆形钢管进行加工处理,但是通过行机进行直接上料,一方面因为需要工人首先操作行机将原料管吊至加工工位,之后再由其他工人将原料管固定至加工工位的定位装置上,所以完成上料过程需要多名工人的配合,费时费力且操作繁琐,另一方面如果行机操作员操作不当,则原料管会对切割设备以及圆料管固定装置造成损伤,从而增加了安全隐患;中国专利(CN201520827339.9)公开的钢管、型钢下料生产线,该专利通过行机将多根原料管吊运到存放装置上,之后由提升运送小车提起一根原料管送至送料板上,之后推动载有原料的送料板至液压升降辊道上,然后将原料沿滑道推至零点比子定位处,根据原料需加工长度,通过镶在运料架上的钢板尺确定尺寸,最后启动液压系统,将液压升降辊道降下,使原料落在上料辊道上,从而完成上料操作;该上料操作虽然避免了行机直接将原料管吊至加工工位,但是其上料过程依然繁琐,影响工作效率,并且由于设备众多,因此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目前的市场中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并且生产成本较低的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包含放料台、升降机构和支架,所述放料台顶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凹槽,且各凹槽内分别设有一对能够突出于放料台顶部面且用于撑托原料管的第一卡托,放料台的顶部面对应升降机构设有开口,且开口的方向对应垂直于放料台顶部面的轴线,放料台的底面对应与支架连接,放料台的开口下方对应设有与开口方向同向的轨道;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通过滑动件与轨道对应滑动连接,且升降机构的顶部面轴向设有两对用于固定原料管的第二卡托,轨道的一端设有驱动升降机构移动的驱动装置,轨道的另一端设有限制升降机构移动的距离的限位装置。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含承料台、可升降的支撑机构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面设有用于推动承料台垂直升降的气缸,且底座的顶部面通过支撑机构与承料台的底部面对应连接,底座的底部面通过滑动件与轨道对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设为对称的两个,且两支撑机构分别位于承料台底部面的两侧,承料台的底部面和底座的顶部面分别对应设有两限位轨道;支撑机构由中部通过一中轴对应铰接的两支撑管构成,支撑机构的两支撑管同侧一端分别对应与承料台的底部面和底座的顶部面铰接,且两支撑管的另一端设有能够在限位轨道滑动的滚动轮。优选的,所述凹槽内铰接设有一与放料台顶部面的轴线平行的销轴,且销轴的轴身套设有一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面与对应的第一卡托连接,销轴的一端贯穿凹槽,且该端端头与电机的驱动端对应连接。优选的,所述放料台顶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10°,且放料台的开口端为低端。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首先通过吊机将原料管吊至放料台顶部面,使原料管由对应第一卡托支撑,之后通过升降机构的上升,从而托起待加工区域的原料管,并上升至加工工位所在的水平面,最后由推送机构推动升降机构沿轨道移动,从而将原料管推送至加工工位,并将原料管固定于切割装置上,从而完成原料管的进料过程;此外,通过推动机构和支撑机构的配合动作,能够使升降机构平稳升降,并且承料台上升至最高点时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升降机构和第一卡托的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升降机构和第一卡托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料台;2、支架;3、第一卡托;4、升降机构;5、轨道;6、第二卡托;7、承料台;8、支撑管;9、底座;10、限位轨道;11、固定座;12、销轴。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3所述的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包含用于放置原料管的放料台1、升降机构4和支架2;所述放料台1顶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凹槽,且各凹槽内分别设有一对能够突出于放料台1顶部面且用于撑托原料管的第一卡托3,其中位于同一轴线的两对卡托为一组,接近放料台1开口端两侧一组卡托设为待加工区,远离开口端两侧的卡托设为上料区,当升降机构4将待加工区的原料管顶起,并沿轨道将原料管送至切割装置的加工工位,原料管固定至加工工位后,升降机构4再返回至原位,此时将待加工区处的一组卡托中接近上料区的第一卡托3缩回至放料台1内,同时将上料区的一组卡托中接近待加工区的第一卡托3缩回至放料台1内,此时上料区处的原料管将滚动至待加工区,最后将所有第一卡托3突出于放料台1的顶部面,从而撑托待加工区的原料管,并且再通过吊机将一原料管吊至上料区的第一卡托3上;根据需要,所述放料台1顶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10°,且放料台1的开口端为低端,当第一卡托3缩回收料台内后,位于上料区的原料管能够沿斜面自动滚动至待加工区;此外,所述凹槽内铰接设有一与放料台1顶部面的轴线平行的销轴12,且销轴12的轴身套设有一固定座11,固定座11的顶部面与对应的第一卡托3连接,销轴12的一端贯穿凹槽,且该端端头与电机的驱动端对应连接;原料管到达加工工位且升降机构4返回至原位后,位于待加工区和上料区的销轴12由电机驱动下开始同步且同向转动,从而带动凹槽内的固定座11进行转动,当待加工区和上料区中相对应的第一卡托3均低于放料台1的顶部面后,电机停止驱动,则使位于上料区的原料管沿放料台1的顶部面向待加工区移动;放料台1的顶部面一端对应对应升降机构4设有开口,且开口的方向对应垂直于放料台1顶部面的轴线,放料台1的底面对应与支架2连接,放料台1的开口下方对应设有与开口方向同向的轨道5;所述升降机构4的底部通过滑动件与轨道5对应滑动连接,且升降机构4的顶部面轴向设有两对用于固定原料管的第二卡托6,轨道5的一端设有驱动升降机构4移动的驱动装置,轨道5的另一端设有限制升降机构4移动的距离的限位装置,首先通过吊机将原料管吊至放料台1顶部面,并且原料管由第一卡托3对应撑托,之后通过升降机构4的上升,从而托起位于待加工区的原料管上升至加工工位所在的水平面,然后由推送机构推动升降机构4沿轨道5移动,将原料管推送至切割装置的加工工位,通过升降机构4的顶部面所设的第二卡托6,能够防止原料管滚落承料台7的顶部面;此外,所述升降机构4包含承料台7、可升降的支撑机构和底座9;所述底座9的顶部面设有用于推动承料台7垂直升降的气缸,且底座9的顶部面通过能够升降的支撑机构与承料台7的底部面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放料台(1)、升降机构(4)和支架(2),所述放料台(1)顶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凹槽,且各凹槽内分别设有一对能够突出于放料台(1)顶部面且用于撑托原料管的第一卡托(3),放料台(1)的顶部面对应升降机构(4)设有开口,且开口的方向对应垂直于放料台(1)顶部面的轴线,放料台(1)的底面对应与支架(2)连接,放料台(1)的开口下方对应设有与开口方向同向的轨道(5);所述升降机构(4)的底部通过滑动件与轨道(5)对应滑动连接,且升降机构(4)的顶部面轴向设有两对用于固定原料管的第二卡托(6),轨道(5)的一端设有驱动升降机构(4)移动的驱动装置,轨道(5)的另一端设有限制升降机构(4)移动距离的限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放料台(1)、升降机构(4)和支架(2),所述放料台(1)顶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凹槽,且各凹槽内分别设有一对能够突出于放料台(1)顶部面且用于撑托原料管的第一卡托(3),放料台(1)的顶部面对应升降机构(4)设有开口,且开口的方向对应垂直于放料台(1)顶部面的轴线,放料台(1)的底面对应与支架(2)连接,放料台(1)的开口下方对应设有与开口方向同向的轨道(5);所述升降机构(4)的底部通过滑动件与轨道(5)对应滑动连接,且升降机构(4)的顶部面轴向设有两对用于固定原料管的第二卡托(6),轨道(5)的一端设有驱动升降机构(4)移动的驱动装置,轨道(5)的另一端设有限制升降机构(4)移动距离的限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4)包含承料台(7)、可升降的支撑机构和底座(9);所述底座(9)的顶部面设有用于推动承料台(7)垂直升降的气缸,且底座(9)的顶部面通过支撑机构与承料台(7)的底部面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卫良崔峰巅谢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汇成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