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25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包括:进料端、出料端、管体、及挡料件,所述管体与水平面呈30°~60°的倾斜角设置,所述进料端设于所述管体的上部,所述出料端设于所述管体的下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挡料件包括阻挡件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起的上部,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底板进行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挡料件的设置,减小了物料对溜管内壁的相对摩擦,降低了溜管的磨损,提高了溜管的使用寿命;阻挡件可拆卸连接于底板,便于维修和更换;无需经常性对溜管内壁的检查和更换耐磨衬板,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A kind of step material abrasive chu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p type material abrasive chute,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end, a discharging end, a tube body and a retaining part. The tube body is arranged at an inclined angle of 30 \u00b0 ~ 60 \u00b0 with the horizontal surface, the feeding end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tube body, the discharging end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tube body,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ulge, the retaining part includes a blocking part and a bottom plat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ulge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protrusion, and the blocking piece is detachable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relative friction of materials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ute, reduces the wear of the chute, and improv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hute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retaining parts; the blocking parts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lat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it does not need to regularly check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ute and replace the wear-resistant lining plate, which reduces the production and use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溜管
,尤其涉及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
技术介绍
物料输送溜管是皮带机之间转接的主要组成部件,传统溜管的截面一般为矩形或多边形,整个溜管内部的截面大小是一样的,由于物料的长期流淌,对溜管内壁尤其是溜管的底板会造成磨损,常规的溜管为了增加其耐磨性能会在溜管的内壁铺设耐磨衬板,当物料流过就会对内部的耐磨衬板产生磨损,长时间使用后耐磨衬板就会越来越薄,直至磨光,然后物料就会开始对溜管本体产生磨损,从而损坏整个溜管,故而需要经常对耐磨衬板进行检查及更换。如未及时更换受损的耐磨衬板,溜管将会出现露孔、磨破的问题,造成洒料、粉尘等故障,甚至会导致设备损坏,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而频繁的检查、更换耐磨衬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生产成本。因此,一种能够降低物料与溜管内壁之间的摩擦、无需经常性的检查和更换内壁零部件的溜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其降低物料与溜管内壁之间的摩擦,提高了溜管的使用寿命,无需经常性对溜管内壁的检查,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包括:进料端、出料端、管体、及挡料件,所述管体与水平面呈30°~60°的倾斜角设置,所述进料端设于所述管体的上部,所述出料端设于所述管体的下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挡料件包括阻挡件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起的上部,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底板进行可拆卸连接。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包括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式料磨料溜管包括三个或者更多个所述挡料件,且所述挡料件等距离排列于所述管体上。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挡料件的设置,减小了物料对溜管内壁的相对摩擦,降低了溜管的磨损,提高了溜管的使用寿命;(2)阻挡件可拆卸连接于底板,便于维修和更换;(3)无需经常性对溜管内壁的检查和更换耐磨衬板,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挡料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管体,11、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21、阻挡件;22、底板;3、进料端;4、出料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管体1、阻挡块21、底板22、进料端3、及出料端4。管体1与水平面呈45°的倾斜角设置,管体1的上部连接进料端3,下部连接出料端4。进料端3和出料端4可管体1平行设置,也可以保持一倾斜角。本实施例中,进料端3与出料端4均为竖直设置,即与管体1保持45°的倾斜角。管体1的截面可以为矩形、多棱变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等。管体1的内壁每间隔一定距离(可根据输送物料的种类、大小及生产情况,人为设定的此距离),设有台阶式的凸起。所述凸起包括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与管体1的内壁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水平设置,第二支撑件12竖直设置,即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分别与管体1保持45°的倾斜角。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12的上部固定连接。底板22固定连接于第一制支撑件11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12的一端。阻挡块21可拆卸连接于底板22,其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阻挡块21受损后便于进行更换。在物料通过本技术提供的阶梯式料磨料溜管时,总有一部分物料会被第一支撑件11上设置的挡料块21阻挡,其他物料需在这一部分物料的上方通过,这一部分物料成为了溜管内的底料,相当于给溜管覆盖了一层耐磨层,把物料对管体1的内壁的摩擦转化为物料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底料与溜管底部之间的摩擦相对较小,从而起到避免溜管内壁的磨损、保护溜管的作用。而且在物料的输送过程中,这部分的底料磨损后,会有新的物料被挡料块21阻挡,从而充当新的底料,从而完成了底料的自动更新,使得始终都有物料承担底料的角色,降低了溜管的磨损,提高了溜管的使用寿命,无需经常性对溜管内壁的检查和更换耐磨衬板,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端、出料端、管体、及挡料件,所述管体与水平面呈30°~ 60°的倾斜角设置,所述进料端设于所述管体的上部,所述出料端设于所述管体的下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挡料件包括阻挡件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起的上部,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底板进行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式料磨料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端、出料端、管体、及挡料件,所述管体与水平面呈30°~60°的倾斜角设置,所述进料端设于所述管体的上部,所述出料端设于所述管体的下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挡料件包括阻挡件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起的上部,所述阻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卓林浩艾菁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