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辉专利>正文

瓣膜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227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适用于流体管道的止回阀。这种阀是由壳体1、柔性瓣膜囊2、拉梁3组成。其柔性瓣膜囊有一侧开口,其余周边连接在壳体内壁上。当流体介质正向流动时,柔性瓣膜被压贴在壳体内壁上,不影响流动。当流体介质反向流动时,柔性瓣膜囊的开口被冲开,几个瓣膜囊搭接起来,制止流动,并且在流动压力下延伸,缓冲水的压力,防止水锤现象的发生。(*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机械装置,即一种瓣膜止回阀。在许多流体管道上,常需要安装只允许流体介质单向流动,而防止其逆向流动的止回阀。止回阀的止回作用是通过内部的止回部件实现的,而现有的止回部件大多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对于正向流动的流体介质阻力较大,造成所谓的水头损失。二是对于逆向流动的流体介质,在较短的时间内关闭通路,又会造成水锤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对于正向流动的介质阻力小,对逆向流动的介质能及时关闭通路但又具有缓冲功能,防止水锤现象发生的止回阀。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止回阀也是由壳体以及内部的止回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止回部件是在止回阀内壁上设有一种柔性瓣膜囊,这种柔性瓣膜囊一面开口,其他的周边与止回阀内壁相连,其开口对着止回阀的出口一端。所说的柔性瓣膜囊的开口处,可设有拉梁,拉梁的一端与止回阀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柔性瓣膜囊的开口边相连。采用上述方案制成的止回阀,当流体介质正向流动时,柔性瓣膜被挤压在止回阀内壁上,对流体的阻力很小。当流体介质反向流动时,柔性瓣膜囊开口被冲开,从而堵住管路,限制流质通过。此外,柔性瓣膜在堵住流质的同时,还可以在流质的压力下变形,从而产生缓冲作用,防止水锤现象的发生。以下结合附图介绍一种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其左视剖面图,图3是其俯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展开图。由图可见,这种止回阀,是由壳体1和柔性瓣膜囊2,拉梁3所组成。壳体为管状,两端设安装用的法兰盘。其柔性瓣膜设在壳体内部,其形状似一侧开口的囊袋,由柔性高弹材料制成。开口一侧对着止回阀出口端,开口内设有一个拉梁。柔性瓣膜数量不尽相同,本实施例设有三个。瓣膜的柔软程度和强度以及材料可根据工作要求来选择。以水为例,当水流正向流动,柔性瓣膜贴向管壁,当流体逆向流动,柔性瓣膜的开口端张开,三个瓣膜搭接,将水流堵住,并沿水流方向延伸,拉梁伸直拉长,从而抵销水流的冲击,防止水锤现象的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止回阀,也是由壳体(1)以及内部的止回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止回部件是一种柔性瓣膜囊(2),柔性瓣膜囊一面开口,其余周边与止回阀壳体内壁相连接,其开口对着止回阀的出口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柔性瓣膜囊(2)开口处,可设有拉梁(3),拉梁(3)的一端与止回阀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柔性瓣膜囊的开口边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适用于流体管道的止回阀。这种阀是由壳体1、柔性瓣膜囊2、拉梁3组成。其柔性瓣膜囊有一侧开口,其余周边连接在壳体内壁上。当流体介质正向流动时,柔性瓣膜被压贴在壳体内壁上,不影响流动。当流体介质反向流动时,柔性瓣膜囊的开口被冲开,几个瓣膜囊搭接起来,制止流动,并且在流动压力下延伸,缓冲水的压力,防止水锤现象的发生。文档编号F16K15/14GK2329817SQ98214550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2日专利技术者张辉 申请人:张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回阀,也是由壳体(1)以及内部的止回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止回部件是一种柔性瓣膜囊(2),柔性瓣膜囊一面开口,其余周边与止回阀壳体内壁相连接,其开口对着止回阀的出口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