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排气装置式静音软密封止回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1783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8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排气装置式静音软密封止回阀,包括止回阀本体、导向杆、阀杆,所述止回阀本体的外侧设有旁通阀体,旁通阀体的上端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上端设有手轮,所述阀杆的下方设有密封塞、旁通流道组成的排气装置,当打开此装置时可排出残留在体腔内部及阀后段管道内的介质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有阀瓣,阀瓣的前端设有软质密封圈,所述阀体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弹簧、弹簧座,弹簧座的后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同阀体的内螺纹连接在阀体的内部,阀瓣前端的软质密封圈可保证密封零泄漏,此止回阀在增加了阀门的选用率的情况下,保障了密封的可靠性,并且还排出了管道残留介质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为一种带排气装置式静音软密封止回阀
技术介绍
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逆止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目前市场上生产的止回阀,阀门的密封性能、阀门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污染、安全性都没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办法。所以导致在有些工况只能选择一些成本高的阀门代替。有些厂家只能做到出厂前倒水没有过多的泄漏就行,或者在密封面涂上重油来短时间的辅助密封,当管道正常运行后,这些方法都不是长久的,科学的。目前很多的密封型止回阀,存在泄漏问题,而且阀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以及管道停运后,阀门后段的管道内残留的介质由于温度等环境的变化会带来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排气装置式静音软密封止回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排气装置式静音软密封止回阀,包括止回阀本体、前导向孔和阀杆,所述止回阀阀体的顶部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设有手轮,所述手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排气装置式静音软密封止回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排气装置式静音软密封止回阀,包括止回阀本体(18)、前导向孔(10)和阀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阀体(1)的顶部设有阀杆(7),所述阀杆(7)的一端设有手轮(17),所述手轮(17)通过手轮中心的螺纹同螺母将手轮(17)与阀杆(7)固定连接,所述阀杆(7)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塞(16),所述密封塞(16)的一侧设有盘通流道(11),所述旁通流道(11)与阀体(1)一体成型,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支撑筋(6),所述支撑筋(6)的上设有导向孔,所述的导向孔与导向杆形成导向结构;所述阀体(1)的一端设有内螺纹(13),所述内螺纹(13)与弹簧座(4)利用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座(4)的一侧设有锥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排气装置式静音软密封止回阀,包括止回阀本体(18)、前导向孔(10)和阀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阀体(1)的顶部设有阀杆(7),所述阀杆(7)的一端设有手轮(17),所述手轮(17)通过手轮中心的螺纹同螺母将手轮(17)与阀杆(7)固定连接,所述阀杆(7)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塞(16),所述密封塞(16)的一侧设有盘通流道(11),所述旁通流道(11)与阀体(1)一体成型,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支撑筋(6),所述支撑筋(6)的上设有导向孔,所述的导向孔与导向杆形成导向结构;所述阀体(1)的一端设有内螺纹(13),所述内螺纹(13)与弹簧座(4)利用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座(4)的一侧设有锥形面(8),所述弹簧座(4)的中间设有后导向孔(14),所述后导向孔(14)中设有导向杆(15),所述导向杆(15)上设有弹簧(3),所述导向杆(15)的另一端设有阀瓣(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排气装置式静音软密封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2)的一侧设有前导向孔(10),所述阀瓣(2)的前端设有环型燕尾槽,所述阀瓣(2)的环型燕尾槽上硫化固定有软质密封圈(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排气装置式静音软密封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16)采用同阀体相同材质制成,所述密封塞(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龙陈光长孙翔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旭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