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车的挤压式感温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92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内燃机车的挤压式感温元件由盛满膨胀剂3的温包4中放入膜袋5,导管1与温包4扣压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是连接顶杆6的挤压杆2直接置于膜袋5中,本元件性能可靠,加工简易,经久耐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内燃机车液压系统的一个温度控制元件,它由其温包内的膨胀剂发热产生膨胀力推动顶杆产生位移,从而控制柴油机油。水的温度,保障内燃机车运输作业的正常进行。现有的扩张式感温元件,见附图2圆筒形温包15沿中心线加工有顶针17,其内装满膨胀剂16,并铺盖上圆形橡胶膜片14,安装有橡胶柱塞13和顶杆11的导管12,其一端扣压在橡胶膜片14上,封闭温包15内的膨胀剂16;其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温度控制阀上,受热产生的膨胀力驱使顶杆11产生位移,推动温度控制阀的滑阀运动。由于橡胶膜片14水平铺垫,因而在热膨胀力作用下,其扩张的幅度受限,致使推动温度控制阀滑阀运动的顶杆11达不到所要求的升程;以及橡胶膜片14撕裂等现象,其使用寿命短;由于顶针17与温包16是同一本体,其加工有难度。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加工简易,经久耐用的内燃机车挤压式感温元件。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是设计加工一个“U”型橡胶膜袋,将挤压杆直接置于橡胶膜袋之中组成胀缩系统,温包加工成圆筒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个元件结构简单.加工简化.成本降低.不仅技术性能满足内燃机车作业要求,而且使用寿命长。以下结合附图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内燃机车挤压式感温元件的全剖视图。附图1描述了本技术挤压式感温元件的整体结构。“U”型橡胶膜袋5置于盛满膨胀剂3的温包4之中,挤压杆2连接在顶杆6上直接置于“U”型橡胶膜袋5之中,组成胀缩系统,导管1与温包4紧密扣压连接成一整体。“U”型橡胶膜袋5开口外缘呈环状,铺盖于温包4以密封膨胀剂3;其底部呈锥形或半球形,当膨胀剂3受热膨胀时,膨胀力作用在膜袋底部,其垂直分力促使挤压杆上升,其水平分力促使膜袋5压缩,随着膨胀剂3受热量不断增加也就迫使挤压杆2不断上升,膜袋5不断压缩,从而使顶杆6实现其上升的动作,达到所需要的升程。当元件温包4外界的温度低,而膨胀剂3收缩时,顶杆2受温度调节器复原弹簧(未画出)簧力的作用而使挤压杆2逐渐下移,还原到原来位置,同时“U”型橡胶膜袋5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由于“U”型橡胶膜袋自身的结构特征且是受挤压而迫使挤压杆2顶杆6上升,故膜袋5不易破裂,温包4不易破裂,本挤压式感温元件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各项技术性能满足温度控制阀滑阀运动,有效控制柴油机的油.水温度,保障内燃机车运输作业的正常进行。权利要求1.用于内燃机车的挤压式感温元件,其盛满膨胀剂3的温包4中安有橡胶膜袋5,导管1与温包4扣压连接成一体,本技术的特征是挤压杆2与顶杆6相连插进导管1直接置于“U”型橡胶膜袋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感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橡胶膜袋5其开口外缘呈环状,其底部呈锥形或半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感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包4为圆筒形。专利摘要用于内燃机车的挤压式感温元件由盛满膨胀剂3的温包4中放入膜袋5,导管1与温包4扣压连接成一体,本技术的特征是连接顶杆6的挤压杆2直接置于膜袋5中,本元件性能可靠,加工简易,经久耐用。文档编号F16K31/64GK2115440SQ9122093公开日1992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奚正富, 郭汝君, 张兆基, 许邦杰, 沈诚敏, 金之庆, 胡金川 申请人:长沙市北洋科技开发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内燃机车的挤压式感温元件,其盛满膨胀剂3的温包4中安有橡胶膜袋5,导管1与温包4扣压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挤压杆2与顶杆6相连插进导管1直接置于“U”型橡胶膜袋5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正富郭汝君张兆基许邦杰沈诚敏金之庆胡金川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北洋科技开发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