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87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24
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加固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下侧表面与地下连续墙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的底端平齐,钻孔灌注桩的桩顶通过冠梁连接为一体,钻孔灌注桩与地下连续墙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垫层和抗侧力连接板,抗侧力连接板和冠梁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坡型反压混凝土块,坡型反压混凝土块的侧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斜坡面自外向内倾斜形成排水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地下连续墙底部受力等效等强代换的设计理念,传力路径合理,确保基坑支护安全性,有效提高连接板靠近地下连续墙角部抗倾覆能力,具有施工简单和快捷方便的特点,不影响周边环境,成本较低。

A reinforced structure at the bottom of diaphragm wa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inforcing structure at the bottom of an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which comprises an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and a bored cast-in-place pil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red cast-in-place pile is flush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bottom row of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and the top of the bored cast-in-place pile is connected as a whole through a crown beam. A connecting plate cushion and a lateral force resistant connecting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bored cast-in-place pile and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ide forc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rown bea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lope type counter pressure concrete block, the side section of the slope type counter pressure concrete block is a right triangle, and the slope surface inclines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to form the drainage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design concept of equivalent stress and other strong substitu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the force transmission path is reasonable, the safety of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is ensured, the anti overturning ability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near the corner of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construc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not affected, and th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连墙,特别是一种加固地连墙底部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连续墙通常采用设置锚索的方式对墙身加固。对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降水困难、成孔困难或者地底存在错综复杂管线的区域,通常无法进行锚索成孔张拉,地下连续墙根部难以进行锚索张拉等常规加固方式会导致地下连续墙底部支护存在倾覆风险,特别是难以进行地下连续墙根部最后一排锚索的施工作业从而带来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解决:一、耗费大量降水设备进行该位置的降水,成本巨大且效果欠佳;周边环境同时会因为降水受到较大影响,造成周边建筑物或者地基出现塌陷、沉降变形。二、在地下连续墙外侧单独设置止水帷幕,止水帷幕一般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等,需要额外耗费大量支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要解决地下水丰富地区的地下连续墙根部支护采用大量降水设备存在成本巨大,周边环境受到较大影响,周边建筑物或者地基出现塌陷沉降变形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单独设置止水帷幕需要额外耗费大量支护成本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还包括在地下连续墙的底部内侧、与地下连续墙之间保持距离打入一排的钻孔灌注桩,所述钻孔灌注桩的下侧表面与地下连续墙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的底端平齐,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桩顶通过冠梁连接为一体,所述钻孔灌注桩与地下连续墙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筋混凝土的连接板垫层,所述连接板垫层的内端部与地下连续墙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的顶端预打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垫层的上侧表面与冠梁的下侧表面平齐,所述钻孔灌注桩与地下连续墙之间、连接板垫层的上侧还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筋混凝土的抗侧力连接板,所述抗侧力连接板的上侧表面与冠梁的上侧表面平齐,所述抗侧力连接板和冠梁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坡型反压混凝土块,所述坡型反压混凝土块的宽度等于抗侧力连接板与冠梁的宽度之和,所述坡型反压混凝土块的背部紧靠地下连续墙的外侧表面,坡型反压混凝土块的上侧表面自外向内倾斜形成排水面。所述地下连续墙与钻孔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为3m-5m。所述钻孔灌注桩为钢管混凝土桩,所述钻孔灌注桩的顶部伸入冠梁的底部厚度不小于200mm。所述连接板垫层为变截面垫层,其靠近地下连续墙的外端部厚度加厚,加厚部的厚度不小于800mm,宽度不小于500mm,其余部分的厚度不小于300mm。所述抗侧力连接板与地下连续墙对应的位置通过植筋拉接,所述植筋进入地下连续墙的长度不小于200mm,所述植筋的进入抗侧力连接板的长度不小于500mm。所述抗侧力连接板的钢筋直径为10mm-20mm,钢筋间距为100mm-320mm;所述抗侧力连接板的钢筋包括上皮双向钢筋、下皮双向钢筋和板中单向钢筋,所述植筋分层与上皮双向钢筋和下皮双向钢筋依次焊接,植筋的钢筋间距与双向钢筋的纵筋间距相同;所述抗侧力连接板的混凝土标号不小于C35。所述冠梁的混凝土与抗侧力连接板的混凝土的标号相同并为一体浇筑而成。所述坡型反压混凝土块由标号小于抗侧力连接板混凝土标号的素混凝土制成,坡型反压混凝土块的侧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高度至少为3.0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难以进行地下连续墙根部最后一排锚索的施工作业,为解决无法张拉锚索进行加固而带来的安全隐患,采用地下连续墙底部受力等效等强代换的设计理念,经过设计验算,在最后一排锚索成孔张拉位置设置可抵抗侧向力的钻孔灌注桩排桩,排桩上侧设置连接冠梁,冠梁同地连墙间采用连接板及反压混凝土进行加固,可将地下连续墙底部倾覆力有效传递至排桩之上,设形成水平板与排桩的二次结构传力体系。本技术其传力路径合理,通过二次结构的抗侧力体系有效的抵消了地下连续墙底部锚索无法张拉,从而带来的水平力不足的问题,有效抵消地连墙底部无法进行锚索张拉导致的倾覆力,抵消锚索无法张拉所带来的支护倾覆力,确保基坑支护安全性。本技术还避免了降水困难地区锚索张拉带来的地下连续墙侧壁渗水、漏水问题,避免锚索成孔及张拉过程中涌水、涌沙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本技术在地连墙被动区即抗侧力连接板的板顶设置低强度混凝土进行反压,保证基坑安全,有效提高连接板靠近地下连续墙角部抗倾覆能力,同时排水面的设置可以做到有组织排水,避免基坑肥槽位置积水和排水困难的问题,通过抗侧力连接板的阴沟排水系统进行排水,做到了肥槽部分施工作业面的可操作性。本技术钻孔灌注桩及水平抗侧力板的设置,还可以抑制该位置肥槽回填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同时两者均具有施工简单和快捷方便的特点,不影响周边环境,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加固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配筋细节图。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钻孔灌注桩的俯视布置图。图5是注浆管的布置图。图6是注浆孔的布置图。附图标记:1-地下连续墙、2-钻孔灌注桩、21-钢管、22-桩体混凝土、23-注浆管、24-注浆孔、2a-先施工钻孔灌注桩、2b-后施工钻孔灌注桩、3-无法施打锚索、4-冠梁、41-上边横向主筋、42-直角边横向主筋、43-斜边横向主筋、44-纵向箍筋、45-水平筋、46-竖向筋、5-连接板垫层、51-加厚部、52-其余部分、6-抗侧力连接板、61-上皮双向钢筋、62-下皮双向钢、63-板中单向钢筋、7-坡型反压混凝土块、8-植筋、9-排水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4所示,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1,还包括在地下连续墙的底部内侧、与地下连续墙之间保持距离打入一排的钻孔灌注桩2,具体加固长度根据降水和周边环境确定,以保证覆盖无法施打锚索部位地连墙即可。所述地下连续墙1与钻孔灌注桩2之间的距离为a=3m-5m。所述钻孔灌注桩的下侧表面与地下连续墙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3的底端平齐,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桩顶通过冠梁4连接为一体。所述钻孔灌注桩2为钢管混凝土桩,所述钻孔灌注桩的顶部伸入冠梁的底部厚度b不小于200mm。本实施例中,钢管混凝土桩的直径为1400mm-2100mm,桩心距c为2000mm-3000mm。所述钻孔灌注桩2与地下连续墙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筋混凝土的连接板垫层5,所述连接板垫层5的内端部与地下连续墙1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3的顶端预打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垫层5的上侧表面与冠梁4的下侧表面平齐。所述连接板垫层5为变截面垫层,其靠近地下连续墙的外端部厚度加厚,加厚部51的厚度d不小于800mm,宽度不小于500mm,其余部分52的厚度e不小于300mm。本实施例中,连接板垫层5的混凝土标号为C20。钢筋直径为10mm,双层双向设置。加厚部51的厚度为8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地下连续墙的底部内侧、与地下连续墙之间保持距离打入的一排钻孔灌注桩(2),所述钻孔灌注桩的下侧表面与地下连续墙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3)的底端平齐,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桩顶通过冠梁(4)连接为一体,/n所述钻孔灌注桩(2)与地下连续墙(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筋混凝土的连接板垫层(5),所述连接板垫层(5)的内端部与地下连续墙(1)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3)的顶端预打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垫层(5)的上侧表面与冠梁(4)的下侧表面平齐,/n所述钻孔灌注桩(2)与地下连续墙(1)之间、连接板垫层(5)的上侧还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筋混凝土的抗侧力连接板(6),所述抗侧力连接板(6)的上侧表面与冠梁(4)的上侧表面平齐,/n所述抗侧力连接板(6)和冠梁(4)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所述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宽度等于抗侧力连接板(6)与冠梁(4)的宽度之和,所述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背部紧靠地下连续墙的外侧表面,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上侧表面自外向内倾斜形成排水面(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地下连续墙的底部内侧、与地下连续墙之间保持距离打入的一排钻孔灌注桩(2),所述钻孔灌注桩的下侧表面与地下连续墙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3)的底端平齐,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桩顶通过冠梁(4)连接为一体,
所述钻孔灌注桩(2)与地下连续墙(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筋混凝土的连接板垫层(5),所述连接板垫层(5)的内端部与地下连续墙(1)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3)的顶端预打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垫层(5)的上侧表面与冠梁(4)的下侧表面平齐,
所述钻孔灌注桩(2)与地下连续墙(1)之间、连接板垫层(5)的上侧还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筋混凝土的抗侧力连接板(6),所述抗侧力连接板(6)的上侧表面与冠梁(4)的上侧表面平齐,
所述抗侧力连接板(6)和冠梁(4)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所述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宽度等于抗侧力连接板(6)与冠梁(4)的宽度之和,所述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背部紧靠地下连续墙的外侧表面,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上侧表面自外向内倾斜形成排水面(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1)与钻孔灌注桩(2)之间的距离为3m-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2)为钢管混凝土桩,所述钻孔灌注桩的顶部伸入冠梁的底部厚度不小于200mm。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晓钟徐汇宾巴盼锋王岩李东华李国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