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箔压合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55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箔压合单元,属于薄膜加工设备领域,包括支撑架和若干引导铜箔的导轮、张力检知轮,还包括预热轮、压合轮和红外加热装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位于预热轮和压合轮之间且靠近压合轮设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包括保护罩和若干红外加热管,所述红外加热管固定在保护罩面向铜箔的一面;预热轮和压合轮处均设有与之配合压铜箔的橡胶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加热装置对铜箔进行二次加热软化,解决了铜箔过预热轮后温度低的问题。

A copper foil laminating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pper foil lamination unit,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ilm processing equipment, including a support frame, guide wheels and tension inspection wheels for guiding copper foil, also including a preheating wheel, a lamination wheel and an infrared heating device; the infrared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reheating wheel and the lamination wheel and close to the lamination wheel; the infrared heating device includes a protective cover and a number of infrared heating devices The infrared heating tube is fixed on the side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facing the copper foil; the preheating wheel and the pressing wheel are provided with rubber wheels matched with the copper foil pr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 heating device to conduct secondary heating and softening of the copper foil,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temperature after the copper foil is over prehe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箔压合单元
本技术涉及薄膜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涂布机压合单元。
技术介绍
涂布机主要用于薄膜、纸张等的表面涂布工艺生产,是将成卷的基材(可以是金属薄膜)涂上一层特定的胶、涂料或者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现有涂布机有一个预热轮、压合轮,预热轮的目的是将铜箔进行预热使铜箔软化有助于压合。因预热轮、压合轮直径较大,在设备设计时考虑空间等问题,引起铜箔(铜箔本身散热较快)过预热轮后到压合轮时铜箔温度过低,没有达到软化效果,容易出现压合皱痕等异常,引起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箔压合单元,解决铜箔过预热到压合轮后温度低的、没有达到软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铜箔压合单元,包括支撑架和若干引导铜箔的导轮,还包括预热轮、压合轮和红外加热装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位于预热轮和压合轮之间且靠近压合轮设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包括保护罩和若干红外加热管,所述红外加热管固定在保护罩面向铜箔的一面;预热轮和压合轮处均设有与之配合压铜箔的橡胶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铜箔压合单元,在预热轮对铜箔进行加热后,有通过红外加热装置对其进行二次加热,防止铜箔冷却变硬。红外加热装置采用与预热轮不同的结构,无需缠绕接触加热,通过类似烘烤加热的方式,无需设置与之配合的橡胶辊,位置可灵活设置,受空间限制小,且加热均匀。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的简易视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的部分视图;图3为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保护罩的朝铜箔的一面的视图;图5为张力检知轮的连接示意图。其中,支撑架1、导轮2、压合轮3、预热轮4、张力检知轮5、红外加热装置6、橡胶轮7、连接板8、压力感应器51、保护罩61、红外加热管62、导线管63、条孔81、第一螺栓82、第二螺栓8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铜箔压合单元,包括支撑架1和若干引导铜箔的导轮2,还包括预热轮4、压合轮3和红外加热装置6;所述红外加热装置6位于预热轮4和压合轮3之间且靠近压合轮3设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6包括保护罩61和若干红外加热管62,红外加热管62固定在保护罩61面向铜箔的一面;预热轮4和压合轮3处均设有与之配合压紧铜箔的橡胶轮7。由于本技术部件重合较多,为避免各部件之间相互阻挡影响视图识别,因此图1、图2中仅给出简易或者部分视图方面理解工作原理。如上述方案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思路为:在预热轮4和压合轮3之间设置红外加热装置6,进行二次加热,防止铜箔冷却变硬;红外加热装置6采用不同于预热轮的结构以克服空间设计问题,采用平面加热,不与铜箔接触,不额外给予铜箔位置变化,无需在加热装置和压合轮3之间设置导轮2,可以就近设置。在实际安装中,所述保护罩61两端通过连接板8固定在支撑架1上,连接板8上设有条孔81和穿过条孔81的第一螺栓82和第二螺栓83,所述第一螺栓82将连接板8夹紧在支撑架1上,所述第二螺栓83将保护罩61夹紧在连接板8上。由于不同产品厚薄不同,所需的张紧力不同,相应的位置也会发生微小变化,为了使保护罩61的设置更为灵活,适应多种产品,借住保护罩61和红外加热管62质地较轻的特性;用连接板8固定保护罩61,同时连接板8和保护罩61都通过螺纹压紧的方式固定,方便调节角度、位置,与铜箔平行;同时条孔81的设置,也便于保护罩61调节自身的高度。图3中箭头方向表示调节方向。所述保护罩61面向铜箔的一侧为条形的平面且平面的两侧向靠近铜箔的方向弯折,所述红外加热管62在平面的内侧均匀排列。将保护罩61两侧朝铜箔弯折,可以起到防止热量散失和保护作用;同时保护罩61上红外加热管62均匀设置,进而是铜箔受热均匀。保护罩61上还是有连接导线管63的孔。所述预热轮4和红外加热装置6之间还设有张力检知轮5;所述张力检知轮5两端设有压力感应器51。张力检知轮5的设置,可以实时获得产品张紧情况,防止卡顿损坏铜箔,或者张力过小铜箔掉落;张力检知轮5在与预热管和红外加热装置之间,一方面便于根据张力进行红外加热装置6位置的调节,另一方面方便不占用红外加热装置6和压合轮3之间的空间,使红外加热装置6和以离压合轮3更近,不易冷却,节省能源。所述导轮2两根一组,分别位于预热轮4之前、张力检知轮5和压合轮3之间以及压合轮3之后。两根导轮2的配合,可以使铜箔很方便的转向任意角度,不像一根在大角度转向时,贴合那么紧密,导辊转动性能差,方便各零件的设置。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箔压合单元,包括支撑架和若干引导铜箔的导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热轮、压合轮和红外加热装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位于预热轮和压合轮之间且靠近压合轮设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包括保护罩和若干红外加热管,所述红外加热管固定在保护罩面向铜箔的一面;预热轮和压合轮处均设有与之配合压铜箔的橡胶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箔压合单元,包括支撑架和若干引导铜箔的导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热轮、压合轮和红外加热装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位于预热轮和压合轮之间且靠近压合轮设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包括保护罩和若干红外加热管,所述红外加热管固定在保护罩面向铜箔的一面;预热轮和压合轮处均设有与之配合压铜箔的橡胶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箔压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两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支撑架上,连接板上设有条孔和穿过条孔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将连接板夹紧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螺栓将保护罩夹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春杨海滨王延辉周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奥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