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27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4:44
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其包括一体成型的管身、管座及管嘴,管座与胶瓶的出料座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身内安装有混料板,混料板正反两面设置有若干扰流板,扰流板呈S型,扰流板的根部与管身内孔壁贴合,在扰流板的头部与管身内孔壁间留有混合区,AB两种胶体在混合区处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利用独特的S型扰流板对AB两种胶体进行混合,且相邻两扰流板方向相反设置,延长了混合区长度,使得胶体能够充分混合。3、扰流板与混料板一体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扰流板结构简单,注塑模具简单,生产成本低。

A two-component colloid discharge pi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wo-component colloidal discharge pipe, which comprises an integral forming pipe body, a pipe seat and a pipe nozzle, the pipe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charge seat of the rubber bottle,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ip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ixing plate,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mixing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n interference flow plate, the spoiler is S-shaped, the root of the spoi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hole wall of the pipe body, and a mixing area is reserved between the head of the spoiler and the inner hole wall of the pipe body, AB two colloids are mixed in the mixing zo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1. Simple stru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2. The unique S-shaped spoiler is used to mix AB two kinds of colloids, and the adjacent two spoilers are set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xtending the length of mixing area, so that the colloids can be fully mixed. 3. The spoiler and mixing plate are injection molded with plastic material. The spoiler has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injection mold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AB胶混合装置,具体是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
技术介绍
AB胶是两液混合硬化胶的别称,一液是本胶,一液是硬化剂,两液相混才能硬化,是不须靠温度来硬应熟成的,所以是常温硬化胶的一种。公告号为CN203525968U、公告日为2014年4月9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针管AB胶,它包括:注射A筒、注射B筒、出胶嘴、胶筒盖、推进器,注射A筒与注射B筒两筒并列为一体,两筒内分别注入胶料,推进器前端的活塞置入注射A筒、B筒内,所述出胶嘴上还设有胶筒盖,在胶筒盖内还嵌设一胶嘴塞,该胶嘴塞具有与出胶嘴相匹配的二个凸柱;与出胶嘴组合的还有一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包括螺旋搅拌棒、出胶管,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螺旋搅拌棒的底座具有通孔并与出胶嘴匹配连接,该搅拌螺旋棒之外套有一出胶管,注射A筒与注射B筒内的胶料经搅拌螺旋棒搅拌后由该出胶管流出。但是,该结构中螺旋搅拌棒上具备多个螺旋曲面,因此其模具生产工艺非常复杂,严重制约了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胶体混合效果好的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其包括一体成型的管身、管座及管嘴,管座与胶瓶的出料座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身内安装有混料板,混料板正反两面设置有若干扰流板,扰流板呈S型,扰流板的根部与管身内孔壁贴合,在扰流板的头部与管身内孔壁间留有混合区,AB两种胶体在混合区处混合。>所述的扰流板相邻两个的设置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的扰流板与混料板一体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所述的扰流板凸出混料板表面设置。所述的混料板上还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位于管座内,在管座内分离出两个入胶区与胶瓶的出料座上的出料口对接。所述的管身与管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竖向分布的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利用独特的S型扰流板对AB两种胶体进行混合,且相邻两扰流板方向相反设置,延长了混合区长度,使得胶体能够充分混合。3、扰流板与混料板一体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扰流板结构简单,注塑模具简单,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装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其包括一体成型的管身1、管座2及管嘴3,管座2与胶瓶4的出料座5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身1内安装有混料板6,混料板6正反两面设置有若干扰流板7,扰流板7呈S型,扰流板7的根部与管身1内孔壁贴合,在扰流板7的头部与管身1内孔壁间留有混合区8,AB两种胶体在混合区8处混合。所述的扰流板7相邻两个的设置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的扰流板7与混料板6一体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所述的扰流板7凸出混料板6表面设置。所述的混料板6上还设置有隔离板9,隔离板9位于管座2内,在管座2内分离出两个入胶区与胶瓶4的出料座5上的出料口对接。所述的管身1与管座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竖向分布的加强筋10。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时,利用管座与胶瓶4的出料座5对接,当胶瓶4内的A、B两种胶体进入管座2内后,管座2的隔离板9将两种胶体隔离,避免其在管座位置混合容易导致瓶口污染。当A、B两种胶体进入管身内后,两种胶体在混合区8处混合,胶体在经过多个扰流板7的阻挡及混合后,两种胶体被充分混合为一体,最终从管嘴处被挤出使用。与传统螺旋式的混料结构相比,本案中的扰流板造型简单,通过普通的注塑工艺即可成型,模具生产及制造简单,有利于降低技术难度,简化生产工艺,故可广泛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其包括一体成型的管身(1)、管座(2)及管嘴(3),管座(2)与胶瓶(4)的出料座(5)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身(1)内安装有混料板(6),混料板(6)正反两面设置有若干扰流板(7),扰流板(7)呈S型,扰流板(7)的根部与管身(1)内孔壁贴合,在扰流板(7)的头部与管身(1)内孔壁间留有混合区(8),AB两种胶体在混合区(8)处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其包括一体成型的管身(1)、管座(2)及管嘴(3),管座(2)与胶瓶(4)的出料座(5)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身(1)内安装有混料板(6),混料板(6)正反两面设置有若干扰流板(7),扰流板(7)呈S型,扰流板(7)的根部与管身(1)内孔壁贴合,在扰流板(7)的头部与管身(1)内孔壁间留有混合区(8),AB两种胶体在混合区(8)处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7)相邻两个的设置方向相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胶体出料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能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