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公头和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68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2:0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公头和相应的连接器。所述公头包括有依次从外到内设置的绝缘外壳、屏蔽腔体、塑胶主体和端子组件,在每个绝缘外壳的两个内侧壁上,各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定位槽;而在所述屏蔽腔体的两个外侧壁上对应所述定位槽的位置,各设有可滑入所述定位槽内固定的定位凸部;在每个绝缘外壳的至少一个内壁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向槽;而在所述屏蔽腔体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导向槽的位置,设有可沿所述导向槽滑入所述绝缘外壳内固定的导向凸部。本申请实施例可大大提高连接器公头壳体组装操作的简便性、有效避免误操作、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onnector male and connector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connector male and a corresponding connector. The male head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shell, a shielding cavity, a plastic main body and a terminal assembly arranged in turn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On the two inner walls of each insulating shell, a positioning groove is arranged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n the two outer walls of the shielding cav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positioning groove, each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convex part which can slide into the positioning groove for fixation; on each insulating shell, a positioning groove is arranged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t least one inner wall of the edg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th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guide groove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hield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convex part which can slide into the insulating shell along the guide groove.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implicity of the assembly operation of the connector male housing, effectively avoid misoperation, and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公头和连接器
本申请涉及信号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公头和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一种通过连接端子的接触来实现线缆的信号传输功能的常用电子器件。连接器通常包括分别内置有连接端子的公头和母座,通过公头和母座的插拔连接,使其内部的连接端子连通/断开,来实现/阻断各种信号传输功能。连接器的公头与线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现有技术的公头壳体结构中,绝缘外壳和导电内壳通过以下方式固定:在导电内壳的底外壁上设有两个凹槽,在绝缘外壳的对应位置设有按压部,组装时,将导电内壳插入绝缘外壳的空心腔体内,按压所述按压部,将其内侧的凸部压入所述两个凹槽中固定。然而,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过程中,经常出现操作人员由于疏忽等原因没有按压,导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公头和连接器,可大大提高连接器公头壳体组装操作的简便性、有效避免误操作、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公头,包括有依次从外到内设置的绝缘外壳、屏蔽腔体、塑胶主体和端子组件,在每个绝缘外壳的两个内侧壁上,各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定位槽;而在所述屏蔽腔体的两个外侧壁上对应所述定位槽的位置,各设有可滑入所述定位槽内固定的定位凸部;在每个绝缘外壳的至少一个内壁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向槽;而在所述屏蔽腔体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导向槽的位置,设有可沿所述导向槽滑入所述绝缘外壳内固定的导向凸部。采用上述方案,可大大提高连接器公头壳体组装操作的简便性、有效避免误操作、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塑胶主体包括设有端子槽的塑胶基体和至少一个塑胶盖体,所述塑胶盖体可拆卸地覆盖于所述塑胶基体尾端的上表面和/或者下表面,形成可容纳与连接端子连接的线缆接头的上下两个腔体。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塑胶基体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至少一组端子槽,所述上部和下部的端子槽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设置。采用上述方案,可在线缆和金属的屏蔽腔体之间形成屏障,阻断线缆触碰到屏蔽腔体导致短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连接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外壳的尾端设有至少一个注塑位,所述注塑位包括注塑孔、注塑槽中的任意至少一种。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尾端的顶壁上,靠近两个侧面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注塑孔;和/或者,在所述绝缘外壳的至少一个侧壁上靠近尾端位置设有注塑槽;和/或者,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设有多个空心腔体,且在至少一组相邻的空心腔体之间设置有一组第二注塑孔。采用上述方案,可大大提高连接器的防拉脱力,在连接器注塑成型后即使受到强外力的拉扯作用,仍然可保持与线缆之间的稳定连接,不会松动脱落,有效保证连接器公头和线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屏蔽腔体包括有两端开口的空心金属腔体,且在所述金属腔体表面的后上部设置为开口结构,在所述开口结构上覆盖有金属盖体;在所述金属腔体开口处前端的两侧壁顶部,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而在所述金属盖体对应的两个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凹部的位置,各设有可伸入所述第一凹部内固定的第一凸部。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每个所述第一凹部前端的底部,还向前凹设有第二凹部,而在所述第一凸部的对应位置则设有与所述第二凹部形状配合的第二凸部;和/或者在每个所述第一凹部尾端的顶部,还向上凸设有第三凸部,而在所述第一凸部的对应位置则设有与所述第三凸部形状配合的第三凹部。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部和第一凸部的尾端为相互配合的后高前低式斜坡结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盖体的尾端设置有相对于其顶壁向内侧凹进的连接片,该连接片形成从所述金属腔体的尾端的内侧插入,而所述金属腔体的尾端首尾圈状相接于所述连接片外侧的结构。采用上述方案,具有组装方便、结构稳定可靠、防电磁干扰性能良好的技术效果。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有公头和母座,所述公头采用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中绝缘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中绝缘外壳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中绝缘外壳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中金属腔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中金属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中金属腔体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中金属腔体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中金属盖体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中塑胶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一实施例中塑胶基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第二实施例中绝缘外壳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实施例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绝缘外壳1,屏蔽腔体2,塑胶主体3,端子组件4,定位槽11,导向槽12,第一注塑孔13,第二注塑孔14,注塑槽15,定位凸部21,导向凸部22,金属腔体23,第一凹部231,第二凹部232,第三凸部233,金属盖体24,第一凸部241,第二凸部242,第三凹部243,连接片244,塑胶基体31,端子槽311,塑胶盖体3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部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侧壁”、“外侧壁”、“外壁”、“内壁”、“项壁”、“前端”、“尾端”、“水平”、“上表面”、“下表面”、“上部”、“下部”、“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下面参考图1-图12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公头的第一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公头,包括有依次从外到内设置的绝缘外壳、屏蔽腔体、塑胶主体和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n在每个绝缘外壳的两个内侧壁上,各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定位槽;而在所述屏蔽腔体的两个外侧壁上对应所述定位槽的位置,各设有可滑入所述定位槽内固定的定位凸部;/n在每个绝缘外壳的至少一个内壁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向槽;而在所述屏蔽腔体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导向槽的位置,设有可沿所述导向槽滑入所述绝缘外壳内固定的导向凸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公头,包括有依次从外到内设置的绝缘外壳、屏蔽腔体、塑胶主体和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绝缘外壳的两个内侧壁上,各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定位槽;而在所述屏蔽腔体的两个外侧壁上对应所述定位槽的位置,各设有可滑入所述定位槽内固定的定位凸部;
在每个绝缘外壳的至少一个内壁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向槽;而在所述屏蔽腔体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导向槽的位置,设有可沿所述导向槽滑入所述绝缘外壳内固定的导向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胶主体包括设有端子槽的塑胶基体和至少一个塑胶盖体,所述塑胶盖体可拆卸地覆盖于所述塑胶基体尾端的上表面和/或者下表面,形成可容纳与连接端子连接的线缆接头的上下两个腔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塑胶基体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至少一组端子槽,所述上部和下部的端子槽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外壳的尾端设有至少一个注塑位,所述注塑位包括注塑孔、注塑槽中的任意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尾端的顶壁上,靠近两个侧面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注塑孔;和/或者,
在所述绝缘外壳的至少一个侧壁上靠近尾端位置设有注塑槽;和/或者,
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芳利李发红刘桂宝张勇辉罗土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力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