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胶罐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81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胶罐构造,尤其是指一种可配合空气压缩机共同使用的补胶罐,补胶罐的罐体内装填化学胶液,一盖体可结合于罐体的开口处,借由一役动组件动作致使一冲头件可推移并穿破一薄膜,使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形成可连通的状态,足让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罐体内,同时让化学胶液由出胶通道流出。

The structure of the mending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ubber mending tank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o a rubber mending tank which can be used together with an air compressor. The tank body of the rubber mending tank is filled with chemical glue liquid. A cover body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tank body. By the action of a service component, a punch piece can be moved and a film can be broken, so that the air inlet channel and the rubber outlet channel can form a connectable state, which is sufficient for the air compressor The high-pressure air generated enters the tank body through the air inlet channel,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hemical glue liquid flows out from the rubber outlet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胶罐的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补胶罐构造,尤其是指一种内含有补胶用途的化学胶液的补胶罐构造,该补胶罐的罐体与一盖体相结合,该盖体具有二只歧管,其中的一歧管提供作为接受来自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另一歧管则提供作为输出补胶罐内的化学胶液,借由一役动组件动作致使一冲头件可推移并穿破一薄膜,让高压空气能直接从入气歧管的进气通道的气芯输入再向下迫挤化学胶液的上表面,让化学胶液经由圆筒管底端的缺缝进入内流通室及下轴管的内流道,并流经冲头件的流通槽及缺口、上轴管的下段的内流道、出胶歧管的出胶通道及出胶软管而连通至破损轮胎的气嘴,达到安全进行及有效达成补胎及充气等动作。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2,大部分的补胶罐9基本上由一盖体91、一罐体92及一中空管体93所构成,罐体92内则填充有补胎用途的化学胶液94;盖体91具有二岐管,其中一岐管作为接受由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另一岐管则是作为输出化学胶液;中空管体93则连结于盖体91所设的下轴管95,当盖体91结合于罐体92后,该中空管体93被容置于罐体92内,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可经由入气歧管96输入再向下迫挤化学胶液94的上表面,让化学胶液94经由中空管体93底端进入下轴管95、出胶歧管97及出胶软管而连通至破损轮胎的气嘴,但往往在高压空气输入并向下迫挤化学胶液94的同时,该中空管体93亦会因震动、摇晃等因素而与下轴管95的连接处产生松脱掉落至罐体92底部,而造成中空管体93与下轴管95产生间隙98,导致高压空气输入会从间隙98泄出,而无法顺利地迫挤化学胶液94的上表面。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安全运作补胶动作的补胶罐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胶罐构造,补胶罐的罐体内装填化学胶液,一盖体可结合于罐体的开口处,借由一役动组件动作致使一冲头件可推移并穿破一薄膜,使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形成可连通的状态,足让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罐体内,同时让化学胶液由出胶通道流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补胶罐构造,该补胶罐可借由役动组件进行定轴点摆动而推动一冲头件,该冲头件进而推移并穿破一薄膜,致令压缩空气可迫挤化学胶液经由出胶歧管输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补胶罐构造,该补胶罐借由圆筒管的底端延伸出的具有弹性的薄片,该薄片因抵触于罐体的底端座上而产生挤压并弯曲且具有往上的回弹力量,此回弹力量可以确保补胶罐在搬运或操作产生震动时,该圆筒管与下轴管的密合,使圆筒管的内流通室的平台可持续抵触于盖体的下轴管末端,达到安全进行及有效达成补胎及充气等动作。一种补胶罐构造,包括:一罐体,罐体为内空状而形成一内容室,于罐体一端具有一开口,而另一端则形成一底端座,于罐体的开口设有阳螺纹并于罐体与开口之间设有多个棘轮齿,罐体的内容室可填充补胶用途的化学胶液;一盖体,盖体内缘设有阴螺纹并于内底缘设有多个棘轮槽,而盖体的内顶面凹设有一环凹槽,其可容纳一垫圈,盖体可借由阴螺纹螺合于罐体开口的阳螺纹,且为避免盖体松脱,再借由转动与罐体相结合的盖体,使盖体的棘轮槽紧密地卡扣于罐体的棘轮齿,使盖体不会产生松脱而造成化学胶液溢出,盖体上下端各延伸有一相贯通的上轴管及下轴管,该上轴管及下轴管内各具有一内流道,于内流道中设有一薄膜,其可作为阻隔前述相贯通的上轴管的内流道及下轴管的内流道,前述上轴管具有上段及下段,于上轴管的上段开口端设有一对相对向的侧板,于侧板上设有仍然为相对向的轴孔,该轴孔内设有一凸块,而该对侧板之间则设有一对相对向且顶端为开放式而底端为封闭面的穿槽,上轴管设有一入气歧管及一出胶歧管,该入气歧管内具有前述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含有一气芯,其与罐体的内容室相连通,在上轴管上段的内口径大于上轴管下段的内口径,二者之间乃形成一阶梯状的梯阶,而出胶歧管内具有前述出胶通道,该出胶通道与上轴管的内流道相连通,而盖体外缘延伸出一弹性体,于弹性体末端设有一卡钩;一冲头件,该冲头件可由盖体的上轴管开口置进于内流道中,该冲头件,其一端为一柱体,于另一端设有一外端头,于外端头设有一环凹槽,其可套置有一O型环,于柱体上形成有多个相间隔呈凹陷状的流通槽,于二流通槽之间形成一凸肋柱,于每一凸肋柱上形成有一呈凹陷状的缺口,该具有凸肋柱、流通槽的柱体末端为一斜面端头,该冲头件可由盖体的上轴管开口置进于内流道中并座落在薄膜上方;一役动组件,其可在盖体处进行定轴点转动的作用,借由其转动时的扳动动作可迫动冲头件推移并穿破一薄膜,使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形成可连通的状态,足让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罐体内,同时让化学胶液由出胶通道流出。进一步,该补胶罐还包含有一具有内流通室的圆筒管,于圆筒管的上端内口径大于下端内口径,二者之间乃形成一阶梯状的平台,该圆筒管的底端设有多个缺缝并延伸出一具有弹性的薄片,圆筒管可由圆筒管的上端由下往上套置于盖体的下轴管,该盖体的下轴管并抵触于内流通室的平台上,且为因应各种不同体积的罐体而可设置不同长度的圆筒管作为更换,而借由圆筒管的底端延伸出的具有弹性的薄片,该薄片因抵触于罐体的底端座上而产生挤压并弯曲且具有往上的回弹力量,此回弹力量可以确保补胶罐在搬运或操作产生震动时,该圆筒管与下轴管的密合,使圆筒管的内流通室的平台可持续抵触于盖体的下轴管末端,达到安全进行及有效达成补胎及充气等动作。进一步,该役动组件在一端设有一偏心凸轮,在偏心凸轮的两侧且具有一对轴柱,该轴柱上设有二凹陷状缺槽,役动组件的另一端则设有一C型扳手部,役动组件可借由轴柱枢设于前述上轴管所设的侧板上的轴孔,而役动组件的偏心凸轮可位于上轴管的开口端且可抵触于前述冲头件的外端头,C型扳手部则以轴柱为摆动中心,上轴管所设的侧板的二相对向穿槽则容许使用者操控该役动组件进行概为半圆周的定轴点摆动。进一步,该役动组件的C型扳手部卡固于前述盖体外缘所延伸的弹性体的卡钩上,该役动组件的C型扳手部阻挡于盖体的入气歧管的正前方,此种设计可提醒使用者,该补胶罐处于尚未开启的备用状态,一出胶软管的一端连接于出胶歧管上,另一端的出胶软管缠绕于盖体外缘,再将出胶软管的末端穿固于C型扳手部中。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盖体可结合于罐体的开口处,借由一役动组件动作致使一冲头件可推移并穿破一薄膜,使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形成可连通的状态,足让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罐体内,同时让化学胶液由出胶通道流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补胶罐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补胶罐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盖体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补胶罐的立体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补胶罐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5的役动元件扳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扳动役动元件使迫动冲头件的动作示意图。图8为图6的补胶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补胶罐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图10为图9的A-A剖面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出胶软管卷曲收纳于补胶罐上的示意图。图12为习知补胶罐的示意图。【符号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胶罐构造,包括:/n一罐体,罐体为内空状而形成一内容室,于罐体一端具有一开口,而另一端则形成一底端座,于罐体的开口设有阳螺纹并于罐体与开口之间设有多个棘轮齿,罐体的内容室填充补胶用途的化学胶液;/n一盖体,盖体内缘设有阴螺纹并于内底缘设有多个棘轮槽,而盖体的内顶面凹设有一环凹槽,其容纳一垫圈,盖体借由阴螺纹螺合于罐体开口的阳螺纹,再借由转动与罐体相结合的盖体,使盖体的棘轮槽卡扣于罐体的棘轮齿,盖体上下端各延伸有一相贯通的上轴管及下轴管,该上轴管及下轴管内各具有一内流道,于内流道中设有一薄膜,所述薄膜阻隔前述相贯通的上轴管的内流道及下轴管的内流道,前述上轴管具有上段及下段,于上轴管的上段开口端设有一对相对向的侧板,于侧板上设有仍然为相对向的轴孔,该轴孔内设有一凸块,而该对侧板之间则设有一对相对向且顶端为开放式而底端为封闭面的穿槽,上轴管设有一入气歧管及一出胶歧管,该入气歧管内具有前述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含有一气芯,其与罐体的内容室相连通,在上轴管上段的内口径大于上轴管下段的内口径,上轴管上段与下段形成一阶梯状的梯阶,而出胶歧管内具有前述出胶通道,该出胶通道与上轴管的内流道相连通,而盖体外缘延伸出一弹性体,于弹性体末端设有一卡钩;/n一冲头件,该冲头件由盖体的上轴管开口置进于内流道中,该冲头件,其一端为一柱体,于另一端设有一外端头,于外端头设有一环凹槽,其套置有一O型环,于柱体上形成有多个相间隔呈凹陷状的流通槽,于二流通槽之间形成一凸肋柱,于每一凸肋柱上形成有一呈凹陷状的缺口,该具有凸肋柱、流通槽的柱体末端为一斜面端头,该冲头件由盖体的上轴管开口置进于内流道中并座落在薄膜上方;/n一役动组件,其在盖体处进行定轴点转动的作用,借由其转动时的扳动动作迫动冲头件推移并穿破一薄膜,使进气通道及出胶通道形成连通的状态,足让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罐体内,同时让化学胶液由出胶通道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10 TW 1071160071.一种补胶罐构造,包括:
一罐体,罐体为内空状而形成一内容室,于罐体一端具有一开口,而另一端则形成一底端座,于罐体的开口设有阳螺纹并于罐体与开口之间设有多个棘轮齿,罐体的内容室填充补胶用途的化学胶液;
一盖体,盖体内缘设有阴螺纹并于内底缘设有多个棘轮槽,而盖体的内顶面凹设有一环凹槽,其容纳一垫圈,盖体借由阴螺纹螺合于罐体开口的阳螺纹,再借由转动与罐体相结合的盖体,使盖体的棘轮槽卡扣于罐体的棘轮齿,盖体上下端各延伸有一相贯通的上轴管及下轴管,该上轴管及下轴管内各具有一内流道,于内流道中设有一薄膜,所述薄膜阻隔前述相贯通的上轴管的内流道及下轴管的内流道,前述上轴管具有上段及下段,于上轴管的上段开口端设有一对相对向的侧板,于侧板上设有仍然为相对向的轴孔,该轴孔内设有一凸块,而该对侧板之间则设有一对相对向且顶端为开放式而底端为封闭面的穿槽,上轴管设有一入气歧管及一出胶歧管,该入气歧管内具有前述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含有一气芯,其与罐体的内容室相连通,在上轴管上段的内口径大于上轴管下段的内口径,上轴管上段与下段形成一阶梯状的梯阶,而出胶歧管内具有前述出胶通道,该出胶通道与上轴管的内流道相连通,而盖体外缘延伸出一弹性体,于弹性体末端设有一卡钩;
一冲头件,该冲头件由盖体的上轴管开口置进于内流道中,该冲头件,其一端为一柱体,于另一端设有一外端头,于外端头设有一环凹槽,其套置有一O型环,于柱体上形成有多个相间隔呈凹陷状的流通槽,于二流通槽之间形成一凸肋柱,于每一凸肋柱上形成有一呈凹陷状的缺口,该具有凸肋柱、流通槽的柱体末端为一斜面端头,该冲头件由盖体的上轴管开口置进于内流道中并座落在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三
申请(专利权)人:已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