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51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8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转轴轴承连接结构的轴承外圈难以保持稳定状态的技术问题。本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包括座体,在座体内连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轴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座体上,在第一轴承两侧的座体上分别固连有第一外端盖和第一内端盖且第一外端盖和第一内端盖分别抵靠在第一轴承的两侧,在第二轴承两侧的座体上分别固连有第二外端盖和第二内端盖,第二轴承外圈的外侧与第二外端盖之间设有使轴承外圈受到轴向向内弹力的弹性件一,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内侧与第二内端盖之间设有使轴承外圈受到轴向向外弹力的弹性件二。本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工作寿命更久。

A kind of antiskid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shaft bear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antiskid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 shaft bear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motor.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outer ring of the exist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shaft bearing is difficult to maintain a stable state. The anti-ski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shaft bearing includes a seat body, wherein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are connected in the seat body, the two ends of the shaft are connected in the seat body through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rotation, the seat bod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bearing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uter end cover and the first inner end cover, and the first outer end cover and the first inner end cover are respectively against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A second outer end cover and a second inner end cover are fixedly connected on the seat body at the side. An elastic me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 bearing outer ring and the second outer end cover to make the bearing outer ring subject to axial inward elastic force. An elastic me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econd bearing outer ring and the second inner end cover to make the bearing outer ring subject to axial outward elastic force. The anti-ski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shaft bearing has a longer working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机
,涉及一种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机、水泵及风机等结构装置内均转的连接有转轴用于带动外接部件做功转动,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这样保证转动顺畅旋转,为保证轴承正常长期工作使用,需要对轴承进行保护。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059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出口电力机车冷却器风机的驱动电机,包括转轴、骨架油封、钢制波形弹簧垫圈、前端盖、轴承、前轴承内盖、曲路环、机座、定子总成、转子总成、后轴承内盖、后端盖、轴承挡圈、软管接头和紧固件,本驱动电机的前后端盖固定在机座两端;机座内有定子总成,转子总成设在定子总成内,机座上设散热片,转轴两端设有轴承,轴承设在前后端盖的轴承室内,软管接头通过电源线从定子总成中引出;接通电源,给电动机提供动力。上述结构对转轴两端的轴承形成了遮挡保护,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当转轴受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产生胀缩时轴承外圈难以保持稳定状态,会导致打滑现象发生,影响工作寿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为解决轴承外圈打滑问题容易考虑如通过在轴承的外周面套设可膨胀的塑料或橡胶件从而防止打滑,但这种结构的作用受温度影响大,效果不稳定;或者在轴承外圈上开设防滑凹槽,来提高摩擦阻力避免打滑,这种结构制造工艺复杂且影响标准轴承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机风机的轴承工作寿命。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包括座体,在座体内连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座体上,在第一轴承两侧的座体上分别固连有第一外端盖和第一内端盖且第一外端盖和第一内端盖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轴承的两侧,在第二轴承两侧的座体上分别固连有第二外端盖和第二内端盖,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外圈的外侧与第二外端盖之间设有使轴承外圈受到轴向向内弹力的弹性件一,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内侧与第二内端盖之间设有使轴承外圈受到轴向向外弹力的弹性件二。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设置在座体上可对转轴的两端进行有效支撑使受力稳定,这样便于转轴能稳定带动转子或叶片高速旋转,第一外端盖和第一内端盖分别与第一轴承的两侧抵靠,这样避免第一轴承往复窜动且将第一轴承保护在内,在座体上设置第二外端盖和第二内端盖,从而对第二轴承形成保护。通过在第二轴承外圈的外侧与第二外端盖之间顶靠设置弹性件一,并在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内侧与第二内端盖之间顶靠设置弹性件二,由于第一轴承的位置固定,当电机或风机工作时内部温度升高会时转轴受热胀效应朝第二轴承的方向伸长,转轴会带动第二轴承相对座体微量运动,此时弹性件一进一步挤压而弹性件二稍许松弛仍对第二轴承的外圈产生持续的压力,保证足够的静摩擦阈值,此外第二轴承外圈两侧的压力能够相互抵消一部分,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内部滚子之间的轴向作用力更小,从而减小磨损,延长工作寿命;当电机或风机停机时或外界降温时,转轴冷缩带动第二轴承相对座体回退,此时弹性件一稍许松弛而弹性件二进一步压紧,仍能保证对第二轴承外圈两侧的压力持续且足够,避免第二轴承外圈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出现打滑等现象而影响工作寿命。在上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中,所述弹性件一的劲度系数小于所述弹性件二的劲度系数。通过设置弹性件一的劲度系数小于弹性件二的劲度系数,这样在相同的伸缩量下弹性件一的作用力变化小于弹性件二的作用力变化,当转轴受热膨胀时会使弹性件一挤压并使弹性件二松弛导致第二轴承的外圈两侧受到的压力下降,而第二轴承的外圈受热两侧均会具有一定的膨胀量会导致第二轴承的外圈两侧受到的压力上升,这样在膨胀时形成压力补偿保证第二轴承的外圈两侧受到的轴向压力大小稳定;当转轴冷缩时会使弹性件一松弛并使弹性件二挤压导致第二轴承的外圈两侧受到的压力升高,而第二轴承的外圈冷缩时两侧均会具有一定的收缩量使第二轴承的外圈两侧受到的压力下降,这样在冷缩时也可以形成压力补偿保证第二轴承的外圈两侧受到的轴向压力大小稳定,使第二轴承的工作状态不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工作寿命。在上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中,所述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均为波形弹簧。波形弹簧结构紧凑且便于定位安装,设置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为波形弹簧,保证对第二轴承外圈的作用力均匀稳定。在上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中,所述弹性件一为若干个对顶连接的波形弹簧,所述弹性件二为同规格单层的波形弹簧。通过设置弹性件一为对顶连接的波形弹簧,而弹性件二为同规格单层的波形弹簧,这样便于通过标准件结构布置来实现弹性件一的劲度系数小于为弹性件二的劲度系数,且便于通过调整对顶连接的波形弹簧数量调节劲度系数比例。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为压簧或橡胶弹簧。压簧或橡胶弹簧制造成本低,通过设置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为压簧或橡胶弹簧,在保证对第二轴承外圈的轴向压力条件下降低成本。在上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为滚珠轴承。滚珠轴承摩擦阻力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温度会比较低,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为滚珠轴承,这样减小轴承因温度变化导致的胀缩从而提高工作寿命。在上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座体间隙配合。通过设置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座体间隙配合,这样保证第二轴承能够相对座体沿轴向顺畅位移,避免卡死导致第二轴承损坏。在上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座体紧配合。通过设置第一轴承的外圈与座体紧配合,这样第一轴承的外圈周面与座体之间具有压紧作用力,从而保证第一轴承的外圈不易打滑,提高工作寿命。在上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外端盖和所述第一内端盖分别抵靠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两侧。通过设置第一外端盖与第一轴承的外圈一侧抵靠,第一内端盖与第一轴承的外圈另一侧抵靠,这样可自两侧对第一轴承的外圈限位夹紧,提高摩擦面积,进一步限制第一轴承的外圈打滑,提高工作寿命。在上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转轴紧配合。通过设置第一轴承的内圈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转轴紧配合,这样保证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转轴的连接稳定性和转轴的工作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通过在第二轴承外圈的外侧与第二外端盖之间顶靠设置弹性件一,并在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内侧与第二内端盖之间顶靠设置弹性件二,由于第一轴承的位置固定,当电机或风机工作时内部温度升高会时转轴受热胀效应朝第二轴承的方向伸长,转轴会带动第二轴承相对座体微量运动,此时弹性件一进一步挤压而弹性件二稍许松弛仍对第二轴承的外圈产生持续的压力,这样第二轴承两侧的压力和仍能保证足够的静摩擦阈值,此外第二轴承外圈两侧的压力能够相互抵消一部分,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内部滚子之间的轴向作用力更小,从而减小磨损,延长工作寿命;当电机或风机停机时或外界降温时,转轴冷缩带动第二轴承相对座体回退,此时弹性件一稍许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包括座体(1),在座体(1)内连接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3),所述转轴(4)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3)转动连接在座体(1)上,在第一轴承(2)两侧的座体(1)上分别固连有第一外端盖(5)和第一内端盖(6)且第一外端盖(5)和第一内端盖(6)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轴承(2)的两侧,在第二轴承(3)两侧的座体(1)上分别固连有第二外端盖(7)和第二内端盖(8),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3)外圈的外侧与第二外端盖(7)之间设有使轴承外圈受到轴向向内弹力的弹性件一(9),第二轴承(3)的外圈的内侧与第二内端盖(8)之间设有使轴承外圈受到轴向向外弹力的弹性件二(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包括座体(1),在座体(1)内连接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3),所述转轴(4)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3)转动连接在座体(1)上,在第一轴承(2)两侧的座体(1)上分别固连有第一外端盖(5)和第一内端盖(6)且第一外端盖(5)和第一内端盖(6)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轴承(2)的两侧,在第二轴承(3)两侧的座体(1)上分别固连有第二外端盖(7)和第二内端盖(8),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3)外圈的外侧与第二外端盖(7)之间设有使轴承外圈受到轴向向内弹力的弹性件一(9),第二轴承(3)的外圈的内侧与第二内端盖(8)之间设有使轴承外圈受到轴向向外弹力的弹性件二(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9)的劲度系数小于所述弹性件二(10)的劲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9)和弹性件二(10)均为波形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轴承的防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轴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