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辊装置及卷绕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844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3:59
一种过辊装置及卷绕机,所述过辊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带极耳的极片绕经过辊装置进行传送。所述过辊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过辊,所述过辊包括设置在所述过辊支架上的过辊轴及设置在所述过辊轴上的过辊筒体,所述极耳与过辊筒体不接触,极耳悬空设置从而防止极耳在绕经过辊时发生翻折。

Roller passing device and win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oller passing device and a winding machine, the roller pass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a frame, and the pole piece with a pole ear is wound through the roller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The roller passing device includes a roller passing installed on the frame, the roller passing includes a roller passing shaft arranged on the roller passing bracket and a roller passing body arranged on the roller passing shaft, the polar lug does not contact the roller passing body, and the polar lug is suspended in the air to prevent the polar lug from overturning when winding the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辊装置及卷绕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辊装置及卷绕机,属于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电芯主要的生产方式就是通过卷绕进行制作,其绕卷的极片带有极耳。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极耳分外接极耳和自带极耳两种结构,外接极耳采用超声波将极耳焊接于极片,自带极耳是直接在极片上利用模具冲切形成极耳或利用激光对极片一侧或两侧的箔材留白切割成极耳。由于单片极片存在多个自带极耳,因此成品电池具有内阻小、大电流放电性能好的优点,因此这种极片在电池中有广泛应用。在自带极耳的极片经过过辊时,极片走带张力和过辊支撑力的交互作用会使极耳翻折、破损问题尤为严重。随着市场对卷绕装备的卷绕效率要求越来越高,极片走带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而导致极耳更易出现翻折、翘起等问题。现有技术中,自带极耳的极片在走带过程中利用多个传送辊或抚平板对极耳进行导向,采用此种方式,在极片低速传送时,虽然能减轻极耳翻折、翘起等问题,但会对极耳表面造成磨损,当极片在高速传送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极耳翻折、撕裂、翘起等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极片传送过程中极耳发生翻折、撕裂、翘起等问题的一种过辊装置及卷绕机。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过辊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带极耳的极片绕经过辊装置进行传送,所述过辊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过辊,所述过辊包括过辊轴及设置在所述过辊轴上的过辊筒体,在传送过程中,所述极耳与所述过辊筒体不接触。进一步地,在所述过辊轴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极耳对应的位置处不设置所述过辊筒体。进一步地,所述过辊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极耳进行抚平的抚平装置,所述过辊筒体包括用于传送所述极片的传送段及与所述极耳对应的悬空段,设定所述传送段的半径与悬空段的半径的差为D、所述极耳在所述过辊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为L,则L≤8D,所述抚平装置包括导向杆及在所述导向杆上的位置可调节的抚平机构,所述抚平机构包括用于抚平所述极耳的抚平部,所述抚平部与所述过辊筒体的悬空段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极耳位于该间隙内。进一步地,所述抚平部与所述悬空段之间的间隙为0.1mm-1mm。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段包括外圆周面和靠近极耳的端面,所述外圆周面与所述端面之间圆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极耳与极片连接的根部与传送段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5mm。进一步地,所述过辊还包括限位块,所述过辊轴设置为阶梯轴,其包括限位段及自所述限位段延伸的支撑段,所述限位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段的直径,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支撑段上,所述过辊筒体在所述支撑段上的移动被所述限位段和所述限位块共同限制。进一步地,所述过辊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分别设置在过辊筒体两端的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过辊筒体在过辊轴上的移动被第一、第二限位块共同限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卷绕机,其包括至少一组上述的过辊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极耳与过辊装置的过辊筒体不接触而悬空设置,能够防止极耳发生翻折、撕裂、翘起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过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过辊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过辊与阳极极片及其极耳配合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过辊装置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过辊筒体上放置了阳极极片及其极耳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过辊与阳极极片及其极耳配合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过辊与阳极极片及其极耳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过辊装置100,过辊装置100安装在机架(未图示)上,带极耳(未图示)的阴极极片(未图示)和带极耳50的阳极极片40绕经过辊装置100进行传送。下文描述中所述的“连接”、“安装”、“固定”等词,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连接、安装、固定,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安装、固定,即允许有第三方物质介入。在以下描述中,对相同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相同构件的重复描述。如图1、图2所示,过辊装置100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过辊支架10、转动设置在过辊支架10上的过辊20及用于对极耳50进行抚平的抚平装置30。参图1至图5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过辊20包括设置在过辊支架10上的过辊轴21、转动设置在过辊轴21上的过辊筒体22及对过辊筒体22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块23。在下文描述中,定义平行于过辊轴21的方向为左右方向。过辊轴21的两端设置在支架10上,过辊轴21设置为阶梯轴,其包括位于左端的限位段211及自限位段211向右延伸的支撑段212,限位段211的直径大于支撑段212的直径,因此在限位段211的右端面形成限位端面2110,限位块23设置于支撑段212上,过辊筒体22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段212上,过辊筒体22在支撑段212上的移动被限位段211的限位端面2110和限位块23共同限制。限位块23与过辊轴21之间为常规的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例如:限位块23上设置内螺纹与过辊轴2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或者限位块23上设置卡扣结构与过辊轴21之间采用卡扣连接等等,使得限位块23与过辊轴21之间不仅以可拆卸式的连接,还可以根据过辊筒体22在过辊轴21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调整限位块23在过辊轴21上的位置。过辊筒体22包括用于传送极片40的传送段221及自传送段221向右延伸的悬空段222,传送段221包括外圆周面2210和位于右侧的端面2212。外圆周面2210与端面2212之间圆弧连接,即传送段221位于右侧的端部倒圆角设置,以防止过辊筒体22损伤极片40。传送段221的半径大于悬空段222的半径。将传送段221的半径与悬空段222的半径的差设为D、将极耳50在过辊轴21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设为L,则L≤8D。抚平装置30包括导向杆31、位于导向杆31两端用于将导向杆31与过辊支架10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第二固定块32、33及在导向杆31上的位置可调节的抚平机构34。第一、第二固定块32、33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将导向杆31与过辊支架10连接在一起。抚平机构34包括抚平板341、将抚平板341可移动地安装到导向杆31的调节块342及将调节块342锁定在选定位置的锁紧件343。调节块342包括连接段3421与调节段3422,连接段3421与抚平板341之间采用螺钉、螺栓等紧固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调节段3422安装在导向杆31上。调节段3422设置为跨骑在导向杆31上的两个夹紧片,两个夹紧片闭合的一端与连接段3421连接,两个夹紧片的敞开的一端设有螺纹孔,采用螺钉或螺栓等锁紧件343与螺纹孔配合以将两个夹片的敞开端收紧或打开,从而使调节块342相对导向杆31能够移动或固定。抚平板341包括与调节块342的连接段3421连接的连接部3411、导向部3413及连接在连接部3411与导向部3413之间的抚平部34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辊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带极耳的极片绕经过辊装置进行传送,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辊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过辊,所述过辊包括过辊轴及设置在所述过辊轴上的过辊筒体,在传送过程中,所述极耳与所述过辊筒体不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辊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带极耳的极片绕经过辊装置进行传送,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辊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过辊,所述过辊包括过辊轴及设置在所述过辊轴上的过辊筒体,在传送过程中,所述极耳与所述过辊筒体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辊轴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极耳对应的位置处不设置所述过辊筒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辊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极耳进行抚平的抚平装置,所述过辊筒体包括用于传送所述极片的传送段及与所述极耳对应的悬空段,设定所述传送段的半径与悬空段的半径的差为D、所述极耳在所述过辊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为L,则L≤8D,所述抚平装置包括导向杆及在所述导向杆上的位置可调节的抚平机构,所述抚平机构包括用于抚平所述极耳的抚平部,所述抚平部与所述过辊筒体的悬空段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极耳位于该间隙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抚平部与所述悬空段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