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81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包括差速器、箱体、中间轴、中间常啮合齿轮、电机、输入齿轮、中间齿轮,箱体内设有第一安装室、第二安装室以及第三安装室,所述差速器位于第一安装室内,差速器的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在箱体上,中间轴位于第二安装室中,中间轴的两端可旋转地支撑在箱体上,中间常啮合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中间常啮合齿轮与差速器配合,电机的一部分位于第三安装室中,电机与箱体连接,所述电机的扭矩输出端延伸到第二安装室内,输入齿轮固定于所述扭矩输出端,中间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中间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成本以及减小安装空间的优点。

Integrated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differential, a box body, a intermediate shaft, an intermediate constant mesh gear, a motor, an input gear and an intermediate gear.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stallation chamber, a second installation chamber and a third installation chamber. The differential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installation chamber, the end of the differential is rotatably supported on the box body, and the intermediate shaft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chamber The two ends of the intermediate shaft are rotatably supported on the box body, the intermediate constant mesh gear is fixed on the intermediate shaft, the intermediate constant mesh gear is matched with the differential, a part of the motor is located in the third installation chamber,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x body, the torqu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extended to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chamber, the input gear is fixed on the torque output end, and the intermediate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input gear The intermediate gear is fixed on the intermediate shaf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ducing the cost and the installation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电驱动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电驱动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零部件轻量化、零部件集成度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当前市场,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普遍分别单独制造,电机和变速器通过紧固件接合在一起,电机和控制器紧固件连接在一起。这种动力总成体积、外形尺寸大,同时,汽车内部的空间有限且受限,现有的电机、控制器和变速器的这种配置在汽车内占据了较大的空间,给车辆的总体布置带来困难,并且总成本相对较高,成本较高的电力驱动系统缺乏竞争力。同时,现有技术方案减速机构与电机轴通过花键连接,长期运行下花键存在磨损失效的风险。且现有方案各个系统版块单独制造,需要外围接口及紧固件连接,整体集成度低且成本较高;同时电机与减速器通过花键连接,加工复杂且不利于轻量化,整个系统集成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成本以及减小安装空间的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包括差速器、箱体、中间轴、中间常啮合齿轮、电机、输入齿轮、中间齿轮,箱体内设有第一安装室、第二安装室以及第三安装室,所述差速器位于第一安装室内,差速器的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在箱体上,中间轴位于第二安装室中,中间轴的两端可旋转地支撑在箱体上,中间常啮合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中间常啮合齿轮与差速器配合,电机的一部分位于第三安装室中,电机与箱体连接,所述电机的扭矩输出端延伸到第二安装室内,输入齿轮固定于所述扭矩输出端,中间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中间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本专利技术中,电机的扭矩输出端延伸到第二安装室内,输入齿轮固定于所述扭矩输出端,使得减速机构中的输入齿轮与电机的扭矩输出端不再使用花键连接,可有效解决花键连接存在磨损性的问题,提高动力总成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对于现有方案的多轴承及两轴传动,此方案取消减速器输入轴,使得整个系统结构更为紧凑,更利于当前方案的轻量化、小型化,从而实现低成本的目标。同时相对现有技术控制器壳体、减速器壳体、电机壳体的单独制造,且各个板块需通过紧固件等连接,整个系统集成度低,此方案通过对系统箱体的高度集成,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集成式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差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差速器壳体的示意图;图5为在图2的基础上隐藏了差速器壳体和轴承后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件中的标记:A为差速器,10为差速器壳体,11为腔体,12为第一安装孔,13为第二安装孔,14为限位凸缘,15为颈部;20为半轴齿轮,21为第一环形槽;30为轴,31为卡圈槽,32为卡圈,40为传动齿轮;50为差速器输入齿轮,51为环状部;60为轴承;70为第一隔离部件,71为第一延伸部,72为第一弧形过渡部,73为第二延伸部,74为第二弧形过渡部;80为第二隔离部件;90为箱体,90a为控制器安装室,91为第一安装室,92为第二安装室,93为第三安装室,94为中间轴,95为中间轴轴承,96为中间常啮合齿轮,97为输入齿轮,98为中间齿轮,99为电机本体,B为扭矩输出端,100为电机右轴承,101为电机左轴承,102为转轴,103为油封,104为轴套,105为电机后端盖,106为内水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包括差速器A、箱体90、中间轴94、中间常啮合齿轮96、电机、输入齿轮97、中间齿轮98,下面对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差速器A包括差速器壳体10、半轴齿轮20,半轴(图中未示出)、轴30、传动齿轮40、差速器输入齿轮50,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差速器壳体10具有中空的腔体11,所述差速器壳体10的腔体11优选设置为球形的腔体,球体的腔体11可使得装配在该腔体中的半轴齿轮20和传动齿轮40与差速器壳体10之间具有更大的配合面,使得半轴齿轮20和传动齿轮40的稳定性更好。差速器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12,差速器壳体10的周面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安装孔13。差速器壳体10的外部形状优选采用球体,这种形状的差速器壳体10使得差速器壳体10具有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如图2至图4所示,半轴齿轮20位于所述差速器壳体10的中空腔体11内,半轴齿轮20为两个,半轴齿轮20优先采用锥齿轮,半轴齿轮20面对差速器壳体10的腔体11的内壁面的表面为球面,这样利于半轴齿轮20与腔体11的配合。如图2至图3所示,半轴的一端与半轴齿轮20固定连接,半轴的另一端穿过差速器壳体10上的第一安装孔12后该半轴活动地设置在差速器壳体10上。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轴3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差速器壳体10的周面上的第二安装孔13中,轴30与第二安装孔12间隙配合,轴30的两端分别设有卡圈槽31,轴30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13后,将卡圈32安装在卡圈槽31中,使轴30的端部获得轴向限位,从而限制轴30轴向窜动。第二安装孔13的轴向与第一安装孔12的轴向相互垂直。如图2至图4所示,传动齿轮40设置在所述轴30上,轴30上安装了两个传动齿轮40,传动齿轮40与所述半轴齿轮20相互啮合。所述半轴齿轮20和传动齿轮40均为两个,两个半轴20齿轮对称布置,两个传动齿轮40对称布置,两个半轴齿轮20和两个传动齿轮40相互啮合后,半轴齿轮20与传动齿轮40相互形成轴向限位。两个传动齿轮40被半轴齿轮20撑开,使得半轴齿轮20对两个传动齿轮40的一端形成了限位的作用,防止传动齿轮40沿轴30的轴向移动。而传动齿轮40的另一端,则受到差速器壳体10的限制,这样,传动齿轮40的两端分别受到轴向限位,从而避免了传动齿轮40轴向移动。由于半轴齿轮20为两个,且分别在轴30的两侧,半轴齿轮20分别与两个传动齿轮40啮合,从而使两个传动齿轮40的受力平衡。半轴齿轮20的一端通过差速器壳体10限位,同时,动齿轮40对半轴齿轮20产生反向的限制作用,使得半轴齿轮20的另一端获得限位。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50套在差速器壳体10的周面上,沿着差速器输入齿轮50与差速器壳体10的周向将差速器输入齿轮50与差速器壳体10固定,差速器输入齿轮50与差速器壳体10优先采用焊接。差速器输入齿轮50优选采用斜齿轮。差速器输入齿轮50与变速器的动力输出齿轮(图中未示出)啮合,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差速器输入齿轮50,从而使差速器工作。如图2至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差速器壳体10的周面上设有限位凸缘14,该限位凸缘14与差速器输入齿轮50的轴向端面形成抵顶,从而限位凸缘14对差速器输入齿轮50的轴向形成限位,而且限位凸缘14对差速器输入齿轮50的安装的稳定性起到了帮助作用。环位凸缘14呈环状,环位凸缘14与差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包括差速器、箱体、中间轴、中间常啮合齿轮、电机、输入齿轮、中间齿轮,箱体内设有第一安装室、第二安装室以及第三安装室,所述差速器位于第一安装室内,差速器的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在箱体上,中间轴位于第二安装室中,中间轴的两端可旋转地支撑在箱体上,中间常啮合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中间常啮合齿轮与差速器配合,电机的一部分位于第三安装室中,电机与箱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扭矩输出端延伸到第二安装室内,输入齿轮固定于所述扭矩输出端,中间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中间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包括差速器、箱体、中间轴、中间常啮合齿轮、电机、输入齿轮、中间齿轮,箱体内设有第一安装室、第二安装室以及第三安装室,所述差速器位于第一安装室内,差速器的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在箱体上,中间轴位于第二安装室中,中间轴的两端可旋转地支撑在箱体上,中间常啮合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中间常啮合齿轮与差速器配合,电机的一部分位于第三安装室中,电机与箱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扭矩输出端延伸到第二安装室内,输入齿轮固定于所述扭矩输出端,中间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中间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电机冷却的内水套,该内水套位于第三安装室中且与箱体固定,内水套环绕在电机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右轴承、电机左轴承,电机左轴承固定在箱体上,电机本体包括具有所述扭矩输出端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与电机右轴承配合,转轴的另一端与电机左轴承配合;
还包括油封以及对电机左轴承形成限位的轴套,油封套在转轴上,油封与电机左轴承的一端配合,轴套套在转轴的另一端,轴套的一端与电机左轴承的另一端配合,轴套的另一端与输入齿轮的一端抵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中间常啮合齿轮采用热压方式与中间轴固定,输入齿轮采用热压的方式与扭矩输出端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包括:
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具有中空的腔体,差速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差速器壳体的周面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安装孔;
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月发陈豪杰林龙马金金谭智侯淼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