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南翔专利>正文

气动弹簧组合扳道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50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动弹簧组合扳道器,包括箱体座(1),所述箱体座(1)上设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安装摆动气缸(4),所述摆动气缸(4)的摆动座(11)上安装摆动气缸轴(20),所述摆动气缸轴(20)端部安装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由呈角度的转臂Ⅰ(501)和转臂Ⅱ(502)构成,所述转臂Ⅰ(501)通过转动板拉销(10)与拉伸弹簧(9)一端连接,所述拉伸弹簧(9)位于转动板(5)上方,所述转臂Ⅱ(502)通过关节轴承销轴(12)安装关节轴承(16),所述关节轴承(16)位于转动板(5)下方。该扳道器结构紧凑、定位可靠、安装方便、便于操作,是对井下辅助运输系统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Pneumatic spring combination trigg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neumatic spring combined wrench, which comprises a box seat (1), the box seat (1) is provided with a box body (2), the box body (2) is provided with a swing cylinder (4), the swing cylinder shaft (20) is installed on the swing seat (11) of the swing cylinder (4), the end of the swing cylinder shaft (20)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on plate (5), and the rotation plate (5) is angled The rotating arm I (501) and the rotating arm II (502) are composed. The rotating arm I (501)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tension spring (9) through the rotating plate pull pin (10), the tension spring (9) is located above the rotating plate (5), the rotating arm II (502) is installed with the joint bearing (16) through the joint bearing pin shaft (12), and the joint bearing (16) is located below the rotating plate (5). The structure of the trigger is compact, the positioning is reliable, the installation is convenient, and it is easy to operate. It is a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underground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system facili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弹簧组合扳道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运输机械及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矿山井下轨道运输系统的扳道器。
技术介绍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也是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即使是单线铁路,铺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就可以对开列车。道岔在铁路线路上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随着矿井轨道式运输操控系统标准逐步升级,对运输系统的操控设施更新规范升级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全、规范、控制可靠,操作方便,列为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应用于矿山井下轨道运输操作的道岔扳道器。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动弹簧组合扳道器,包括箱体座,所述箱体座上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摆动气缸,所述摆动气缸的摆动座上安装摆动气缸轴,所述摆动气缸轴端部安装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由呈角度的转臂Ⅰ和转臂Ⅱ构成,所述转臂Ⅰ通过转动板拉销与拉伸弹簧一端连接,所述拉伸弹簧位于转动板上方,所述转臂Ⅱ通过关节轴承销轴安装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位于转动板下方;所述关节轴承与拉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穿出箱体的拉杆孔后固定安装外接哈叭;所述拉伸弹簧另一端通过轴承套销轴连接直线轴承套,所述直线轴承套安装于直线轴承外,所述直线轴承安装于直线光轴上,所述直线光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支座安装于箱体上;所述箱体上安装箱体盖。工作时,气缸驱动摆动气缸轴进行左右摆动后,驱动转动板轴随之转动,转动板则驱动拉杆由伸出状态到回缩状态进行往复运动,带动转动板驱动道岔移动。由于转动板上安装的拉伸弹簧固定中心与转动板的旋转中心是按一定偏心距设计的,当转动板转动时,转动板上的挂簧销轴对拉伸弹簧中心的距离按旋转位置变化,选定最远点作为道岔移动行程中间点,再选该点的前后两个对称点作为道岔移动行程的始点、终点,根据中间点、始点、终点的距离相对拉簧固定中心由长变短的轨迹,利用拉簧收缩功能实现定位锁紧。本专利技术所述扳道器根据道岔开合位移的工况要求,将转动板的旋转行程通过拉杆及哈叭铰接机构变为直线位移,完成对道岔的开合位移操控,起始点、终止点的定位通过转动板上的拉簧机构自行锁定。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扳道器结构紧凑、定位可靠、安装方便、便于操作,是对井下辅助运输系统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表示扳道器剖面侧视图。图2表示扳道器俯视图。图3表示扳道器(不显示箱体座)俯视图。图4表示(孔式)摆动气缸侧视图。图5表示(孔式)摆动气缸俯视图。图6表示关节轴承示意图。图7表示拉杆处于拉伸状态示意图。图8表示拉杆处于缩回装置示意图。图9表示拉杆处于中间状态示意图。图中:1-箱体座,2-箱体,3-箱体盖,4-摆动气缸,5-转动板,501-转臂Ⅰ,502-转臂Ⅱ,6-拉杆,7-外接哈叭,8-外接哈叭销轴,9-拉伸弹簧,10-转动板拉销,11-摆动座,12-关节轴承销轴,13-直线光轴,14-轴支座,15-直线轴承,16-关节轴承,17-轴承套销轴,18-直线轴承套,19-气缸轴间隔套,20-摆动气缸轴(转动板轴),21-平头键,22-圆头平键,23-气缸快插接头,24-拉杆孔,25-摆动轴插槽,26-螺栓,27-轨座,28-铁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气动弹簧组合扳道器,如图1、2所示,包括箱体座1、箱体2、箱体盖3、摆动气缸4、转动板5、拉杆6、外接哈叭7、外接哈叭销轴8、拉伸弹簧9、直线光轴13、直线轴承15、关节轴承16、直线轴承套18、摆动气缸轴(转动板轴)20等。具体连接关系为,箱体座1上设有箱体2,箱体2内安装摆动气缸4,采用孔式摆动气缸,如图4、5所示,摆动气缸4的摆动座11上安装摆动气缸轴20,摆动气缸轴20通过圆头平键22装配于摆动座11的摆动轴插槽25内,摆动气缸轴20通过螺栓锁紧,动气缸轴20作为转动板轴,摆动气缸轴20上安装气缸轴间隔套19后装配转动板5,摆动气缸轴20上端通过平头键21安装转动板5,转动板5由呈角度(优选为90度)的转臂Ⅰ501和转臂Ⅱ502一体构成,转臂Ⅰ501和转臂Ⅱ502呈90度,转臂Ⅰ501通过转动板拉销10与拉伸弹簧9一端连接,拉伸弹簧9位于转动板5上方;转臂Ⅱ502通过关节轴承销轴12安装关节轴承16(关节轴承如图6所示),关节轴承16位于转动板5下方;关节轴承16与拉杆6一端固定连接,拉杆6另一端穿出箱体1的拉杆孔24后固定安装外接哈叭7,外接哈叭7通过外接哈叭销轴8连接轨座27。拉伸弹簧9另一端通过轴承套销轴17连接直线轴承套18,直线轴承套18安装于直线轴承15外,直线轴承15安装于直线光轴13上,直线光轴13两端分别通过轴支座14安装于箱体2上;箱体2上安装箱体盖3。具体实施时,孔式摆动气缸(型号QGK80×90°,接口M16×1.5)1个、直线光轴(型号SF20×300)1根、轴支座(型号SHF20)2个、直线轴承(型号LM20)1个、拉杆端关节轴承(型号SI16-1T/K)1个,直接外购即可。装配组合时,先将孔式摆动气缸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内,在转动板轴(摆动气缸轴)上装配转动板,再将拉杆、关节轴承安装于转动板(转臂Ⅱ)上,拉杆穿过箱体后连接外接哈叭,之后在转动板(转臂Ⅰ)与直线轴承套之间安装拉伸弹簧,最后安装盖板。气缸的气管穿出箱体后连接气源,外接哈叭通过销轴连接轨座。气缸驱动摆动气缸轴进行左右摆动后,驱动转动板轴随之转动,带动转动板驱动道岔移动。由于转动板上安装的拉簧固定中心与转动板的旋转中心是按一定偏心距设计的,当转动板转动时,转动板上的挂簧销轴对拉簧中心的距离按旋转位置变化,选定最远点作为道岔移动行程中间点,再选该点的前后两个对称点作为道岔移动行程的始点、终点,根据中间点、始点、终点的距离相对拉簧固定中心由长变短的轨迹,利用拉簧收缩功能实现定位锁紧。由于拉杆和拉伸弹簧分别位于转动板的下方和上方,拉杆在伸出或回缩状态下,均由拉伸弹簧自行锁紧,具体如图7所示,此时拉杆处于伸出状态,可以确定为道岔移动行程的始点,直线轴承位于直线光轴一端,拉伸弹簧位置(位于图中上部)对转动板进行定位锁紧;如图8所示,此时拉杆处于回缩状态(转动板由图7状态经逆时针摆动90度后得到),可以确定为道岔移动行程的终点,直线轴承应位于直线光轴另一端(直线轴承由直线光轴上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拉伸弹簧位置(应位于图中下部,由于在图中拉簧位于下部后与拉杆位置冲突,所以此图中拉簧仍位于图中上部,但实际应随直线轴承由图中上部运动到下部)对转动板进行定位锁紧;如图9所示,此时拉杆处于中间状态,即转动板旋转45度后的中间状态,此时直线轴承应位于直线光轴中部,拉伸弹簧的位置则间于拉伸和回缩之间,处于最长拉伸状态。此款弹簧扳道器是应标准要求而研发设计的,针对轨型22~38kg/m的操控设施,具体适合煤矿井下各类窄轨道岔;单开道岔、对称道岔、渡线道岔、交叉渡线道岔、对称组合道岔。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弹簧组合扳道器,包括箱体座(1),所述箱体座(1)上设有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安装摆动气缸(4),所述摆动气缸(4)的摆动座(11)上安装摆动气缸轴(20),所述摆动气缸轴(20)端部安装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由呈角度的转臂Ⅰ(501)和转臂Ⅱ(502)构成,所述转臂Ⅰ(501)通过转动板拉销(10)与拉伸弹簧(9)一端连接,所述拉伸弹簧(9)位于转动板(5)上方,所述转臂Ⅱ(502)通过关节轴承销轴(12)安装关节轴承(16),所述关节轴承(16)位于转动板(5)下方;所述关节轴承(16)与拉杆(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6)另一端穿出箱体(1)的拉杆孔(24)后固定安装外接哈叭(7);所述拉伸弹簧(9)另一端通过轴承套销轴(17)连接直线轴承套(18),所述直线轴承套(18)安装于直线轴承(15)外,所述直线轴承(15)安装于直线光轴(13)上,所述直线光轴(13)两端分别通过轴支座(14)安装于箱体(2)上;所述箱体(2)上安装箱体盖(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弹簧组合扳道器,包括箱体座(1),所述箱体座(1)上设有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安装摆动气缸(4),所述摆动气缸(4)的摆动座(11)上安装摆动气缸轴(20),所述摆动气缸轴(20)端部安装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由呈角度的转臂Ⅰ(501)和转臂Ⅱ(502)构成,所述转臂Ⅰ(501)通过转动板拉销(10)与拉伸弹簧(9)一端连接,所述拉伸弹簧(9)位于转动板(5)上方,所述转臂Ⅱ(502)通过关节轴承销轴(12)安装关节轴承(16),所述关节轴承(16)位于转动板(5)下方;所述关节轴承(16)与拉杆(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6)另一端穿出箱体(1)的拉杆孔(24)后固定安装外接哈叭(7);所述拉伸弹簧(9)另一端通过轴承套销轴(17)连接直线轴承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湘武王胜慧李建军郭智慧孙国建郭智薪
申请(专利权)人:毛南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