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小体积蜂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96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电小体积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脚、盖板、蜂鸣片、弹簧针、塑胶外壳、第一高度、塑胶倒扣、第一直径,所述针脚设置在蜂鸣片上方;所述盖板与针脚相配合,并且边缘处设置有外凸点;所述蜂鸣片与弹簧针相接触;所述针脚和弹簧针为同一个部件;所述塑胶外壳内边缘设置有塑胶倒扣,塑胶倒扣与盖板外凸点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高度是塑胶外壳底部到盖板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一直径是塑胶外壳的直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卡扣式装配特殊结构,够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A piezoelectric small volume buzz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ezoelectric small volume buzz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in, the cover plate, the buzzer piece, the spring needle, the plastic shell, the first height, the plastic back buckle, the first diameter, the pin is arranged above the buzzer piece; the cover plate is matched with the pin, and the edge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convex point; the buzzer piece is contacted with the spring needle; the pin and the The spring needle is the same component; the inner edge of the plastic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lastic buckle, which is matched with the outer convex point of the cover plate; the first height is the distance from the bottom of the plastic shell to the bottom of the cover plate; the first diameter is the diameter distance of the plastic shell. The buckle type assembly special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小体积蜂鸣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蜂鸣器结构,具体为一种压电小体积蜂鸣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主流的压电式蜂鸣器直径9~10mm,高度在5~6mm的小型蜂鸣器都PCB板组装点胶结构。制程工艺上先用两根漆包线焊接到蜂鸣片上,之后再焊接到铆好针的PCB板上。这样的操作工程站繁琐,产品生产效率低,会使电子装配人工呈现成本上升。此外,09产品因为内部空间较小,使用漆包线连接会造成异音和断线的概率。从而导致无声音和声音沙哑现象。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蜂鸣器结构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电小体积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脚、盖板、蜂鸣片、弹簧针、塑胶外壳、第一高度、塑胶倒扣、第一直径,所述针脚设置在蜂鸣片上方;所述盖板与针脚相配合,并且边缘处设置有外凸点;所述蜂鸣片与弹簧针相接触;所述针脚和弹簧针为同一个部件;所述塑胶外壳内边缘设置有塑胶倒扣,塑胶倒扣与盖板外凸点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高度是塑胶外壳底部到盖板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一直径是塑胶外壳的直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度的距离范围是5.2mm~5.8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径的距离范围是9mm~10mm。本技术有一下效果:(1)改进了传统的蜂鸣器结构,设置有塑胶倒扣,通过卡扣式的装配能够避免点胶工艺,提升生产效率。(2)基于该蜂鸣器的第一高度和第一直径的距离范围,可用于2.0KHZ,3.5KHZ和4.0KHZ等3个频率点下发声工作,提升了蜂鸣器的发音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中,1针脚、2盖板、3蜂鸣片、4弹簧针、5塑胶外壳、6第一高度、7塑胶倒扣、8第一直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技术。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电小体积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脚1、盖板2、蜂鸣片3、弹簧针4、塑胶外壳5、第一高度6、塑胶倒扣7、第一直径8,所述针脚1设置在蜂鸣片3上方;所述盖板2与针脚1相配合,并且边缘处设置有外凸点;所述蜂鸣片3与弹簧针4相接触;所述针脚1和弹簧针4为同一个部件;所述塑胶外壳5内边缘设置有塑胶倒扣7,塑胶倒扣7与盖板2外凸点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高度6是塑胶外壳5底部到盖板2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一直径8是塑胶外壳5的直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高度6的距离范围是5.2mm~5.8mm。其中,所述第一直径8的距离范围是9mm~10mm。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重点在于一种新型的蜂鸣器结构,至于蜂鸣器中涉及的针脚、蜂鸣片等蜂鸣器相关零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本行业从业人员都能清楚理解。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重点在外在结构并不是内在构造,因此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从说明书附图中充分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思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电小体积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脚(1)、盖板(2)、蜂鸣片(3)、弹簧针(4)、塑胶外壳(5)、第一高度(6)、塑胶倒扣(7)、第一直径(8),所述针脚(1)设置在蜂鸣片(3)上方;所述盖板(2)与针脚(1)相配合,并且边缘处设置有外凸点;所述蜂鸣片(3)与弹簧针(4)相接触;所述针脚(1)和弹簧针(4)为同一个部件;所述塑胶外壳(5)内边缘设置有塑胶倒扣(7),塑胶倒扣(7)与盖板(2)外凸点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高度(6)是塑胶外壳(5)底部到盖板(2)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一直径(8)是塑胶外壳(5)的直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小体积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脚(1)、盖板(2)、蜂鸣片(3)、弹簧针(4)、塑胶外壳(5)、第一高度(6)、塑胶倒扣(7)、第一直径(8),所述针脚(1)设置在蜂鸣片(3)上方;所述盖板(2)与针脚(1)相配合,并且边缘处设置有外凸点;所述蜂鸣片(3)与弹簧针(4)相接触;所述针脚(1)和弹簧针(4)为同一个部件;所述塑胶外壳(5)内边缘设置有塑胶倒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寅初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发音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